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爲什麼古代稱未婚少女爲黃花閨女?

本文已影響4.1K人 

我們在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黃花閨女”這個詞。一般都是有一個無惡不作惡少,這種惡少最喜歡做的事情一般就是強搶民女。三姑六婆什麼的紛紛嘆息“好好的黃花閨女就這麼被糟蹋了”。

師妹跟你們說哈,也不是隻要是未婚少女就能稱爲黃花閨女的,只有還沒有婚嫁的女孩子,而且是守身如玉的處女才能被稱爲“黃花閨女”。

揭祕:爲什麼古代稱未婚少女爲黃花閨女?

網絡配圖

那“黃花閨女”這種稱呼是怎麼來的呢?目前,流傳最廣,最爲大衆接受的主要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黃花閨女”一詞源於南京。

南朝某年農曆正月初七這天的下午,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與宮女們在宮中的花園裏嬉戲。不久,壽陽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使躺臥在含章殿的房檐下小憩。當時正是梅花盛開時節。陣陣風過,將樹上的梅花片片吹落,有幾瓣梅花恰巧掉在公主的額頭上。公主臉上的汗將梅花漬染,留下點點劃痕,公主被劃痕襯得更加嬌柔嫵媚。

皇后見了,十分喜歡,就讓壽陽公主保留着它,三天後花痕才消失。

從此以後,愛美的壽陽公主便時常摘幾片梅花,粘貼在自己前額上。宮女們見了,個個都非常羨慕,並跟着效仿起來。

揭祕:爲什麼古代稱未婚少女爲黃花閨女? 第2張

網絡配圖

不久,這種被人們稱爲“梅花妝”的妝飾方式便在宮中流傳開來。後來又進一步流傳到了民間。可是,臘梅花的開放是有季節性的,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於是,有人便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用花粉做成黃色的粉料,再根據自己的愛好,在額頭或兩頰畫上各種花紋。一般採用這種裝飾的都是沒有出閣的女子。慢慢地,人們就用“黃花閨女”來稱呼未婚少女了。

第二種說法還得從古代女孩子的裝扮上說起。

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都喜愛在臉上“貼黃花”。黃花就是用採集的花粉,做成黃色的粉料,再用薄芝片、雲母片、蟬翼、魚鱗、蜻蜓翅膀等剪成各種花、鳥、魚的形狀,沾滿黃粉之後將其粘貼於額頭、酒靨、嘴角、鬢邊等處。

揭祕:爲什麼古代稱未婚少女爲黃花閨女? 第3張

網絡配圖

按照風俗,少女出嫁後就要另作一番打扮,因此古代民間有俗諺說:“今朝白麪黃花姐,明日紅顏綠鬢妻。”時間久了,“黃花”兩字顛倒用在“閨女”一詞前面,構成了“黃花閨女”一詞,這一用法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詞。

因爲黃花又指菊花,這是一種常被比喻人有節操的花。所以在“閨女”前加上黃花二字,用來表明這個女子尚未婚配,保持着貞潔。

泥萌覺得哪一種說法靠譜呢?反正師妹是比較認可第二種說法啦,不過在古代菊花被比喻是有節操的花,可是現在這意思……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