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家缺錢之後讓人想不到的生財之道!

本文已影響1.63W人 

中國古代一直實行國家財政(戶部)和皇家財政兩套收支系統,一般情況下,每年戶部都會從國家財政中撥出銀子交到皇帝的私人小金庫,供皇宮裏的那些皇妃、太監之類的人使用。要是沒啥大的意外,皇帝在這一年裏也不大會再向戶部伸手要銀子,一是太沒面子,二是會造成國家財政收支的混亂。皇帝要是隨意把財政的錢支走,戶部官員就沒法進行賬目平衡,要是國家出點水災之類的怎麼辦?所以歷史上除了一些奇葩皇帝,比如萬曆、崇禎那種守財皇帝,一般都能夠有節制。

皇帝家缺錢之後讓人想不到的生財之道!

網絡配圖

當然,當大臣的也得會察言觀色,覺的皇帝差不多沒錢了,就應該找個理由。比如皇上過生日、皇后過生日等等,再給皇帝送一批,既讓皇帝有錢花,還不能讓外人看出來皇上沒錢了,這尺度怎麼把握全靠官員拍馬屁的本事。

按照一般的理解,皇帝都有用不完的錢,其實那是兩碼事,國家的錢是國家的,皇帝私人的錢是自己的,皇帝花自己的錢隨意,可是要花國家財政的錢就得經過朝堂上百官的爭論。歷朝歷代總有一些當官的跟皇帝抵着幹,教育皇上要節儉,皇帝當然不能因爲這個跟大臣過不去,所以一般也不會去伸手要。要是碰上比較節儉的皇帝還行,要是碰上家裏人口多、開支大的皇帝就比較麻煩,所謂“皇上也缺錢”。

一般來說戶部財政撥給皇帝的錢是足夠的,就看這錢怎麼用了。具體到清朝,管皇帝錢的機構叫做內務府,這是國家正式的機構。當然,皇宮內還會有皇帝自己的小金庫,是金庫中的金庫,皇帝錢多,開支更大。康熙就比較窮一點,因爲孩子太多,幾十個孩子和上百個孫子搞得他頭疼,新年發次紅包估計都能發窮了。再加上清朝讓人窩火的採購制度,使得皇家的日用品價格奇高,錢不夠用是正常的。

皇帝家缺錢之後讓人想不到的生財之道! 第2張

網絡配圖

清朝皇室用品是由內務府統一經辦,由內務府委託皇商採購後送來。比如《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家就是皇商,專門替皇家採購東西,專做皇帝生意的,利潤高的驚人,因爲誰也不會去問皇帝的衣服多少錢,也沒人去管皇后的化妝品多少錢,當然更沒人去查皇帝的賬,所以皇帝一條褲子報價三千兩銀子也不稀奇。道光皇帝一個雞蛋六兩銀子也正常,(道光一次和大臣聊天,大臣說他早上吃了兩個雞蛋,道光大驚,連聲感嘆大臣有錢,因爲太監給他的雞蛋報價是一個六兩銀子,他不知道的是六兩銀子在宮外夠普通人吃半年飯了),多出來的錢自然是被內務府和其他人員貪污了,皇帝遇到做假賬的也沒辦法。皇帝沒錢,自然也會像普通人一樣想辦法生財。

到了晚清,隨着國家財政崩潰,錢更不夠了,小金庫裏自然就越演越烈,從皇家到普通官員,私設小金庫成爲一股風氣。

按照規定,光緒年間戶部每年撥款110萬兩到大內,除了日常開支,估計也沒剩多少。光緒和皇后隆裕就把這錢託載澤存到前門外洋人的銀行裏吃利息,因爲畢竟是皇帝的錢,存到票號不保險,而且也沒面子,洋人的銀行信譽好,利息也高,隆裕皇后也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把私房錢存到外國銀行的皇后。當然,其中還出了點事,據說某天太監慌慌張張的跑到光緒面前報告,前門外有家銀行倒閉了。光緒大驚,連問:“錢呢?錢呢?”原來光緒的五萬兩銀子家底全在洋人的銀行吃利息,要是真倒閉了皇帝可就真沒錢了,所幸最後虛驚一場。當然,比起來慈禧太后的小金庫,光緒簡直窮透了。

皇帝家缺錢之後讓人想不到的生財之道! 第3張

網絡配圖

有清人筆記認爲慈禧的小金庫價值三千萬兩銀子,一半放在大內,一半放在南苑。八國聯軍進京,老太后和皇帝倉皇出逃,一路上連野菜餅子都吃上了,哪還顧得了她的銀子。所幸留守大臣知道後僱傭日本兵看守,慈禧回到北京後非常高興,立即把相關人員升職,“賞黃馬褂,轉吏部兼都統”。

比起慈禧,末代太后隆裕也是個藏小金庫的高手,還把錢都存在洋人的銀行吃利息。清朝滅亡後,曾“聞洋行有倒賬之說”,就是外國銀行倒閉了,錢要不回來了,反正隆裕也沒出過宮,說啥就是啥。也有人說錢是被他委託的經紀人盛宣懷給貪污了,反正錢是沒有了,清朝滅亡了,政局亂糟糟的,也沒空管錢的事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