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只是一塊美玉,秦昭襄王爲什麼非要不可?

本文已影響3.4K人 

在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各個國家爲了爭奪地盤和資源,進行了不斷的戰爭和爭鬥。到了戰國後期,魏、楚、齊三國的先後衰敗,使得秦國逐漸成爲了獨霸之勢。

“和氏璧”只是一塊美玉,秦昭襄王爲什麼非要不可?

對於秦國來說,唯獨趙國是其一統天下的最後障礙,而對於趙國來說,秦國則是其稱霸列國的最大對手。因此,秦趙兩國關係日益緊張,相互之間不斷試探。秦昭襄王準確預感到了秦趙兩強之間必有一戰,於是在二十六年前派使者向趙惠文王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取“和氏璧”,試探趙國的反應。趙武靈王則通過自己的門客藺相如進行了商議,最終沒有同意秦國的條件。

“和氏璧”只是一塊美玉,秦昭襄王爲什麼非要不可? 第2張

“和氏璧”價值固然較高,但說到底也不過是塊美玉罷了,對於秦昭襄王這樣的雄主來說,他爲何要拿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呢?其實這一試探之舉,暴露了秦昭襄王的政治眼光和戰略謀略。他早已預感到秦趙兩國之間必有一戰,因此需要了解趙國的實力和動向。然而,對於趙國來說,他們擁有內部的優秀官員和將領,如肥義、樓緩、藺相如、虞卿、趙勝、趙奢、廉頗、李牧等名相良將。這些優秀的人才和國家的民風彪悍,使得趙國能夠迅速成長爲了秦國的新對手。在此之後,秦趙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逐漸升級,最終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渭水之戰”,趙國更是一度佔據了優勢

總之,在戰國時期,各個國家的關係錯綜複雜,相互之間的試探和策略層出不窮。不論是換取“和氏璧”,還是此後的“澠池相會”,皆爲秦昭襄王的試探之舉。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