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為什麼會先罷免帝師翁同龢而不是康有為?

本文已影響2.69W人 

為了康有為與光緒皇帝頂牛,帝師翁同龢為何被率先罷免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戊戌年(1898年)十月廿一日,已回常熟老家的帝師翁同龢突然收到清廷發出的一道上諭,其中譴責他在戊戌年密保康有為,“前令其開缺回籍,實不足以蔽辜,翁同龢著革職,永不敍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

如此,變法之初即已被罷回籍的翁師傅被再次追加處罰,由“罷職”改為了“革職”,而且是“永不敍用”!

翁同龢,字叔平,號鬆禪,咸豐六年(1856)一甲一名狀元,同治、光緒兩朝帝師,官至協辦大學士、户部尚書,參預機務多年。

從時間線索看,翁同龢與康有為的交往曲線並不順滑。在其日記中,翁同龢第一次提到康有為是光緒十四年(1884)十月十三日,其中稱:

“南海布衣康祖詒上書於我,意欲一見,拒之。”可見其對康有為頗有戒心。

光緒皇帝為什麼會先罷免帝師翁同龢而不是康有為?

同年十月廿七日,翁同龢再次在日記中提到康有為,稱國子監祭酒盛昱攜康有為上書來見,欲請上遞,但見其中言辭太訐直,“無益只生釁耳,決計復謝之。”

翁同龢第一次見到康有為的著作為光緒二十年(1891年),當年康有為與弟子梁啟超來京會試,此科張謇高中狀元而康梁雙雙落榜。

值得注意的是,翁同龢在當年五月二日日記中記道:

“看康長素《新學偽經考》,以為劉歆古文無一無偽,竄亂六經,而鄭康成以下皆為所惑云云,真説經家一野狼也,驚詫不已。”

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之類,在晚清學界爭議頗大,為主流所不容,如張之洞斥責康説為偽學、野狐禪,而翁同龢更是將之升級為“野狼禪”,併為之驚詫不已。

然而,在甲午戰敗後,康有為的變法主張開始得到一定的呼應,而其發起的公車上書、反對議和、組織強學會等,均得到翁同龢的背後支持。

事實上,在戊戌年時,康有為不過是個小小的工部主事,六品小京官,可謂人微言輕。而將康有為推到光緒面前的不是別人,真是翁同龢。

當然,關於這段故事,翁同龢在日記中有意加以刪削,但康有為這邊的記載卻清楚地證明翁同龢曾屈尊拜訪,這才使本已決議出京的康有為繼續留京,由此引發了變法大事。

據《新世説》中雲:戊戌年時,光緒皇帝奮發自強,欲求人材。某日,其問師傅翁同龢:“卿自謂何如康長素?”翁答:“康之才勝臣百倍。”

光緒皇帝為什麼會先罷免帝師翁同龢而不是康有為? 第2張

由此,光緒皇帝決定召見康有為。但是,恭親王奕認為這不合祖制(召見須四品官以上)而極力發對,最後才折中為總理衙門大臣集體召見康有為,然後將談話內容上報。

戊戌年正月初三日參與接見後,翁同龢在當天日記中記載説:

“傳康有為到署,高談時局,以變法為主,立制度局、新政局、練民兵、開鐵路、廣借洋債數大端,狂甚。”

大概看到主流派官員對康有為的反對態度,或者因為這次接見加強了對康有為的惡感,翁同龢對康有為的態度開始發生轉變。

而在這一時期,光緒皇帝對康有為卻越來越重視,後者呈遞了第六次上皇帝書(即《應詔統籌全局折》),還送了兩本變法參考書:《日本變政考》和《俄彼得變政記》。

三月上旬,光緒將這兩本書轉給慈禧太后“慈覽”,以爭取老太后的支持。同時,光緒又令翁同龢再讓康有為進書。然而,翁同龢這次卻拒絕了光緒的指示。

在當年四月初七日的日記中,翁同龢做如下記載:

上命臣索康有為所進書,令再寫一份遞進,臣對與康不往來。上問何也?對以此人居心叵測。曰:“前此何以不説?”對:“臣近見其《孔子改制考》始知之”。

光緒皇帝為什麼會先罷免帝師翁同龢而不是康有為? 第3張

再看四月初八日日記:“上又問康書,臣對如昨。上發怒詰責,臣對傳總署令進。上不允,必欲臣詣張蔭桓傳之。臣曰:“張某日日進見,何不面諭。”上仍不允,退而傳知張,張正在園寓也。

兩則日記的大意是,翁同龢之前向光緒引介了康有為,但這時卻説與康有為並不往來。光緒驚問其故,翁説康居心叵測。

光緒質問其此前為何不説,翁稱:近日見了康有為的《孔子改制考》才知道。託古改制,京中士人皆鄙之。

次日,光緒不依不饒,仍問翁老師要康有為的書。翁夫子的犟脾氣上來,説這事讓總理衙門辦。

光緒便翁師傅轉告張蔭桓,讓張來轉呈,而翁夫子仍舊抵制,説張蔭恆天天進見,您可以自己跟他説,但光緒堅持要翁同龢轉呈,翁無奈只好答應。

翁同龢為何會對康有為的態度發生180度大轉彎?或許,除了學術上、政見上和個人觀感上,翁同龢都認識到康有為這個人有問題罷?

光緒皇帝為什麼會先罷免帝師翁同龢而不是康有為? 第4張

或許,在翁師傅看來,康有為引己以自重如此汲汲於聲名,不過是想借以攀爬到更高的平台上去獵獲更多的榮華富貴罷?

台灣學者高陽為翁同龢作傳時,曾對翁同龢與康有為的關係做如下評判:

“康有為志大言誇,慣於攘奪和作偽,公然欺世,毫不慚汗。其屢屢言及翁同龢如何如何賞識他,只不過是虛構故事,謬託知己。

……且以康有為之言行而論,與翁同龢忠厚和平、謹守世俗禮法、不喜與人忤的本性,如水與火之不能相容,故可斷言:翁同龢絕不會欣賞康有為。”

然而,這一切都已經晚了。翁同龢與光緒皇帝這位教了二十多年的弟子頂牛的結果了,卻是自己出局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