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幾次遷都事件?都有什麼影響?

本文已影響1.46W人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首都往往是舉全國之力發展的城市,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探尋。

現代社會因爲交通的大發展,海運的便利,依據地理位置有可能把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分開,但在古代,國家的首都絕對是政治、經濟、文化最重要的集合體城市。從首都的所在地基本上可以看出古代王朝的核心管理區域或王朝的對外政策。首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古代,首都被攻佔,基本上標誌着一個朝代的滅亡,當然,也有特例,唐朝的首都就被外敵攻佔過好幾次,唐朝還是存活了好久。

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幾次遷都事件?都有什麼影響?

首都很重要,一旦確定位置,不會輕易發生變更,遷都是相當大的政治舉措,涉及到國家的方方面面,即便如此,在中國歷史上,王朝遷都的次數也有不少,大致分爲兩種情況

一種是被動的遷都,因國家遭遇到重大危機,被強敵威脅或發生內亂,如東周遷都洛陽、東晉遷都健康、南宋以臨安爲行在等等。另一種是主動的遷都,因政治需要或國策的改變,如武周遷都洛陽、明朝遷都北京等等。本文就選出中國歷史上五次具備重大歷史影響力的主動遷都,並略作點評,供讀者參考。

戰國時秦國的秦孝公遷都咸陽

戰國時,秦國在秦孝公即位後開始變法,並在商鞅變法開始後決定遷都咸陽,從而開始了秦國曆經六代君王后一統天下的序幕。其時,秦國首都在更靠近戰略要地河西地區的櫟陽(大概位置在今西安市閻良區)。

櫟陽是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爲奪回原屬於秦國的河西地區而定的國都,但直到秦獻公去世,多次河西之戰都未能竟全功,魏國又是當時的霸主,聯合其餘五國壓迫秦國,所以國都靠近敵對國魏國是讓秦國很難受的事。櫟陽周圍也沒有堅固的防守要塞,因此秦孝公決定遷都到地理位置更好的咸陽,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爲了暫時避開魏國的兵鋒。

商鞅變法開始後,秦國舊貴族的利益首當其衝的被打壓,而國都櫟陽又是絕大部分舊貴族的聚居地,爲了變法能順利的進行下去,遷都咸陽可以擺脫這些舊貴族的掣肘,誰去新國都,誰留在原地都是由秦孝公和商鞅決定的,讓反對變法的舊貴族遠離新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是很好的方法,可以讓這些舊貴族自然衰落。

另外,秦國選定的新國都咸陽更靠近關中腹地,有利於鞏固關中核心地區,且咸陽周邊屬於交通要道,便於發展經濟,周圍的地勢也更有利於防守。遷都咸陽後,秦國在地理上的優勢更大的發揮出來,可攻可守。秦孝公遷都咸陽是秦國變強的主要因素之一,從此,在地緣戰略上秦國開始俯視六國,坐觀天下風雲並積極參與,時機成熟後,由秦始皇完成最終一擊,皇天下。

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幾次遷都事件?都有什麼影響? 第2張

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公元前494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將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到洛陽,北魏建國後,早先的戰略重心在北方,但隨着疆域的擴大,特別是中原地區疆域的擴大,北魏國內鮮卑族和漢族的矛盾越來越大,即便是在北魏統治下的漢民也將鮮卑貴族們視爲蠻夷。

爲了更好的統治中原地區,消除隔閡,北魏孝文帝不但發起漢化改革,還將國都遷移到中原地區,以便鮮卑族更好的融入到漢文化中來,這是主動性的向更先進的漢文化靠攏,當然,遷都洛陽也有避開反對漢化改革的保守勢力的因素在其中。除了融合,遷都到洛陽也更有利於爭霸天下。

但北魏遷都後,戰略重心由北轉向南,對於北方的掌控變得衰弱,大量的鮮卑貴族到了繁華的中原地區後也變得嚮往奢侈,不思進取。北魏的統治根基,鮮卑貴族內部開始出現分裂,最終導致北魏分割成西魏和東魏。

北魏孝文帝的遷都對北魏來說是滅亡的開始,但對中原漢文明來說卻是有利無弊,整個鮮卑族從此開始徹底融入到漢文明中來,成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後來掌控中國最高政治數百年的關隴貴族就是鮮卑族和漢族融合後的產物,在他們的治下,出現了隋和唐這兩個赫赫有名的大一統王朝。

唐朝時武則天遷都洛陽

公元684年,臨朝稱制的大唐皇太后武則天宣佈洛陽爲新的國都,當時的背景是唐高宗去世僅一年,繼位的唐中宗剛被武則天廢除,由武則天的小兒子唐睿宗李旦暫稱皇帝。武則天這個時候將國都從長安改到洛陽,大概是已經有了廢唐興武的打算。

在唐高宗執政時期,其實他和武則天夫妻倆已經多次巡幸洛陽。洛陽從隋朝開始就是兩京之一,和長安(隋朝時叫大興)一北一南,同爲天下的中心,隋煬帝時,開鑿大運河,洛陽附近就是途徑地之一,因此從溝通南北的角度來說,洛陽在大運河修築成功後物質的運轉和獲取更加方便。

隋煬帝時期就有重點經營洛陽和遷都的打算,因爲隋煬帝和關隴貴族的關係比較緊張,他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也是以打壓關隴貴族爲主,關隴貴族的老巢就在關中,如果還以長安爲隋朝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有關隴貴族在一旁抵制,隋煬帝的國策很難順利的實行下去。

而唐高宗和武則天夫妻倆也有類似的原因,唐高宗能掌握朝政,做個真皇帝,是和武則天聯手將長孫無忌一派的大臣們殺的殺,貶的貶,而長孫無忌就是當時關隴貴族在朝堂上的代表,因此,這夫妻倆和關隴貴族的關係也是相當緊張的。爲避免掣肘,另起爐竈是辦法之一,唐高宗還活着時,估計就有遷都到洛陽的想法了,兩人多次巡視到洛陽長住,唐高宗本人都是在洛陽駕崩。

到武則天開始有廢唐的想法後,遷都就更加必要的,武則天在政治上的死敵就是關隴貴族,但天下的士族並非只有關隴貴族,還有其餘如山東士族和江南士族等可以和關隴貴族掰手腕,那麼將國都定在洛陽可以更好的拉攏除關隴貴族外的其他士族,幫助武則天打壓政敵,而有了山東士族和江南士族的支持,武則天的新朝皇位才坐得穩。

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幾次遷都事件?都有什麼影響? 第3張

另外,武則天要想廢唐立武,唐朝的宗室時必須要幹掉的,她剛開始出手,李唐宗室們就看出了危機,並且組織起來反武,包括幫助武則天上位的功臣李績之孫徐敬業都在南方組織軍隊反武,如果當時武則天是在關隴貴族影響力根深蒂固的長安,內外一聯合,武則天估計要完,所以武則天堅決的留在洛陽,在關隴貴族夠不着的地方一步步的走上巔峯。

“神龍政變”後,武則天下臺,國都又被遷回長安,洛陽雖然在唐朝和武周時期成爲國都的時間不算太長,但畢竟是千古唯一女皇在位時的象徵,所以意義還是相當重大的。

明朝時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建都南京,但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利於統治當時的中國,於是朱元璋派出太子朱標到處巡視,意欲選擇一個新的首都,當時選中的地方大概包括北京、西安、洛陽等地。不過太子朱標早逝,朱元璋忙於新的繼承人的培養,因此將遷都的事放了下來,直到他駕崩也沒能完成。

“靖難之役”後,明成祖朱棣經過十數年準備,將國都從南京遷移到他的老巢北京,從此北京成爲明、清兩朝國都。後世把朱棣遷都說成是“天子守國門”,不算完全正確,這個或許是朱棣遷都的理由之一,但並非最主要的因素。

朱棣得位不正,是搶的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而建文帝是朱元璋選定的繼承人,所以支持者遠遠超過朱棣,特別是文官集團,就沒幾個是挺朱棣的,即使殺掉一大批,朱棣依舊擔心抱着祖制不放的文官集團反水。而南京周邊,是歷來文風最盛的地區,讀書人大多在這一地區,偏巧讀書人都是反朱棣的。在這個背景下,朱棣不惜代價的決定遷都到老巢北京,在那裏,他的統治根基更牢固。

遷都北京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作戰更便利,朱棣也是馬上皇帝,自年輕時就跟隨徐達、藍玉等明朝大將北征蒙古,他被朱元璋分封到北京的使命也是爲明朝戍邊,防範的就是蒙古。繼位後,對於這個明朝最大的敵人異常重視,多次率部親征,但如果從南京出發,路途遙遠,補給也不方便,遷都到北京後,和蒙古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方便他親征。

朱棣遷都北京是明朝政治、軍事中心的一次重大遷移,朱棣本人善於征戰,可他的子孫們卻沒有他的好基因,所以明朝遷都到北京後,對於北方的草原民族,在戰略上一直處於被動,北京離長城關口太近了,明朝不得不花費巨資修築長城防線,即便如此,明朝依然時時處於危機中,後來的瓦剌和滿清都輕易的能威脅到北京。因此,對於放棄擴張的明朝來說,遷都北京不算是好事,戰略緩衝地幾乎沒有。

清朝時多爾袞遷都北京

公元1644年,關外的滿清趁着李自成攻入北京滅亡明朝之際,由攝政王多爾袞領軍,兵進中原,多爾袞說服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降清,並和吳三桂聯手在山海關一片石擊敗李自成的主力部隊,一戰趕跑李自成,奪下原明朝首都北京。

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幾次遷都事件?都有什麼影響? 第4張

拿下北京後,滿清內部就是否遷都到北京展開激烈爭論,最後多爾袞在仔細分析過關內的形勢後,力排衆議,將清朝的國都從盛京(瀋陽)遷移到北京。滿清的這一次遷都是其戰略的重大改變,從初始的入關先看看變成了爭霸天下。

北京是原明朝的國都,二百多年來全天下的中心,是所謂的王霸之基,把首都遷移到北京可以在政治上佔據優勢。而且要爭霸天下,政治、軍事中心都要在關內才方便統籌,北京是最合適的地方,離關外也近,必要時還可以隨時輕裝逃回關外,對於擁有關外東北地區和蒙古地區的滿清來說,北京可攻可守。

並且在遷都北京後,滿清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順治皇帝還在北京舉行了一次登基儀式,以示天命所歸。是否真的天命所歸不知道,但滿清在戰略方向上做出轉變後,的確是迅速的消滅掉李自成、張獻忠和南明政權,最後在中國坐了兩百多年江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