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靖難之役時機會絕佳,爲什麼蒙古沒有乘機進攻?

本文已影響5.5K人 

明朝靖難之役時機會絕佳,爲什麼蒙古沒有乘機進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建文元年(133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這場戰爭持續四年之久,明朝的軍隊分爲南軍和北軍投入戰爭。但奇怪的是,明朝的死敵蒙元帝國在此期間卻並無動靜,難道他們不想恢復在中原的統治?明朝內鬥之時,豈不是他們的大好機會可以趁虛而入。內憂外患之下,明朝剛建立的基業堪憂,蒙古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中原腹地發生如此重大之事,蒙元豈會不知,他們沒有趁火打劫,實在是自己也是有苦說不出,主要原因有三點。

明朝靖難之役時機會絕佳,爲什麼蒙古沒有乘機進攻?

其一,經明朝三十多年打擊,殘元勢力大不如前。

1368年明朝建立,1370年起,朱元璋就持續以北元殘餘爲目標,進行了八次北伐。一直到1396年止。朱元璋也是夠狠,斬草除根,不給北元一點死灰復燃的機會。除了第二次,勉強算明朝吃了敗仗,其餘皆勝。結果就是從中原逃到蒙古的北元政權,被徹底打趴下了。不僅武裝力量被摧毀了,連人口、牲畜也被明朝擄掠無數,在力量佔優時,中原政權也會搶。經過這種噩夢般的連續打擊,膽氣已寒,能夠保命已是萬幸,哪還有勁南下進攻。

明朝靖難之役時機會絕佳,爲什麼蒙古沒有乘機進攻? 第2張

其二,殘元同樣陷入內耗,有過之而無不及。

公元1399年靖難之役開始,公元1402年靖難之役結束,這場戰爭整整持續了四年,也是明帝國防禦最爲薄弱的四年。北元勢力本可以藉此機會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可是,事與願違,在明帝國最爲艱難的四年中,北元卻陷入了更加混亂的內耗之中,自顧不暇,更無心恢復元室江山了。

1399年,布里亞特·烏格齊殺死了北元大汗額勒伯克。此時的北元早已名存實亡,權臣當道,黃金家族的後裔成了傀儡。1402年,布里亞特·烏格齊又將大汗孛兒只斤·坤帖木兒殺害。明朝鬥爭最激烈的四年,恰恰是元室內耗最厲害的四年,根本無力也無心攻取燕地。

明朝靖難之役時機會絕佳,爲什麼蒙古沒有乘機進攻? 第3張

其三,明朝北疆實力仍不容小覷。

靖難之時,雖然明朝陷入內鬥,但並不意味着明朝失去了邊防。無論是南京的朱允炆,還是北方的朱棣都關注着蒙古人的一舉一動,蒙古即便不內耗,想要插足明朝北疆也絕非易事。

綜上所言,即便靖難之役時機會絕佳,但出於種種原因,蒙古大軍已不可能進攻燕地,更沒有收復失地的能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