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防蚊祕訣:用蚊帳把整個宮殿罩起來

本文已影響2.8K人 

詩的節奏雖然用的是俗氣的鑼錘子韻,但也顧不了那些了!

夏天的頤和園,尤其是初夏,用老宮女一句口頭語來說:“不用提多美了!”湖水已經變成深綠色了,湖面上的浮萍像大錢一樣,東一片西一片地漂浮着,新生出來的荷葉在朝陽下舒展開了手掌,過冬的魚經過春天的恢復,已非常活躍,正是歡快嬉逐的季節。頤和園的魚是不許捕撈的,那是老太后的放生池。西天王母娘娘不是有放生池嗎?當然老太后也應該有。放生池內自然是不許捕撈的,誰要是擅自捕捉,那就砍頭不赦。因此老魚也逐年多起來,圍繞新生的荷葉,浮在水皮下沐浴着和煦的陽光,真是“老魚吹浪動新荷”。這種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充滿了整個頤和園。

老宮女歷來是文靜的,不論她多忙多累。早飯吃完了,把泡好的豆子撈出來,又要開始作長時間的搖磨了。她慢慢地搖,邊搖邊說,我細細地聽。我敢說,我說話的藝術很多是從她那裏學來的。她說話永遠要先有個引子,就像吃酒筵一樣,先吃冷葷,引你開了胃口,然後再上大菜。老宮女漸漸仰起了頭。眯起了昏暗的眼睛,彷彿什麼也不看,長時間不說話,這是她的習慣。她終歸嘆了口氣說:“說話真難啊!”她已經開了頭,我就不需要言語了,他會絮絮地把一片話說給你聽的。

“說話要有一個好的環境,容你把話說周全了,聽話的人也要有點修養,細細地品嚐。我最怕對驢彈琴。你這裏話還沒說完,他那裏就發急躁了,揚鬃大叫,起蹶子來了。所以我不說話,我不愛理這樣的人。”這話不知聽她說過多少次了,可能是她的心病。她最討厭那種只圖新鮮熱鬧不懂味道的人。

“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沒在樂壽堂住過,沒伺候過老太后,就不知道樂壽堂怎樣回事,容我細細跟您說。

慈禧太后的防蚊祕訣:用蚊帳把整個宮殿罩起來

網絡配圖

“我不說什麼零碎,先從環境和天氣說起。誰都知道,一過清明節,北京的天氣就逐漸暖和起來了。隨着天氣的變暖,各式各樣的昆蟲也都旺盛起來。到五月節,天也顯得長了,黃昏是最好遊玩的時間,可洋槐樹花開,白蛉子來,白蛉子是比小米粒稍大些的小白蛾子,被它叮上一口,奇癢,會起大包的。再說頤和園四周全是水窪窪,種的是稻子,頤和園的後山更是野草叢生,白天蠓蟲子、小咬、瞎虻到處有,夜晚撲燈蛾、蚊子亂飛。天氣越是晴朗,人越是應該玩的時候,蟲子越多,‘五月十五伸嘴兒,八月十五伸腿兒’,直到八月節,蟲子才收斂點。再說高腳花斑的蚊子,有毒,專在白天叮人。在這個時候,不想辦法把老太后保護起來,那不等於大逆不敬嗎?如果那樣我們一羣伺候人的也隨着全高升了,都成了曾國藩啦——曾國藩長了一身癩,整日的手不停搔。一旦我們被叮了一身包,整天手不停地抓,那成什麼體統!

“老太后對這些事是深有感受的。也是在頤和園的一天傍晚,不知看什麼高士的一幅畫,我根本不懂,畫是掛在牆上的。畫上有一個秀才式的人物,背倚在船上,橫吹一支笛子。小船漂浮在水面上,船後一片疏散的荷花,頭頂上一輪明月,岸邊有兩棵老柳樹。我剛給老太后敬上一袋煙,在一旁侍立着。老太后心神悠閒地看着畫,看着看着,嘴角上笑起來,自言自語地說:‘如果是個活人,早讓蚊子叮跑了。’我在一旁只好拾笑。老太后是最講究實際的,不贊成這種玄虛的意境。

“避蚊蟲最好的辦法是給老太后搭天棚。

“樂壽堂的天棚不同於北京一般大宅門的。北京大宅門講究‘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死玩意,活東西,都是擺闊氣,壯門面,講樣子的。樂壽堂可不行,伺候老太后要實實在在的,貓蓋屎的事絕對辦不到。

“具體地說,給老太后寢殿搭天棚,目的是做成一個大蚊帳,把宮殿罩起來。而這蚊帳是非常的大,包括整個樂壽堂。對天棚的要求也必須是嚴絲合縫,不許有一點空隙往裏飛蚊子鑽蠓蟲。

“前邊我說的天下一絕,就是指棚匠搭天棚說的。北京的棚匠出奇的巧。巧到通神的地步。只要你能畫出樣子,他們就能扎出來,這俗名彩活。庭院裏一草一木不許移動,更不許挖坑動土,把沙篙(桅竿)往方磚地上一戳,用繩子一捆,全憑各方面的拉力,就把天棚搭起來了。不許用一尺鐵絲,也不許用一根釘子。搭成起脊的天棚,飛檐鴟尾,跟正式宮殿一樣。四面有通風進陽光的窗子,窗子裏有像瀏陽粗夏布似的窗紗,窗子根據晨昏晴雨不同的風向,可以隨意地開闔。不管刮旋風還是下暴雨,天棚安然不動,不許進一星水點兒。四面都有泄水的壠溝,包括樂壽堂正殿在內。最出奇的是天棚和樂壽堂接榫的地方,好像天棚伸出長舌頭一樣,伸在樂壽堂的殿廊底下,把樂壽堂的雨水全接住,順着天棚的壠溝宣泄在外面,更重要的是把樂壽堂和天棚之間的縫隙全堵死,蚊子、蠓蟲絕對進不來,保證老太后舒舒服服地過一個夏天。這種搭棚和光緒大婚前因貞度門失火後焚燒太和門,彩紮起來的太和門不同。那是應急,這是燕居,要由五月初到八月底,朝夕都在這天棚裏,不精緻實用是絕對不行的。屋裏的陳設,有寶座,寶座後有八字屏風。前面也有爐、瓶等一切陳設供奉。旁邊有矮榻,榻上有倚枕,即迎手,榻下有矮腳凳。總之,這裏的一切據老太監們說,和養心殿一樣(我們是不許去養心殿的)。記得很清楚,每年五月節吃糉子的時候,天棚已經搭好了。

慈禧太后的防蚊祕訣:用蚊帳把整個宮殿罩起來 第2張

網絡配圖

“早晨起來第一個進宮門的數不上梳頭劉了,而是一個老太監領着個小太監,小太監擔着兩隻鸚鵡蹣跚地走來。他們像鐘錶一樣,到什麼時辰幹什麼活,一絲也不亂。可憐的老太監,已經過了五月節了,上身穿的已很單薄了,可下身還是鼓鼓囊囊的。據說他們因爲生理上的缺陷,多有淋尿的病,腰裏不論冬夏,要圍着大手巾,越到年老越厲害。我最初不明白,以後才知道。最明顯的是膝蓋上的護膝,常年縫在褲筒裏,到了夏天顯露得最清楚了。他們隨時隨地都有跪在地上的可能,不論什麼地方,假山石上,沙岸旁邊,該跪一定要跪,絲毫不能猶豫,所以褲筒裏要常年縫着護膝。這就是當上差的難處。闊太監秋冬的褲筒子要用最好的皮子。李蓮英用金絲猴皮作褲裏子,又柔軟又輕鬆又治關節疼痛。——老太監穿着臃腫的褲子緩慢地走着。他們腦子裏都有一個表,不管多慢但特別準,當的差事要準時做到。他們由東邊臺階上來,須要走多少步,辦完差事由西邊臺階下去,須要走多少步,差不多心裏都有數。他們就這樣面帶微笑,向前躬着身子,有條不紊地伺候着老太后。小太監把兩隻五彩的鸚鵡送來後,掛在天棚的正門裏,它倆的嘎嘎的呼聲夾雜着‘老佛爺吉祥’、‘老佛爺萬壽’的叫聲,衝破了樂壽堂寂靜的早晨,哄得老太后高興,大家也圖個順當。清早起來誰不求個吉利呢!

“有了天棚以後,老太后的活動就在天棚裏,除解溲、洗澡、洗腳、睡覺以外,經常不進屋裏。前面說過,老太后是不願意聞吃完飯的菜味,所以膳桌擺在東南角上。這裏比儲秀宮寬敞多了,老太后愛豁亮,正遂他老人家的心願。

“送水的、送點心的在臺階上來下去,鞠躬似地走着,人漸漸多了起來。吃過早膳後,老太后照例出來遛彎兒。經常在樂壽堂外臺階下觀賞一羣鴿子。老太后對花鳥蟲魚、古玩玉器都愛,興趣是多方面的,對鴿子也十分愛好。皇家的園林講究有珍禽異獸,鴿子也是其中之一。

“在當時,都門豢鴿形成一股風氣,各王侯府第,都是幾棚幾棚的養,每棚百十隻。聘有專門飼養人。他們爭奇鬥勝,因爲鴿子打架鬥毆,以致毆傷人的事時有發生。但最好的鴿子要數頤和園,頤和園養鴿子的太監也是師徒相傳。他們最絕的是能給鴿子相面,選擇雌雄鴿子配成對,能夠把它們的後代的變化,直下看七到八世,預言到第幾代能出好鴿子。明明看來是一隻俊俏的好鴿子,他們用手一託,一撥頭頸,一看眼神,便說這隻鴿子沒出息,孵不出好種來,它的祖先哪一代不好。判斷非常準確。老太后就專養着這樣一羣人。

“鴿子是戀巢的鳥。爲了讓珍奇的品種多生蛋又不孵雛,專供老太后玩樂,把它們生的蛋交給別的鴿子孵和喂。這叫給鴿子顧老媽子(保姆)。老太后最喜歡的是十幾對墨環和十多對紫環。那真是無價寶,渾身都是白的,只是脖子上套一道項鍊,墨環套黑的,紫環套紫的。環到了胸部突然擴大起來,這叫帶兜肚,兜肚上面帶有亮光,紫紅色,一閃一閃的,這叫帶閃。短紅嘴,砂眼,走起路來一扭一扭的,活像貴婦人,真討人喜歡。更有一種叫玉環,渾身烏黑,只是頸上帶一道白圈,尤其珍貴,據說很難孵出純的品種來。還有一種叫喜鵲白,身上像喜鵲的白肚子似的雪白色,頭頂端端正正的長着荷包鳳頭,兩支翅膀左七根右八根,油黑油黑的翎,真是黑白分明,加上紅嘴、高粱眼,特別顯眼。還有一種銀灰色的小鴿子,俗稱小灰,據說是山海關總兵進貢的,打出水聲來(行話把鴿子叫的聲音叫打水聲),像一串銀鈴鐺似的,非常好聽。

慈禧太后的防蚊祕訣:用蚊帳把整個宮殿罩起來 第3張

網絡配圖

“它們吃高貴的飼料:精稻米、綠豆、黑豆、帶殼高粱,另外還有宮廷不外傳的祕方,時常喂綠茶葉、甜瓜籽。據養鳥的人說,甜瓜籽是鳥的接骨丹。老太后遛彎的時候,碰見小動物總是要跟它們玩一會兒。這是多麼隨心如意地享受人間清福的事呀!我們侍候老太后時間長了,也漸漸地明白這些花鳥的事。這全是老太后平日零碎地說,我們也零碎地記下來的。老太后從來不跟小牲口發脾氣,這可以說是老太后的性格,和隆裕決不一樣,隆裕主子專拿貓狗和底下人撒氣。她養貓沒有過半年的,也就可以知道她的脾氣了。

“您不嫌我口羅嗦,我還要往下深說一步。就拿老太后喜歡鴿子這一件事來說,不知道有多少人爲鴿子當差。天上飛的有鴉虎子(雀鷹子),地下跑的有黃皮子(即黃鼬,東北俗稱黃皮子),這都是鴿子的致命對頭。最討厭的是鴉虎子,它不在天上飛,專在樹林子深處藏。當鴿子飛起來的時候,它也跟着飛起,比鴿子飛得低,在鴿子底下打旋,鴿子怕它,於是往高處飛,鴉虎子一旋一旋地往上飛,鴿子也一旋一旋地往高處旋。飛到高空的時候,鴿子沒有它飛得快,力氣也沒它大,就被它抓獲了。它眼睛非常尖,專揀肥的吃。養鴿子的人最恨它。還有頤和園四外有好多野鴿子,摻在老太后的鴿子羣裏騙吃騙喝。這些都在必須剷除之列。

“好在這些事絲毫也難不倒八旗子弟。過去皇上還專養着一幫八旗子弟陪自己玩樂。這羣人上樹能掏鳥,下水會摸魚,放鷹走馬,玩鳥鬥鵪鶉,無所不幹,也無所不能。這個衙門叫上虞處(上虞是古代管理園囿的官),叫白了叫粘竿處。現在老太后當朝,粘竿處不吃香了,好多人轉入了護軍。在頤和園裏也正是這些人顯本事的地方,拿着弩弓子,在園子邊圍着樹轉悠。這也算是他們一份正經差事。

“我僅僅舉出一件事來說,其他像賣紅蟲子、賣地蠶、賣殭蠶、賣玉米蟲、賣蛆、賣各種鳥(包括鳥雛和鳥卵),入夏以後賣金鐘、油葫蘆、蛐蛐等等,圍着頤和園東門、北門,隨時都有,都是賺頤和園的錢。我不說這些閒篇了,但這些都是圍繞老太后一個人的生活而產生的。我還是說老太后的燕居吧。

慈禧太后的防蚊祕訣:用蚊帳把整個宮殿罩起來 第4張

網絡配圖

“入夏以後,天漸漸地長了。宮廷裏晚膳又比較早,進晚膳差不多在太陽沒落以前。吃過晚膳以後,就是宵夜的時間了,時常傳幾個老太監給老太后說書。宮廷裏專養着十幾個老太監,預備說書給慈寧宮裏的太妃們解悶的,現在有的也跟着太后到頤和園裏來了。與其說老太監說書,不如說老太后評書,一段書沒說完,老太后就評論起來了。老太后聽前漢時,說呂后太糊塗,大將們都是劉邦的人,封很多姓呂的當王有什麼用處。聽到隋唐那一段時,老太后喜歡程咬金,說他忠心耿耿,大事不糊塗。記得最清楚的是,說到劉邦被項羽打敗時,被追得直跑,他嫌車跑得慢,把自己的閨女推下車去,隨從的人把她抱上車,劉邦又推下去時,老太后誇劉邦是個英雄,是條硬漢子。我記不得太多了,一來我沒知識,二來時間長,記憶模糊了。

“最惹人注意的是李蓮英帶着小太監擔着兩籠子鳥來了。

這鳥叫藍靛頦,是鳥裏最愛叫,也是嘴最巧的一種。把籠子罩(擔鳥的時候必須把籠子用布罩罩上,免得鳥亂飛,保留鳥的精神)打開,一小會兒,藍靛頦就開始叫了。學黎鳥叫,學蟈蟈叫,學紡織娘叫,學油葫蘆叫,學蛐蛐叫。這種鳥很特別,別的鳥太陽一下山,就把眼一眯,預備睡覺了,用什麼辦法也打不起精神來。獨有這種鳥有叫燈花的特性。過去旗下大爺最愛養這種鳥,尤其是內務府的人。內務府的人講究高雅飄逸。從養鳥來看,也是要求雅潔玲瓏,不養那種大喊大叫的鳥。晚飯已過,太古燈一點(高妝樓式景泰藍鏤銅精製的吸鴉片的燈),張胖兒釺子一拿(張胖兒是清朝的一個鐵匠,以製造煙釺子出名,把煙釺子對頭一彎就成圓形,一撒手煙釺子又筆直了。在燈火上燒,煙釺子不變軟。用這種煙釺子燒煙泡,又柔軟又有筋骨),壽州鬥一託(壽州在安徽,用這裏的土燒成菸斗,顏色像宜興瓷一樣,不燙手),一榻橫陳,噴雲吐霧。妙在這種鳥和它的主人染有同樣的嗜好。主人深深地吸足了一口煙,向籠子裏一噴,鳥就特別地興奮起來,扇着翅膀給主人叫出各種花樣,這是最愜意的事。所以這種鳥也最吃香。比起八旗的人,盡養些土百靈、匪畫眉(養百靈的籠子裏經常要放些膠拌兒土,所以叫土百靈;養畫眉要用水桶式的高籠子,提着籠子遛鳥時要左右來回擺動,很有一種粗野氣,所以叫匪畫眉。這都是內務府人瞧不起八旗人的說法)要高貴得多。八旗人早晨起來,前胸的扣一個也不繫,左大襟往懷裏一抿,用搭布(布腰帶)輕輕往腰間一攬,鼻子底下抹兩撮黃鼻菸,右手插腰,左手把鳥籠子高高托起,往鬧市口一站,餓了只會鑽燒餅鋪,內務府的份兒就不同了,則要高貴得多了。就說藍靛頦這種鳥在大叫的時候要喝泡燕窩的水,只有王公大臣內務府的人物纔夠得上時常吃燕窩的譜兒。單拿這一項比,窮八旗人就不夠份兒。

慈禧太后的防蚊祕訣:用蚊帳把整個宮殿罩起來 第5張

網絡配圖

北京人有句俗語:‘什麼人玩什麼鳥兒’,就是在這份兒高低上看出來的。李蓮英提的這兩籠子鳥實在高貴,讓人喜歡。竹子骨頭,帶節對縫的一對京籠,淡黃色,透着雅氣。大白刷的底布,三道架,架底下雪白透青的糞兜肚,籠子邊帶一枝極精緻的四寸長鏟糞的象牙鏟子,看着就乾淨利落。再看鳥,粉眉亮奼(眼上邊的白毛叫眉,眼下邊的白毛叫奼),九道藍(鳥的胸脯下有九道深藍跡),帶葫蘆(脯上的藍呈葫蘆形),兩個翅膀上又有鮮明的膀花(鳥的翅膀上有圓的黃點叫膀花。鳥的年齡就從膀花上來鑑別。有膀花是去年孵出的新鳥,過了一年膀花就沒了。新鳥愛叫,老鳥不愛叫)。老太后是非常識貨的,用眼一溜就知道是奇貨。這是一對十全十美的新鳥!不知由幾千只鳥中才選出這兩隻來,真是奇絕了。

“老太后舒適地靠在矮榻的倚枕上,細聽着鳥叫,兩隻鳥好像競賽似的你一段我一段地唱着。整個屋子裏很寂靜,可這時風波正在醞釀着。一會兒,小娟子和小翠,雙腿跪安對老太后說:‘啓稟老祖宗,我們請李總管給看着貓。’這是借題撒嬌,老太后慈祥地笑了,知道這兩個丫頭在給李蓮英出難題。李蓮英這個人非常知趣,在儲秀宮也好,在樂壽堂也好,從來不使威風。他常說:‘你們都是老太后的人,受老太后的教導,都是通情知禮的。不用說是你們,就是老太后屋裏、院裏的一隻狗、一隻貓、一棵草、一棵樹,也都應該受到尊重。’所以他在老太后面前對於宮女子永遠把自己擺在受氣的地位,俗話說甘當‘小菜碟’。這也是李蓮英聰明得寵的地方。老太后屋裏有兩隻緬甸貓,純白,鼻子、眼、嘴都擠在一起。扁扁的臉和眼嘴,對着人時又亂動,非常滑稽可笑,常惹老太后開心。這時,它倆看到了兩隻鳥,再不安心睡覺了。李蓮英聽小娟子、小翠如此一說,趕緊請跪安:‘啓稟老佛爺,奴才可沒這個本事!’老太后微笑說:‘娟子、翠兒,看好大白、二白,回頭我有賞。’娟子、小翠趕緊過來謝賞。太后隨着又吩咐李蓮英說:‘總管,你傳話叫壽膳房送些甜碗子來,賞給你們吃!’李蓮英趕緊跪下,替大家謝恩,緊跟着說:‘老佛爺,您老人家千萬別這樣叫奴才,奴才擔當不起!’

“宮裏頭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餞、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簡直是精美極了。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有甜瓜果藕、百合蓮子、杏仁豆腐、桂圓洋粉、葡萄乾、鮮胡桃、懷山藥、棗泥糕等等。甜瓜果藕不是把甜瓜切了配上果藕,而是把新採上來的果藕嫩芽切成薄片,用甜瓜裏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鎮了吃。葡萄乾、鮮胡桃,是把葡萄乾(無核的)先用蜜浸了,把青胡桃(南方進來的)砸開,把裏頭帶澀的一層嫩皮剝去,澆上葡萄汁,冰鎮了吃。吃果藕可以順氣,吃青胡桃可以補腎。其他像酸梅湯、果子露就不在話下了。

“我們由4個人把4副蓋碗捧到老太后的御案前。那是4副精緻的藍瓷蓋碗,每副都有託碟、碗、蓋、小銀勺。老太后指哪一個,打開哪一個,略微嚐了嚐。年歲高了,不多貪涼東西。等老太后吃完淨了手以後,我們按次序排班給老太后請安謝賞。只有小娟子和小翠在原地請安,因爲她倆看着兩隻貓。老太后指名把自己吃剩下的甜碗子賞給娟子和小翠,娟子和翠兒趕緊抱着貓來磕頭,這是老太后最疼愛生靈的表現,也是宮女最得臉的事。

“這就是老太后在頤和園裏安祥和樂的一天。住在神仙般的洞府裏,享受着極度的榮華富貴,過着四季如春的和樂生活,在說書人的嘴裏可能就叫作‘玉堂春富貴’吧!

“但老太后對‘玉堂春富貴’有雙重意思的說法。

“記不十分清楚了,只記得是在夏天的一個早晨。大家陪着老太后遛早彎兒。

慈禧太后的防蚊祕訣:用蚊帳把整個宮殿罩起來 第6張

網絡配圖

“老太后有種習性,只要清早有霧,就決不往湖邊上遛,說霧裏面有濁氣,聞着不舒服。遛彎兒的範圍就限定在遊廊的北邊。夏天的頤和園,湖面上水氣加霧氣常是迷濛蒙的,所以我們也就時常圍着樂壽堂轉。一天,老太后看到一棵玉蘭,說:‘這還是乾隆爺給後代留下的,乾隆爺的福澤一直綿延到現在。那時玉蘭很多,這一片幾乎有幾十株,培育得也好,初春花一開,諧趣園都能聞到花香,當時被稱爲“玉香海”,後來乾隆爺晏駕了,花也跟着走了。以後我們修樂壽堂的時候,要先把玉蘭保護起來,然後再蓋宮殿。這也算是思念列祖列宗的一點心意了。我們聽書講歷史,要聽出意思來。古代有位召公,他和周公一起當丞相,保護周朝,天天勤勞國事。一天,召公實在太累了,在一棵樹底下休息一會兒。老百姓就把這棵樹保護起來了,說千萬不要斫伐這棵樹呀,我們的召公曾經在這棵樹下休息過!老百姓都能有這樣感情,何況我們對列祖列宗留下的珍貴樹木呢!

“‘以後我又從極樂寺移來西府海棠(極樂寺在西直門外),這種苦心是沒人知道的。文宗顯皇帝(咸豐)是極喜歡海棠的,和高宗純皇帝(乾隆)一樣,才思敏捷,能詩善賦,常說自己是翰林天子。每當春雨過後,常對紅豔的海棠流連不捨,現把海棠移來,花繁葉茂,也是我的安慰了。’老太后像是對我們說,也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花來表白心情。多麼剛強的人,一個老寡婦也免不了有自身的哀怨。這種情景,只有我們貼身的丫頭纔有機會可以觀察到。

慈禧太后的防蚊祕訣:用蚊帳把整個宮殿罩起來 第7張

網絡配圖

“後來,把迎春、牡丹也移了來,合綴成了玉(玉蘭)堂(海棠)春(迎春)富貴(牡丹),形成了皇林特有的榮華富貴的景象。這只是在園林庭院的花木陳設,在宮廷裏還是以冬夏長青的松柏爲主。

“這是老太后對‘玉堂春富貴’又一種實實在在的解釋了。”

寫到這裏,不禁使我停筆遐想。老宮女是個聰明智慧的人,博聞強記,在宮裏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許後來因爲她個人的遭遇,在寂寞的半生中,對於養鳥有特別的愛好。她對各種鳥能觀察入微,瞭解它們的各種習性,和我談起來娓娓不倦。天氣晴和時,她也曾多次陪我去逛隆福寺,在鳥市上她能對各種鳥‘品頭論足’。我們也常在野茶攤上喝兩碗茶,就近買碗豆汁,吃幾個焦圈,就一碟辣鹹菜,逍遙一個下午。她曾告訴我好多養鳥的祕方,但時過境遷,大都被我忘記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