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一詞從何而來?明朝的翰林院是怎樣的機構?

本文已影響2.54W人 

對翰林院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翰林”一詞,始見於漢代。漢代楊子云《長楊賦》中道:“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籍翰林以為主人。”本意為文學之林,即文翰薈萃之地。到了唐代,“翰林”正式成為官署名。自唐以降,歷朝皆設翰林院。早期的翰林院是“為天下藝能技術見詔者之所處也”,乃網羅天下各式英才供皇帝之需,後逐漸成為參政、修史的樞要機構。到了明代,洪武皇帝朱元璋早在公元1367年就初置翰林院,功能定位為輔政智囊團。但是丞相的存在架空了翰林院,成為皇帝掌權的掣肘,因此朱元璋在廢中書省與丞相之後提高翰林院的地位,自此翰林院在明代的功能定位為:首先,接手丞相的行政工作,分擔皇帝的工作壓力;其次,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供皇帝驅使,加強了皇權;再次,作為官方編史、修史機構,掌握全國輿論的話語權。

翰林一詞從何而來?明朝的翰林院是怎樣的機構?

明朝翰林院有三大體系。正官為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統管翰林院並是皇帝的顧問;屬官有五經博士、侍讀等,是正官的分支,即皇帝的文學、政治等顧問;史官有修撰、編修與檢討,乃為專職史官。明英宗以後由於內閣從翰林院中分化出來成為皇帝的專職輔政、內侍機構,翰林院便更多的傾向於治史,史官的地位就得以提高。據《明史》載:“史官,掌修國史。......修撰掌撰述,編修掌纂輯,檢討掌檢閲。”由此可知,檢討作為翰林院史官,負責檢校官修國史,是對修撰與編修二史官治史成果的最終審核。三史官還參與到了各級科舉考試中,在鄉試中充當主考官,會試中充當副考官,殿試中充當收卷官。同時在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即經莛中充當展卷官。史官秉持“為君者,當以先王之禮教其臣,為臣者當據先王之禮事其君”的精神,通過直諫來監督皇帝的行為,即使觸犯龍怒也在所不惜,如成化年間的“翰林四諫”,皇帝在元宵節時一時興起,想讓翰林院寫幾首詩詞助興,史官編修章懋、檢討莊昶等翰林四官便因拒絕皇帝的要求受到杖刑且被貶官。

翰林一詞從何而來?明朝的翰林院是怎樣的機構? 第2張

那如何才能成為史官呢?條件是必須為科舉考試中最高一級即殿試中前三甲方可獲得資格。同時,殿試中的二三甲也可考取庶吉士後被授予史官。那何為庶吉士?公元1385年正式設立,科舉考試中優秀之人才能進入,進入後國家進行為期三年“以朝臣為師,以經史詩賦為課”的培訓之後進入翰林院進而獲取擔任史官的資格。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