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后的皇帝对崇道之风愈演愈烈 道教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已影响2.84W人 

对明朝道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明朝皇帝崇尚道教,还引起了风潮?明朝自朱元璋死去以后,传位给其孙朱允炆,就是建文帝。建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实行削藩政策,引起了燕王朱棣的不满,借着勤王的名义攻破金陵,自己当了皇帝,就是明成祖。朱棣为了给自己坐上皇位正名,号称是得到了真武大帝的庇佑,故此他大力的推行道教,开启了明朝皇帝崇道之风。自明成祖朱棣以后的后世明朝皇帝们,将崇道之风愈演愈烈,到嘉靖万历时达到高峰。因为崇道,帝王们对于朝政怠慢,间接的加速了明朝的覆灭。我今天就从明朝帝王崇道的成因说起,聊一下明朝皇帝崇道的后果和道教在明朝兴盛的原因。

朱棣后的皇帝对崇道之风愈演愈烈 道教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一,明成祖朱棣开启的明朝崇道之风

众所周知,道教创建于东汉末年,是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张道陵所创立,历代帝王对于道教的态度都不一样,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信奉的就是道教,到了唐代,李渊为了给自己做皇帝正名,将老子奉为自己的老祖先,并且追认老子为道教的祖师爷。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对道教十分信仰,他在当了皇帝以后,下令全国只准道教和佛教存在,其他的宗教一律禁止。到了朱棣,他的皇位来的本来就不是怎么光明正大,加之在争夺皇位时,他是用真武大帝的名义为自己正名,加封真武大帝”北极真武玄天大帝”,为所以对于道教,他是极力的宣传。

朱棣后的皇帝对崇道之风愈演愈烈 道教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第2张

朱元璋信奉佛教多过道教,与其出身,经历有很大关系。朱元璋出生贫苦人家,小时候为了活下去只得出家当了和尚,就算当和尚只为活命,但是对于佛教经典,朱元璋肯定是要接触和学习的,所以佛教在他心中的比重要比道教大。

朱元璋曾颁布过法令,禁止大臣崇信道教,但对于佛教却没有禁止,在和尚和道士犯罪的处罚上,和尚犯罪处罚要小于道士。以上这些可以看出来,朱元璋对于佛教的崇信要对道教大的多。

前面已经说过,朱棣皇位来得不正,为了给自己正名,就说自己是奉了真武大帝授意的。朱棣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别认为他是随便胡诌出来的。朱棣本是朱元璋第二个儿子,封地在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道教中,真武大帝是北方的守护神,朱棣又是从北方率兵起事的,把真武大帝作为为自己辩护的理由就显得很充分了。

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神鬼一说的,真武大帝显灵保佑自己,都是朱棣杜撰出来的,但那时候的人,却对神鬼很是笃信,相信朱棣就是真龙天子,都心甘情愿地跟他干了。继位皇帝以后,朱棣将道教的地位迅速提升起来。不仅将建文帝剥夺”正一天师”张道陵的封号给还了回去,而且在武当山大修道观,为真武大帝塑像,以显示其神威。

真武大帝成了明朝的第一护国神灵,他还将道教的分支全真教祖师丘处机的后人邱元青列为九卿之一。

对于道教的信奉,朱棣还是很认真的,当时张三丰是最有名的道士,对于他的传说也很多,朱棣专门派人去寻找张三丰,”朕久仰真仙,克思亲承议范。”(出自朱棣《赐张三丰书》)可惜张三丰却不待见朱棣,一直避之不愿意见朱棣。

二,明成祖后帝王们崇道之风

朱棣后的皇帝对崇道之风愈演愈烈 道教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第3张

明成祖朱棣将道教的地位提升起来,为其后的子孙们提供了一个榜样,后世皇帝纷纷效仿,虽然对于道教的信奉程度不同,但是基本上都遗传了朱棣的个性,对道教很是偏爱,尤其是到了嘉靖万历时,崇道达到了最高峰。

现存的北京九庙全是在明朝建设的,都是由朱棣的子孙所建的。九庙里有五座供奉的是道教的神灵,四座是祭祀贤圣的,没有一座庙供奉佛教的。

明成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明仁宗继位,命令当时道教的天师张宇清为自己的父母做法事,以告祭父母神灵。封高道刘渊然为”冲虚至道六妙无为普济大真人”,并且给予二品官衔。将天师张宇清的地位提高了一级,并且在北京建造了朝天宫,专门用来祭祀道教以玉皇大帝为首的神灵。同时,他还加封了自己的父亲生前喜爱的金阙,玉阕,这两位地位在道教中并不算高,明仁宗就给他们加了封号为金阙玉阕真君上帝,别看多了上帝两个字,可是他们在道教中的地位大幅度的提高了。

明宣宗死之前,给他的继位者明英宗安顿,在朝天宫内东北一隅建造天师府,要将道教第四十五代天师迎接到天师府来。其后,明英宗用各种方式加封道教神灵,以及道教之前的天师在皇宫内经常邀请道教天师前来,给主事的道教天师各种封号。

明孝宗算是明代颇有些作为的皇帝了,他对于道教的信奉程度绝不亚于他的老子明英宗,反正也是给道教加封封号乱七八糟的。

在孝宗第一个儿子出生以后,他认为这是上天圣灵对于他的恩惠,将道教天师大加赞赏,为了表示他对于道教的崇信。任命道士为太常侍。

到了明武宗时代,才算是出了一个对道教不怎么感兴趣的皇帝,不过他对佛教特产喜欢,但他不排斥道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些不反感。

接下来,道教在明朝进入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明武宗的儿子嘉靖继位,先给自己的父母追加封号。这个封号很明显就是道教中的道号,他为自己的父亲追加的道号是”仁化大帝”,母亲的道号是”妙化元君”,这两个的道号应该是很长的,在此为了方便,省略了很多。

给自己的父母加封号还属正常,接下来嘉靖开始给自己加封道号,一开始叫”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神君”,跟着嫌弃这个道号字数太少,于是又给自己重新加封了一个道号,字数太长,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一下,这里就不写出来了。

更奇葩的事情还在后面,过了一段时间,嘉靖又开始嫌弃自己的道号太短,第三次开始给自己加封道号,这次的道号居然有四十字之多,也算是古今道号字数最多的了。在古代,对于封号字数越多的越表示尊敬。明成祖时,给道教祖师张道陵的封号只有六个字,到了嘉靖达到了二十个字。嘉靖不仅在各地兴建道观,而且宠信一大批方士和道士,其中最有名的两个人就是邵元节,陶仲文。对于佛教,嘉靖下令捣毁庙宇,但是也没有说赶尽杀绝,禁止佛教。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的皇帝对于道教的信奉程度是空前的,尤其是嘉靖时代,道教发展到了最鼎盛时期,不过物极必反,道教在到了清代开始逐渐衰落,兴盛程度远不如佛教,其原因就是盛极而衰的道理吧。

三,崇道之风对于整个明朝社会的影响

朱棣后的皇帝对崇道之风愈演愈烈 道教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第4张

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十六位皇帝之中,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太祖朱棣勤于政事之外,其余的皇帝都是一些昏庸无能,怠政之辈,而且这些皇帝所做的事情一个比一个奇葩,单就从崇道上来说,帝王们信奉道教,是希望修道成仙,长生不老。只有安下心来,找个清静的地方才能修炼,于是就出现了嘉靖帝”二十年只为修道而不理朝政”(出自《明史》)的现象,万历皇帝更是过分,据文献资料记载,万历皇帝自万历十八年召见群臣议事后,一直到万历四十三年,竟然未有在朝堂上议论过朝政。由于万历皇帝长年不理朝政,很多犯人的案件都无法审理,很多科举考试后的进士数年得不到安排,文武官员最后不得不辞职,也不管皇帝批准不批准,挂印而去。

明朝不设置宰相一职,由于皇帝怠政,所有的权力归于内阁,内阁首辅大臣的权力就被提升起来,导致出现了如严嵩,张居正这样的权臣,各权臣之间相互争斗,形成了朋党之争。对此,还引发了明朝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明朝的皇帝长年不理会朝政,但是国家却运转得很正常。

受到明朝皇帝崇道的影响,明朝社会上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了神仙崇拜之风,各行各业都找了一个神仙作为自己行业的庇护神,对于后世的影响巨大,而且这些庇护神还都是道家的。

在文学领域,受到崇道之风的影响。出现了一大批以道家神仙为主的小说,诸如《西游记》,《封神演义》,《东游记》等等,就连《水浒传》的开篇,也是以道教张天师放走妖魔开始。

四,结束语过去,很多人都说道教在明代是处于衰落时期的,不过从以上叙述看出,道教在明朝不仅没有衰落,而是将道教彻底的推广到了民间,只不过道教在明朝没有出现新的流派,在理论上也没有多大的发展,这当然不能说是道教的错误,而是统治者很好地控制了道家的发展,使其成为一种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