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十萬的二次北伐以慘敗結束,上演了一出荒唐的大逃亡

本文已影響6.84K人 

宋金之間簽訂了“海上之盟”後,宋廷並沒有如約出兵共同夾擊遼帝國,到不是宋廷故意爽約,而是其間南方爆發了方臘起義,童太尉原來準備北上的十五萬大軍不得不掉頭南下徵方臘,來回耗了大半年時間,而這段時間完顏阿骨打併沒有坐等盟軍,而是繼續發力,中京、西京相繼落手女真人手中,至此遼帝國五京中四京已落入新興的金國手中,而遼帝國的勢力只剩兩股,殘餘勢力只剩下兩股,一是遠循大漠的天祚帝,二是坐鎮燕京的的遼秦晉王耶律淳(後稱帝,改年號爲天賜),之後完顏阿骨打暫時休戰,如約等宋人出兵收復南京燕京,自己休整的同時將注意力集中到了追擊天祚帝耶律廷禧上面去。

初戰燕京城,北伐大軍敗得很丟面子,因爲主帥童貫堅決執行徽宗皇帝的指示,以降爲主,別動真格,機會主義始終貫穿這次軍事行動,而燕京方面而是家破國亡,面對落井下石的宋人是一腔怒火,雖然在女真人面前遼軍的戰鬥力很差,但是對宋人,他們恢復了血性和本能,哀兵必勝,北伐軍被打了個灰頭土臉狼狽而歸。

再伐幽雲,政治時局又發生了變化,燕京方面,擁有的皇帝耶律淳已經病逝,他的妃子蕭氏稱後臨朝,孤兒寡母,前面是北宋人的二十萬大軍,後面是女真人隨時的出擊,契丹人已沒機會,他們的末日已經來臨。

遼帝國方面很多官員武將已經絕望,易涿二州方面的守軍就向北宋方面投誠。蕭太后也自知孤守幽雲無望,向宋金二國都上了投降稱藩書,請示過趙佶後,北宋方面的答覆是我們要的土地,交出幽雲十六州,一切好說。

軍事上宋軍繼續逼近,北伐軍主帥劉延慶率領十萬大軍(號稱五十萬)逼近燕京,駐紮在了良鄉縣盧溝河。而稱藩無望的幽州遼軍只有最後一博,遼軍主帥蕭幹耶律大石率領幾乎是全部家當二萬精銳隔河與宋軍對峙。

宋軍十萬的二次北伐以慘敗結束,上演了一出荒唐的大逃亡

二次北伐主帥劉延慶出身西軍將門世家,在西北屢立戰功,後來又跟隨童貫平定方臘,官至鹿延路總管、馬軍副都指揮使,是童貫最爲倚重的大將,其子劉光世也是西軍新崛起的青年將領。

雖然劉延慶之前的戰功累累,而其子劉光世之後躋身南宋四大名將之一,但劉氏父子在幽州的表現是災難級的,剛駐紮在良鄉,遼軍便趁宋軍立足不穩定打了一個襲擊戰,小勝一場。

出師小挫,劉延慶變得小心謹慎,隔岸觀察,儘管對岸的部隊只是他的五分之一,但他還小心小心再小心。

河對面是不到自己五分之一的部隊,而劉大帥還這樣瞻前仰後,有人看不下去,西北軍將士紛紛請戰,劉大帥不爲所動,還只是新降宋廷的郭藥師的建議打動了他。

郭藥師是渤海鐵州人,他手下的怨軍(常勝軍)都是妻離死散家破人亡的遼東饑民,這支部隊和極強的戰鬥力,但也有極強的破壞性,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

宋廷二次伐遼,郭藥師作爲涿州留守選擇降宋,郭藥師一是出於本能的民族認同感(郭自稱爲漢人),二是自己的部隊對女真人的仇恨情緒,三則對富庶又冒似強大的北宋帝國報有極大的信心。

投靠宋人後,郭藥師急於向新東家證明自己不是吃乾飯的,看大軍留滯盧溝河邊畏縮不前,郭藥師看着也着急,他向劉延慶提出一個妙策,既然遼人最後的精銳全部都派遣到盧溝河邊對宋軍對峙,燕京城必然極度空虛,此時如果派一支精銳偷襲燕京,必然得手,之後遼人必然來救,到時候宋軍兩面夾擊,遼人必然無法抵抗。

宋軍十萬的二次北伐以慘敗結束,上演了一出荒唐的大逃亡 第2張

劉延慶採納了郭藥師的建議,派楊可世爲主將,郭藥師、高世宣爲副將,領兵七千偷襲燕京。

七千先鋒部隊出現在燕京城下,一鼓作氣攻克了兵力薄弱的燕京城,蕭太后城破後率領爲數不多的衛兵退守內城,絕望的做最後的堅守。

如果此時楊可世郭藥師的部隊能夠一鼓作氣攻克內城,或者劉延慶和其子劉光世能如約向河對面的遼兵發起攻擊,拖做遼國的援軍,那麼北宋帝國的命運或許會進入另一個軌跡

但是進入了燕京城的楊郭部真正成了一幫土匪,在城中大肆搶掠,遇了到燕京各族百姓的抵抗便進行殘暴的殺戳,幽州城內血流成河,燕京城內的財富和百姓的血肉之軀擋做了宋軍前進的步伐。

郭楊部被殘酷的巷戰所累的時候,在盧溝河邊對峙的蕭幹耶律大石抽派出援軍解圍幽州,宋軍的大好局面頓時喪失,七千宋軍被遼軍裏外夾擊,拼得最後只剩下四百人,郭藥師楊可世勉強保做了小命殺出城來。

此戰失利,宋軍士氣大衰,劉延慶父子被遼軍在絕境下爆發出的驚人能量震住了,在盧溝河邊草木皆兵,隨後十萬大軍不戰而潰,上演了一出荒唐的大逃亡,帝國的二次北伐以慘敗結束。

通過此戰,金國人也徹底的瞭解了宋軍的戰鬥力,吞下遼國這頭大象後,金人下一個目標,變成了他們的盟友,肥得走不動的趙家肥豬。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