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日記:盧溝橋事變後羣衆仇日 肢解六名日軍

本文已影響1.49W人 

杜並記述:“這時,廣大人民羣衆仇恨日寇的情緒爆發了,一擁而前,肢解了那六名日寇。我們收工(當時杜所部官兵在鐵道東側修築工事)回宿營地時,沿途樹木上,有的掛着耳朵,有的掛着胳膊、手或腳。”

2009年,著名抗戰老兵採訪者方軍到富平採訪29軍老兵王自治,提到王指揮重機槍排,在泊頭鎮阻擊日軍時擊落敵軍轟炸機兩架。對此,方軍給了老薩一個任務——讓我試着找一找被擊落的日軍飛機照片。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爲時間、地點都不是很清楚——特別是既然飛機被擊落在中國軍隊控制區,恐怕日軍的資料中也很難保留這樣的影像材料,這不是讓老薩頭疼嗎?

幸好,做這種考證不是第一回了,老薩利用手頭的資料嘗試了一下,可能是感動了上帝,還真有了收穫。

泊頭,又稱泊鎮、交河,屬於河北滄州,1937年抗戰爆發後,29軍從北平後撤,軍部曾在此駐防。王自治當時屬於29軍學兵團所部重機槍排長,這個部隊一直隨軍部行動,因此他自述曾到泊頭是可信的。

在中方史料中,的確曾經記載在泊頭擊落日軍轟炸機的事情。這件記載見於《泊頭市文史資料選刊》第三輯,七七事變時在29軍軍訓團受訓的杜守謙老先生所作《隨29軍軍訓團南撤經過》一文中,曾回憶了在泊頭看到守軍擊落一架日軍轟炸機的情景。

抗戰日記:盧溝橋事變後羣衆仇日 肢解六名日軍

7月27日,杜守謙所屬的軍訓團在南苑戰鬥中被打散,杜隨佟麟閣軍長撤退到大紅門時遭到日軍突然襲擊,跳入灌渠才僥倖逃生。杜守謙後尋回歸隊,改屬軍部執法隊。他可能是佟麟閣將軍陣亡前最後與佟在一起的見證人,還曾經提醒佟摘下中將領章以避免暴露目標。

杜守謙回憶南苑撤退中佟帶兩名衛士,牽着一匹黑紅色戰馬,杜等四名學生兵與其同行。在大紅門遭到襲擊的最後時刻,杜跳入路邊六七米深的水渠泅渡逃生,佟麟閣將軍卻奮勇指揮所部反擊,直到壯烈戰死。杜寫道:“我輩相形之下,至今思之,猶覺汗顏萬分!”

由於日軍在華北當時佔據絕對空中優勢,29軍部隊屢遭敵軍空襲,對敵機恨之入骨。因此杜對在泊頭看到日軍轟炸機被擊落的情景印象十分深刻。杜回憶這次戰鬥發生在中秋節之後不久,當時劉多荃49軍和龐炳勳部39師正移防經過泊頭,準備代替在青縣前線與日軍苦戰的38師部隊。一天下午,三架日軍轟炸機忽然前來攻擊,當即被我軍擊落一架,六名飛行員全部斃命。

杜並記述:“這時,廣大人民羣衆仇恨日寇的情緒爆發了,一擁而前,肢解了那六名日寇。我們收工(當時杜所部官兵在鐵道東側修築工事)回宿營地時,沿途樹木上,有的掛着耳朵,有的掛着胳膊、手或腳。”

由此可見,當時泊頭守軍確曾擊落日軍轟炸機。

從杜守謙的回憶來看,擊落日軍轟炸機的時間,應該在1937年中秋節以後、滄州失守之前。經查,1937年的中秋節爲9月19日,而9月28日,日軍經七天激戰,奪取滄州外圍要點姚官屯,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下令放棄滄州。因此,王自治所述擊落日機當在19日至28日之間這十天。

這就給了我們尋找日軍作戰記錄較好的依據。

當時,在華北與中國軍隊作戰的日軍航空兵隸屬於7月26日成立的臨時航空兵團司令部,下屬共計24箇中隊,包括8個偵察轟炸中隊、7個戰鬥機中隊、4個輕型轟炸機中隊和5個重型轟炸機中隊。根據被擊落的日機乘員數量來看,這應該是一架重型轟炸機。

日軍在華北的重型轟炸機隸屬於第10、第12兩個航空聯隊。9月20日,日軍第12航空聯隊曾空襲了泊頭的中國第一集團軍(即原29軍宋哲元部)總部,在戰鬥中損失一架轟炸機,另有兩架帶傷。

這架被擊落的日機,根據1937年日本陸軍編輯出版的《忠烈偉勳錄》記載,即第12聯隊所屬的陸軍航空兵飛行曹長番匠吉乘駕駛的轟炸機。

日軍記載這位曹長的光榮事蹟是發現了第一集團軍指揮部所在的裝甲列車,在被地面火力擊中後衝向中國裝甲列車自爆而死。

其實這純屬僞造戰績,真正是品質問題。29軍原有兩輛裝甲列車,在豐臺以南因爲鐵道破壞被日軍俘獲一輛,另一輛(也就是泊頭這一輛)一直繼續戰鬥,在姚官屯之戰中巡邏在49軍與39師戰區的結合部上,曾給日軍重大打擊,並沒有在這裏被擊毀。

下面的事情有幸有不幸。

幸是我剛好對《忠烈偉勳錄》裏面幾張重要圖片翻拍過,其中正好包括悼念番匠的一頁。不幸呢,則是我當時對這本書並不重視,翻拍也不認真,於是大家只好歪着臉看番匠軍曹的形象了。

匠軍曹的文章——《撞擊敵裝甲列車,壯絕自爆的勇士》,有番匠軍曹的一張照片,還有他的親友爲了悼念寫的一首詩。雖然看起來有些模糊,文字仍然依稀可辨。

這四句詩的內容是:許國一身何顧損,滄州城外氣悽然,炮丸飛突敵營碎,遺烈惶惶期瓦全。

多少有些平仄不調,但基本描述清楚了當時的情景。

由此,我推測王自治老人等當時的射擊可能是擊落一架敵機,另外擊傷了兩架,而不是擊落兩架敵機。

在回憶文章中,杜守謙認爲,這次擊落敵機,可能是劉多荃所部建功。因爲劉是當時泊頭各部隊中唯一裝備有高射炮的。

我的理解當時可能對空射擊的單位較多,對於戰績的確定,或許出現了“各行其是”的情況——當大家一起開火的時候,你很難斷定是西北軍的重機槍,還是東北軍的高射炮打中了敵機。

最後,也許我們可以繼續考證一下,被擊落的日軍飛機,究竟是什麼類型的呢?這一點,在悼念那個倒黴軍曹的文章裏面並無描述。

日軍第10、第12航空聯隊的主力機種爲93式重型轟炸機。可是,從乘員人數來看,這次被擊落的飛機不像是93式,因爲它的乘員只有四人,而記錄中這架飛機摔死了六個人。

實際上,儘管強弱分明,但華北中國軍隊對日軍航空兵的反擊十分英勇,7月7日到7月30日之間,日軍在北平周圍投入戰鬥的144架飛機中,由於戰鬥和故障,損失共計20架。其中,93式重型轟炸機就損失了柴田進中尉機與內川三郎曹長機兩架。此後的戰鬥中,9月2日,第12聯隊代理聯隊長、第2大隊隊長秀島正夫少佐也在轟炸張家口的戰鬥中被擊落,跳傘後遭到中國陸軍圍攻陣亡。

所以,被老兵王自治等擊落的很可能是日軍的另一種重型轟炸機——87式重型轟炸機。這種飛機1935年已經落伍並被決定退役,但在東北關東軍中還保留有較多在使用。日軍臨時航空兵團司令部的指揮範圍包括東北地區日軍飛機,因此,在飛機不足的情況下,日軍可能將其投入到關內的戰鬥中,以彌補損失,保持空中戰力。

之所以認爲被王自治等擊落的是87式轟炸機,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是日本當時唯一有六人乘員組的轟炸機。日軍陸航人員曾長期使用它,不需要特別訓練就隨時可以將其投入戰鬥。

這樣一來,我們似乎可以做如下推測:日軍航空兵12聯隊在戰鬥中損失較大,接到攻擊滄州泊頭的命令時,可能被迫從關東軍那裏借來若干老式87式轟炸機投入戰鬥。日軍轟炸泊頭時發現了第一集團軍設在裝甲列車上的指揮部並立即投入攻擊,但他們的飛機正好要從保衛司令部的學兵團陣地和趕來增援的東北軍(劉多荃部)上空飛過,遭到中國軍隊猛烈的對空射擊。

戰鬥中,番匠軍曹駕駛的這架87式轟炸機正碰上王自治指揮的高射機槍和劉多荃部的高射炮火網,結果,就被打下來了。

這種轟炸機是日本仿照德國式水上飛機改造設計的轟炸機,仍然保留了水上飛機的機身形狀。這也是日本第一種全金屬大型轟炸機。由於缺乏設計經驗,這種飛機馬力不足,行動遲緩(這可能也是被王自治等用重機槍就將其擊落的原因吧),被日軍起了個綽號叫“烏龜”。

由於番匠機是所能查到日軍在滄州戰役中損失的唯一重型轟炸機,因此,被王自治等擊落的敵機,很可能就是它。方軍提到29軍老兵張可宗曾見過被擊落的敵機,如果張印象中的敵機與87式外型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更加接近真實了。

無論如何,在不斷遭到敵軍空襲,自己卻全沒有空軍可以升空抵抗的情況下,王自治等擊落敵軍轟炸機的戰績,當時一定是十分鼓舞士氣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