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陽謀究竟是什麼樣的 四大陽謀真的無解嗎

本文已影響5.8K人 

對古代四大陽謀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古代著名的四大陽謀真的無解嗎?陽謀講的就是仗勢欺人,不管對方能否識破,在絕對的力量面前都要慫,一般情況下很難。

古代四大陽謀究竟是什麼樣的 四大陽謀真的無解嗎

民間普遍認知的四大陽謀是圍魏救趙二桃殺三士推恩令和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明顯是一拍腦袋想出來的,姑且不說他們能不能派前四,圍魏救趙本身也不是陽謀。

01

普遍認知中,圍魏救趙是龐涓圍攻邯鄲,齊軍收到趙國求救,派兵攻擊魏國國都大梁城,魏王着急了,下命令讓龐涓回援,因此解了邯鄲之圍,事實真是這樣嗎?

我們看下史書中的細節,齊國收到趙國的求救後,一邊告訴趙國會去支援,一邊派少量兵馬進攻魏國平陵,把兩邊都給騙了。

平陵位於大梁東部,易守難攻,短期內根本無法攻破,齊軍想要同時進攻大梁必然孤軍深入,補給線直接癱瘓,最後齊軍大敗而歸,明顯是在向魏軍示弱。

龐涓聽說平陵守軍擊敗齊軍,士氣大漲,攻陷了趙國邯鄲,注意,邯鄲已經被攻破,佔領後纔回防大梁,路上被孫臏包了餃子,所以這是一石二鳥之計,趙、魏兩敗俱傷,齊國成爲最終贏家。

古代四大陽謀究竟是什麼樣的 四大陽謀真的無解嗎 第2張

而且孫臏只安排了少量兵馬進攻魏國,大部隊都埋伏在龐涓回城的路上,根本不具備壓倒性實力,妥妥的“陰謀”,只要魏王硬一點,龐涓再謹慎點,此局很容易破。

02

“二桃殺三士”的結果就是最好的解法,齊景公和晏殊出這道題的本意很明顯,桃子就是權利,任何退讓的行爲,都說明自己德不配位,也就是沒資格繼續佔有。

公孫接、田開疆、古治子代表了三個宗族勢力,他們都明白退讓後宗族必然失勢,自然不肯輕易讓出,齊景公便是想借此挑起三方勢力之間的矛盾,最後把權利重新收回。

但齊景公失算了,“三士”選擇集體自殺,對王權表示反抗,明眼人都知道齊景公在整人,這筆“逼殺重臣”的血債自然被安到他的頭上,而“三士”則成爲義不受辱的勇士,宗族聲望更勝從前。

古代四大陽謀究竟是什麼樣的 四大陽謀真的無解嗎 第3張

“二桃殺三士”在這種情況下確實是無解的,畢竟齊景公有實力剿滅不聽話的三族,但在其他背景下,比如“三士”的實力遠勝齊景公,誰還考慮分不分桃,直接把國家分了豈不美哉?

03

“推恩令”在漢武帝那個時代確實無解,剛剛平定“七國之亂”,衛青對匈奴又取得大勝,國家正處於兵強馬壯之時,哪個諸侯王敢不聽話?

而且推恩令一旦下達,諸侯王的兒子和皇室就站在一條線上,如果諸侯把封地全部傳給嫡長子,僅內鬥就能把諸侯國拖垮,朝廷只需趁機收回就行,這是“推恩令”的妙處。

但這隻適合短時間內外穩定、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放到南北朝那羣宗室以及朱棣身上,這個政策就沒啥用了,因爲他們不鳥你。

“挾天子以令諸侯”也算不上陽謀,因爲曹操最初的實力明顯不及袁紹,達不到以勢壓人,而且那個時代就是個亂世,天子的號召早就名存實亡,畢竟大家都是出來混的,袁紹、劉備、孫權,哪個不知道曹操的那點小心思。

古代四大陽謀究竟是什麼樣的 四大陽謀真的無解嗎 第4張

如果不是曹操官渡大勝,實力從諸侯中脫穎而出,“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笑話,即使曹操實力最強時,還是有很多勢力聽詔不聽宣,因爲他們相信搏一搏小車變摩托。

個人認爲,真正的無敵陽謀是《論持久戰》,這是對民衆的絕對自信,畢竟在雄雞面前小蟲又能蹦躂多久?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