陰晉之戰後魏國要是再次伐秦 魏國能滅秦國嗎

本文已影響1.02W人 

陰晉之戰後,如果處於強盛時期的魏國繼續伐秦,是否能滅亡秦國,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戰國是繼春秋之後的又一個諸侯分裂割據的大變革時期,以“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爲分水嶺。

公元前453年,晉國趙氏在晉陽之戰中暗中聯合韓、魏兩家攻滅執政的智氏,隨後又瓜分了晉國公室,最終三晉於公元前403年被周天子正式冊封爲諸侯。此時齊國田氏也到了取代姜姓齊國的最後階段。

陰晉之戰後魏國要是再次伐秦 魏國能滅秦國嗎

田完九世孫,第十一任田氏宗主首領田和先是在公元前391年,放逐姜姓齊國最後一任君主齊康公於海島之上,自立爲君。之後又請三晉魏國開國君主魏文侯幫助請求向周天子冊封,於公元前386年,齊國田氏也被周天子正式冊封爲齊侯。

自此,燕、楚、秦、趙、韓、魏、齊七雄格局正式形成,這也標誌着春秋時代徹底結束,從此進入各方面高速發展的戰國時代。隨着生產力的顯著提高,諸侯互相之間的兼併稱雄戰爭也變得更加激烈,戰爭規模不斷擴大升級,漸不可控。

與此同時,經過春秋爭霸戰爭剩餘的諸侯列國,爲了謀求生存或是圖強壯大,基本都在本國展開了改革和變法,其中尤以戰國七雄開展的變法改革最爲著名,比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秦國商鞅變法、趙國的胡服騎射、燕國樂毅改革、齊國鄒忌變法和韓國的申不害變法等等。

魏文侯作爲戰國時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率先在戰國七雄中實現變法改革,使魏國富強,隨後向北攻滅中山、西攻秦國河西之地,又連敗齊、楚等諸國,給魏國打下了大片疆土,而魏國也因此成爲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一躍成爲戰國時期的首任中原霸主。

如果當時處於強盛時期的魏國能一直堅持將戰略方向放到西面的秦國,是否可以直接將秦國攻滅兼併呢?

紫陌個人看法:如果魏國君主在發展強盛起來後能暫時放棄中原戰略,將重心完全投入了西面的秦國戰場上,還是很有可能將秦國攻滅的。

畢竟秦國在陰晉之戰中損失慘重,舉國投入的五十萬兵力不僅沒有從魏國手中奪回河西之地,還被魏國五萬武卒一舉擊潰,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元氣大傷的秦國已經無力再抵擋魏國的攻勢,如果魏國在此時繼續加大對秦國的攻勢,大軍壓境,直取秦都雍城也未嘗不能實現。

不過魏國能否完全佔領秦國全境卻猶未可知,畢竟秦國曾經也是春秋四大強國之一。

即便在春秋末期淪爲了二流國家,多次被三晉擊敗,河西之地也成爲了魏國的西河郡,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算關中、渭水流域等地,秦國在西北邊陲故地還有上千裏的疆土,就算國都雍城淪陷,秦國還是有可能再次復國的,比如楚國(吳楚之戰)、燕國、齊國、中山等疆土較多、實力較強的諸侯都有過再度復國的經歷。

只要魏國沒有徹底佔領秦國全境,使秦人臣服,那麼即便魏國能攻克秦都雍城,佔領關中平原、渭水黃河流域等地,也不過只能滅亡秦國一時。秦人完全可以退回西北邊陲故地,伺機而動,一旦魏國防守空虛,秦人便可以重新奪回舊地,再度復國。

魏國因何能滅亡秦國?(秦國與晉國以及三晉之間的戰爭)

秦國作爲春秋時期四大強國的基礎是秦穆公在位時向西發展,兼併西戎十餘個部落國家,闢地上千裏,穩定了大後方所奠定。然而稱霸西戎,國力得到增強的秦國卻依然不是中原霸主晉國的對手,即便趁楚國北上與晉國爭雄之際,秦國偷襲晉國後方也是難得一勝。

而且晉國爲了獨霸中原,在晉獻公在位時,就先秦穆公一步控制了崤山、函谷關及附近一帶的戰略要地,目的就是阻止秦國東出參與中原爭霸。而秦國則一直孜孜不倦的想要東進中原圖霸,結果與晉國的戰爭是勝少敗多。

有關秦晉爭霸著名的戰爭有:崤山之戰、彭衙之戰、輔氏之戰、麻隧之戰等,其中輔氏之戰便是由晉國魏氏所主持,史稱令狐文子的晉將魏顆曾在陝西輔氏邑大敗秦軍,並生擒勇猛善戰的秦國名將杜回。而且在麻隧之戰後,秦國損失慘重,導致元氣大傷,數世不振,爲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再對晉國構成威脅。

而晉國解除東秦、西齊、北狄三面威脅後,南下與楚國爭霸,在鄢陵之戰攜大勝而歸,重整霸業,完全壓制住楚國,進而實現了長期獨霸中原的局面。以此可見,秦國在春秋鼎盛時期也不是中原霸主晉國的對手,而且還被晉國死死封鎖在崤山以西,無法東進中原。

陰晉之戰後魏國要是再次伐秦 魏國能滅秦國嗎 第2張

與此同時,秦國自稱霸西戎的秦穆公死後,由於人才被殉葬,以及後世之君能力平平,力不勝任,導致秦國不斷衰落,一直持續衰落了兩百多年,就這樣跌跌撞撞走完了春秋之路。直到秦獻公即位後力行改革,對外用兵獲得大勝,這才改變秦國自春秋中期以來被動挨打局面。

在秦國不斷衰落的同時,晉國內部也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自晉文公重耳時期逐漸出現做大的十一個輪流執政的卿大夫家族,在經過長達近兩百年的激烈鬥爭後,後來只剩下了智、趙、魏、韓四大執政家族,晉國六卿執政模式也變爲四卿執政。

由於執政正卿智氏強行索地,最終趙氏聯合魏、韓兩家在晉陽之戰中攻滅驅逐了智氏,並隨後瓜分了晉國公室,自立爲諸侯。但從晉國分裂而形成的三晉不僅沒有放棄對秦國的封鎖,其中魏國開國君主魏文侯在進行變法內修完畢後,還將發展方向定在了西面的秦國,意欲侵吞秦之河西地,進一步窺視關中。

爲此魏文侯啓用善於用兵作戰的吳起爲攻秦大將,發起了對秦國的進攻。面對實力強大的魏國,以及善戰的吳起,秦國節節敗退,秦軍重新構建的防線一次次被吳起率軍攻破,被迫退守至北洛水以西,最終魏國全部佔領了秦國的河西地區,魏文侯將此地設置爲西河郡,任命攻秦主將吳起爲第一任西河郡守。

之後吳起在任職期間,除了防備秦國來襲之外,就是改革魏國軍制,訓練士兵,首創武卒制度,以職業精銳士兵爲準則,爲魏國打造出一支訓練有方、銳不可擋的重裝步兵軍隊。

在吳起駐守西河郡期間,秦國爲了收回失地,曾多次出兵進攻西河郡,但都以失敗告終,秦國不僅無法東進中原,還因丟失的河西之地被魏國佔領,成爲了秦國的心腹大患。以此可見,秦國在當時的實力根本不是魏國的對手。

爲此,秦國在公元前389年,秦惠公以舉國之力征調五十萬百姓組成大軍再次進攻西河郡,意欲驅逐魏軍,一舉收復河西失地。儘管秦惠公的想象很美好,但接下來所面對的現實卻很骨感,此時吳起已經訓練精兵武卒數年,建議魏武侯實行賞罰嚴明的政策也有三年之久。

“行之三年,秦人興師,臨於西河,魏士聞之,不待吏令,介冑而奮擊之者,以萬數。於是武侯從之。兼車五百乘,騎三千匹,而破秦五十萬衆,威震天下。”《吳子》

面對秦國的大軍壓境,數萬新軍武卒還未等吳起下令出征,就迫不及待的穿盔戴甲,想要奮勇抗擊秦軍,全然沒有畏懼的神情,單看士氣這一塊,魏國就已經略勝一籌。等雙方正式開戰時,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魏軍武卒也毫無懼色,只憑數次衝殺,便擊穿了秦國五十萬大軍組建的軍陣,之後在數次反覆衝殺後,秦軍大敗而逃。

陰晉之戰後魏國要是再次伐秦 魏國能滅秦國嗎 第3張

此戰秦國失敗也不難理解,秦軍雖然人多勢衆,兵力處於絕對優勢,但卻嚴重缺乏武器裝備,大幅衰落的秦國別說備出五十萬完整的盔甲和兵器,就是人手提供一件青銅製造的兵器恐怕都做不到。

反觀魏軍卻是清一色裝備精良的盔甲和利器,盔甲從頭到腳覆蓋,兵器從前到後配備,且個個力大無窮,訓練有素,指揮起來如臂使指。無法形成戰力的數十萬秦軍面對魏國武卒精銳,一觸即潰,且潰不成軍,僅剩的殘餘軍隊最終落荒而逃。

魏國新式武卒一戰成名,讓天下諸侯聞之色變。反觀秦國卻遭到一衆諸侯的鄙視,此戰可謂是秦國的奇恥大辱,但秦國在一時之間卻沒有洗刷恥辱的能力。而且此戰過後,秦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抵抗魏國的攻勢。

如果此時魏國乘勝追擊,繼續加大對秦國的攻勢,可以說是勢如破竹,一路直取秦都咸陽也如同“探囊取物”一般簡單,因此魏國若是能一直堅持西向伐秦的戰略,在鼎盛時期是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滅亡秦國的。

然而陰晉之戰後,魏武侯並沒有繼續攻打秦國,爲此錯過了攻滅秦國的最佳時機。

那麼《史記》、《戰國策》等諸多史料中,爲什麼都沒有關於陰晉之戰的記載呢?

紫陌認爲原因有兩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稱帝后,曾在丞相李斯的建議下,下達了焚書、禁書令,以強硬手段收繳《詩》、《書》、百家諸論,凡史書之中非秦史記載皆焚之。不過其中並未包括醫學、農牧等技術實用類書籍。

“始皇可其議,收去《詩》、《書》百家之語,使天下無以古非今。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史記》

如此天下人便沒有辦法用古代的事情來批評誹謗秦朝,而陰晉之戰對秦國來說則是奇恥大辱。而且秦孝公頒佈的《招賢令》雖然沒有明說,但也說到諸侯鄙視秦國,沒有比這更大的恥辱。那麼諸侯爲何鄙視秦國,僅僅是因爲秦國丟失了河西之地嗎!想來應該不至於,畢竟各國誰沒有吃過敗仗,丟過先君打下的土地呢!

“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史記》

可能指的就是秦國多次戰敗,未能收復河西失地,徵集大軍卻又在陰晉之戰中大敗於數萬魏國武卒,也只有這樣才能算是奇恥大辱。那麼秦始皇統一六國,命負責編寫記載歷史的太史抹去這段恥辱歷史也正常。

陰晉之戰後魏國要是再次伐秦 魏國能滅秦國嗎 第4張

二、《史記》是太史公司馬遷所寫,而司馬遷是秦國名將司馬錯的後代,撰寫《史記》時偏向秦國一些也正常。《史記》都沒有的話,其他史料可能也就沒有記載,畢竟《史記》要比《漢書》和《戰國策》成書要早。而且《漢書》的前半部分基本上就是以《史記》爲藍本,以及參考一些原始資料所編寫,說是《史記》的續作也不過,而《戰國策》也有借鑑《史記》。

此外司馬遷爲何要冒着得罪漢武帝的風險,也要爲李陵求情遊說呢?除了兩人的之間的交情外,李陵的先祖也是秦國名將,便是我們較爲熟知的秦將李信,兩人都是秦國名將後代,關係好或許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魏武侯之所以沒有繼續攻打秦國,主要原因有五點:

一、魏武侯自陰晉之戰大敗秦國後,便沒有再將其放在眼裏,或許認爲秦國已經是淪爲偏安於一隅的老弱小國,不足爲懼。又或許魏武侯從其父親在位時攻取秦國河西之地後就已經開始輕視秦國。

二、魏武侯更重視魏國的中原霸權,將戰略重心放在了中原戰場。

三、在陰晉之戰結束後不久,攻秦主將及西河郡守吳起由於受到魏武侯的猜疑,被迫離開了魏國,之後便在楚國展開了吳起變法。

陰晉之戰後魏國要是再次伐秦 魏國能滅秦國嗎 第5張

四、魏武侯在陰晉之戰不久後,開始干預三晉同盟趙國朝政,竟然幫助叛亂趙國的公子朝攻打趙國,此舉與同盟趙國鬧掰,三晉同盟逐漸瓦解,魏國自此再也無法專心參與對外戰爭,加上之前南征北戰結仇於諸侯,使得秦國壓力大減。

五、陰晉之戰不久後,流亡在外的秦獻公回到秦國奪取了君位。而秦獻公回國即位之前,曾流亡魏國長達近30年時間,是魏文侯和魏武侯收留了他,正是這三十餘年的恩情,秦獻公在回國奪位前給予了魏武侯一個保證:魏武侯在位之時,秦國不與魏國爲敵。

雖然魏武侯沒有達到操縱秦國,建立親魏的政權,但對於魏國收留三十餘年的秦獻公也有一定的感情基礎,對於秦獻公的保證也是比較相信的,這也讓魏國放心將戰略重心轉移到中原。而秦獻公在魏武侯在世之時也確實沒有對魏國用兵。

除了秦獻公對魏武侯作出的保證之外,還有兩點原因:一,秦國在當時已經相當衰落,而且在秦獻公即位之前,秦國數次更換國君,導致國內動盪;二、秦獻公需要一定時間來安定動盪混亂的朝局,並需要挽回秦國不斷衰落的局面。

只有做到了這兩項,秦國纔敢言對外用兵,爲此秦獻公回國即位後就開始在國內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比如廢除實行數百年之久的活人殉葬制度,挽留人才、爲軍事需要,遷都櫟陽、規範商業,抽取稅收、相五編伍,重製戶籍、推廣縣制,加強集權等,一定程度上借鑑了魏文侯時期進行的李悝變法。

在陰晉之戰後,魏國沒有再對秦國用兵,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秦國新君的是秦獻公,如果換成了其他秦國君主,恐怕以戰著稱的魏武侯不會輕易放棄西向戰略。

秦獻公也利用這一機會,加緊發展,提升國力,這一改革就是十餘年時間。等秦國完成改革後,魏武侯也於不久後去世。秦獻公便想對外用兵,用勝利重新提高秦國在諸侯之間的地位,改變秦國繼續被動挨打的局面,爲了方便作戰需要,還特意將都城遷到了櫟陽,但一時之間也找不到合適機會。

“魏惠王五年,與韓會宅陽。爲秦所敗。”《史記》

直到幾年後,秦國終於迎來了合理對外用兵的理由,公元前366年,魏惠王與韓懿侯在宅陽舉行會盟,重新結爲同盟,意欲攻打周都洛邑,圖謀東周王室,秦獻公便以出兵勤王爲由,在洛邑附近打敗了魏、韓兩國聯軍。秦國憑藉此戰,不僅得到了周顯王的讚賞,也提高了在諸侯間的地位。

這時三晉同盟基本上已經徹底破裂瓦解,魏國對外用兵,就不得不考慮曾經的三晉同盟韓、趙兩國會不會趁機下刀子。而且此時秦國不僅改變了衰敗之勢,實力還大幅提升,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在秦獻公時期,秦國就曾多次擊敗過實力強大的魏國。

陰晉之戰後魏國要是再次伐秦 魏國能滅秦國嗎 第6張

魏國攻滅秦國的難度也呈幾何式上升,往後只會越來越難,尤其是秦孝公重用商鞅,進行變法改革之後。而且魏國也失去了攻滅秦國的機會,畢竟要想攻滅秦國需要出動大規模兵力,但三晉同盟已然破裂,魏國恐怕不敢冒着趙、韓趁機偷襲的亡國風險去做賭。

因此自三晉同盟瓦解,秦獻公回國即位進行改革後,魏國便失去了攻滅秦國的機會,甚至可以說已經失去滅亡秦國的能力。

若魏國攻滅秦國後,秦國能否再度復國?

若是魏秦陰晉之戰後,魏武侯乘秦國無力抵擋的時機,加大對秦國攻勢,一舉攻入關中平原,攻克秦都雍城後,秦國還能否再度復國呢?

紫陌認爲是可以的,但前提秦國要保留一定的有生力量,比如君主或宗室之人起碼要有人健在,文武百官有一定的班底等,而且國君也需要是類似於秦獻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等那樣賢能的明君才行。只要具備這些必要條件,秦國基本是完全可以再次復國的。

秦都雍城淪陷後,秦人可以先遷回西北邊陲故地再從長計議,也可以伺機而動,不斷蠶食收復失地。秦國後來稱雄於諸侯,除了有賢君治理使國家強大之外,還得益於秦國的地理優勢,是四面都有屏障作爲依託的國家,這也是秦國可以藉助復國的資本。

陰晉之戰後魏國要是再次伐秦 魏國能滅秦國嗎 第7張

秦國曾經憑藉一塊不到五十里的封地起家,在西北邊陲經歷了長達百餘年的慘淡經營,得以適應當地惡劣環境,實力不斷增強,後正式成爲諸侯,擊敗岐山以西土地上的諸戎,將該地納入秦國版圖。後又稱霸西戎,闢地千里,穩定了大後方,成爲春秋四大強國之一,這些不正說明秦人堅毅耐苦,以及對開疆拓土的熱情嗎!

事實上,秦魏陰晉之戰後,魏武侯就因犯下戰略性錯誤,導致三晉聯盟瓦解,爲此給了秦國喘息之機,壓力大減。魏國從此不但失去了滅亡秦國的機會,連中原戰略也因三晉同盟的破裂而受到掣肘,以至於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被齊國兩次用“圍魏救趙”之計大敗,魏國也因魏武卒精銳主力損失慘重而走開了下坡路。

隨後秦國趁機和趙、齊等諸侯不斷夾攻,魏國則開始不斷衰落。與此同時,秦國卻在不斷壯大變強,自秦孝公重用從魏國走出的人才商鞅,實行變法改革後,國力便與日俱增。之後在秦惠文王時期,秦國終於從魏國手中收回了全部的河西地區(雕陰之戰),而幫助秦國收復失地的人也是從魏入秦,有着犀首之稱的公孫衍。

同樣鞍前馬後,爲秦國奔走列國遊說,促使各國親善秦國的張儀也是魏國人,還是魏國舊都安邑生人。之後秦昭襄王時期的秦相范雎也是魏國人,歷經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王嬴政四代秦王的大秦相邦呂不韋也算半個魏國人。因爲衛國之前是魏國的附屬國,而魏國霸業衰敗開始的桂陵之戰的起因,便是趙國攻打魏國的附屬衛國,這也是魏、趙關係徹底破裂,三晉同盟瓦解的標誌性事件。

這些從魏國走出來人才卻最終成就了秦國,正是得益於這些人才的輔佐,秦國才最終發展成爲戰國後期國力最強的諸侯,而魏國也成爲秦國統一六國戰爭中的墊腳石,魏國的滅亡,則使秦國進一步得到增強,繼滅亡魏國之後,秦國又攻滅兼併了楚、齊兩大強國,完成了統一大業。

陰晉之戰後魏國要是再次伐秦 魏國能滅秦國嗎 第8張

結語:

只要秦人共赴國難之心不滅,血不流乾、誓不休戰的勇氣還在,包括魏國在內的諸侯列國便無法徹底滅亡秦國。“潛龍”終將會有昇天之時,哪怕時間短暫,但也剎那芳華,其轉瞬之間的光輝也會如煙火一般絢爛而永恆地存於歷史之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