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奧莉婭娜·法拉奇的評價?她有着怎樣的思想

本文已影響2.69W人 

“我是一名記者,對我來說,意味着做一個不聽話的人;而做一個不聽話的人,對我來說,又意味着站在主流觀點的對立面。但我必須講述真相,因爲真相往往站在了主流觀點的對立面”。

關於奧莉婭娜·法拉奇的評價?她有着怎樣的思想

初拿這本書是自己出於對“世界第一女記者”的好奇。差不多兩釐米的厚度,總共四百二十五頁,封面是法拉奇本人在一個長椅上坐着,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書放在腿部上,手上塗得深色指甲油。旁邊是一個黑色的小包,眼睛目視着右側,但是臉部並不傾斜;身着黑色的上衣、黑色的褲子、黑色的鞋子,上衣的內部是一個白色的內搭。整張圖片感覺她無心拍照,但正是她的這種自然襯托出她的光芒。

她細細長長的眼睛中好像在告訴你什麼信息,這種光芒照射着她的全身。讓你有種衝動上前去傾聽她的故事。

和任何一本讀過的書都一樣,在每一次讀完之後就不願離開它,感覺它和我的生活緊緊聯繫在一起,成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當我有一天必須要離開它的時候,難捨難分,因爲我傾注了太多的感情在其中。

無可否認,每一次成爲一個忠實的讀者,並且用心思考書中的奧妙能帶給我無限的快樂和滿足。

關於奧莉婭娜·法拉奇的評價?她有着怎樣的思想 第2張

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傳記,不如說是法拉奇的內心獨白,雖然這是她死後另一位作者完成的,她生前也拒絕任何人給她寫傳記,甚至不允許以她爲素材拍成電影。

無可厚非,這本書確實足夠客觀,作者很巧妙地將大量的法拉奇語錄記入其中,很少去評論,以法拉奇本人的話和朋友對她的評價作爲書中的主要素材,讓讀者去感受這個女人不平凡的一生。

雖然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沒有人能夠真正讀懂她做事情時的真正想法,她不可能委託另外一個人去寫我生命中的故事,傳記就像一種背叛,不管是出於好意還是惡意,她十分在意自己的隱私,而這裏只有讓讀者在字裏行間去感受她的一生。

關於奧莉婭娜·法拉奇的評價?她有着怎樣的思想 第3張

自己和新聞學相遇是出於一種緣分的牽引將自己帶到這個專業,並和它相知相交,最後愛上它。

初次見面,我們慢慢培養感情,最終我以一種折服的心態向這個專業投降,並心甘情願的被它帶領。尤其是當我開始看有關於這方面的書籍時,這種情感就愈加濃烈。

起初是柴靜的《看見》,而後是白巖鬆的《痛並快樂着》,到現在的《從不妥協——法拉奇傳》,每一本書給我的感受和震撼都不一樣,但是唯一確認無誤的是“記者”這一行業,對自己的感染永久無法抹滅。

關於奧莉婭娜·法拉奇的評價?她有着怎樣的思想 第4張

一本傳記讀者往往能從主人公的豐富人生經歷中體味到不同的感想,它最大的魅力就在於讓自己變得堅毅,之後便會發現自己是如此渺小,便開始反思自己的成長道路,這種反思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像自己。

法拉奇的一生從她孩童時期就體現出非凡的個人品質,這種品質伴隨着她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話說這種品質是堅毅,相比之下她比一些男人更具有這種品質。而這種品質在她記者生涯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她工作極其認真,她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做的每一份稿件,爲此她和身邊的人爭吵。

然而她也有脆弱的一面,在愛情面前,她將這一面毫無保留的展現在自己所愛的人面前,她總共經歷了四段戀情,但最後都沒能和自己的所愛之人走到一起,也許是她自己的性格所致,她尤其不喜歡在工作的時候有人在自己的面前,她也是試着努力去適應,但最後都沒能一起走向夕陽西下的那一刻。

她用她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做她認爲重要的事,直到最後的離去,她是一位戰地記者,在戰爭中奔走,見慣死亡和炮火在自己的身邊經過。

很難想象她的身高一米五六,體重只有四十幾公斤的瘦小女人,而正是這樣一個瘦小的女人,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戰火硝煙的時代中像一個戰士一樣生存着。

她的思想一直前進於她同時代的女性,這種思想體現在她去採訪政治高層領導人,她用迂迴、挑逗,緊閉的採訪方式向自己的被採訪者發起提問。並讓他們忘記自己是一位女性採訪者。

無論時代如何前進,那些留在人們心中的英雄卻總能向我們發起警告,告訴我們如何在這個人世間無悔的生活,那些已故的偉人之所以被人們銘記於心,是因爲在他們的一生中並不曾荒廢一天的去追尋人生中的未知答案。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