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爲何把幾十萬軍隊留在貴州就地爲民

本文已影響1.87W人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結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統治。新建的大明王朝,實際上控制的國土面積並不是很大,長城以外是蒙古的兀良哈、韃靼、瓦剌三部,關東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天山南北是蒙古人建立的察哈臺汗國。長城以內的中原、巴蜀、江南、湖廣等地經過各個朝代的經營開發,土地肥沃,人口衆多。但地域廣闊的“夷蠻之邦“,地處西南地區的雲貴高原,卻地多雨潦、少牲畜、無蠶桑,人煙稀少。西南地區被元朝所封的樑王匝剌瓦爾密固守盤踞,朱元璋多次招降,樑王自恃地險路遙,頑固據守。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徵南將軍傅友德、左副將軍藍玉、右副將軍沐英率領30萬大軍遠征西南,數月明軍平定雲南。

局勢得到穩定後,朱元璋擔憂大軍撤回後,雲南又成孤懸,於是下令數十萬平定樑王的西征軍隊在貴州就地軍屯。昔日人煙稀少的貴州山地,瞬間變成了一個龐大的軍營。幾十萬人的軍隊,供養成了大問題,靠賦稅?靠徵調?都不現實。戰爭進行當中,一位大臣向朱元璋建議說:“備邊在足兵,足兵在屯田。”這一建議深受朱元璋賞識,最終,朱元璋也選擇了讓軍人自己養活自己。

曾經鏗鏘作戰的將士們開始拿起鋤頭,開墾田地。20萬明軍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軍隊駐紮城市,七成軍隊在農村屯耕,有10多萬人加入墾荒的行列。他們一邊開荒種地,軍食自贍;一邊操練軍事,以防戰亂。從貴州腹地的安順向西到曲靖,過昆明、楚雄直至景東,每六十里到一百里,明軍建立一個屯軍寨子,開墾周圍的土地。

大明王朝爲何把幾十萬軍隊留在貴州就地爲民

昔日的不毛之地,在這些來自江南的農家子弟手裏,變成了千里良田。這些屯軍寨子是按軍隊編制分佈的,它們分別由六個衛來管理,這六個衛分佈在貴陽和曲靖之間。分別是:威清衛(即今天的清鎮市)、平壩衛(今天的平壩縣)、普定衛(今天的安順市西秀區)、安莊衛(今天的鎮寧縣)、安南衛(今天的晴隆縣)和普安衛(即今天的盤縣)。 這六個衛就是今天貴陽以西六個主要城市的雛形。貴州不少城市也都源於當年的屯軍營寨。像今天的黔西縣,就是普定等六衛建城之後,明朝政府營建的郭張城 。 當年的屯軍只是朱元璋和徵南將領手中的“棋子”,在雲貴高原這張偌大的棋盤上,他們根據全局的需要,選擇戰略要害,輕輕一放,無意間造就了今天的屯堡城鎮和村寨,被稱爲“調北征南”。

大明王朝爲何把幾十萬軍隊留在貴州就地爲民 第2張

實行軍屯制度後,爲了穩定軍心、保障固定名額的滿員,使軍士“有親屬相依之勢,有生理相安之心”,不至於逃散、脫籍,大明王朝規定“正軍”、“軍餘”必須攜帶妻室兒女,無妻室的,政府予以婚配。同時,明朝政府推行了“就寬鄉”的移民政策,即鼓勵百姓由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到經濟滯後的地方,由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區向地廣人稀的地區遷移。在“鼓勵”的同時,也強迫大批內地破產的流民和平民遷往貴州。遷入的平民,按照給予的土地,劃分區域管理,成爲“民屯”,也被稱作“調北填南”。


這些移民主要來自江南和中原一帶,根據史書記載,明洪武年間進入貴州的移民在160萬人以上,永樂年間在35萬人以上。另據《安平縣(今平壩縣)志》記載:明洪武年間,設“平壩衛”,因“地廣人稀”,由湖廣的長沙等地,實行“三丁抽一”的辦法,發配到平壩衛。偏僻遙遠的貴州就這樣迎來了她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有組織的集團移民。這些移民中,一部分是軍屯將士的家眷親屬,一部分是內地的良家子弟。他們的到來,一方面擴大了屯堡人佔有的土地和勢力範圍,穩定了軍心;另一方面,來自內地的先進文化一下就衝進尚在半原始狀態的貴州,極大地帶動了貴州的發展。漢族的比例也第一次超過其他民族,成爲貴州人口的主體。

明初,政府只在貴州設立衛所。隨着“民屯”的展開,開始設置郡邑,“衛所治軍,郡邑治民”。對於鞏固明王朝的統治來說,朱元璋的“調北征南”只是權宜之計,而“調北填南”纔是長久之計,是一種更爲深謀遠慮的治國安邦的策略。

習慣上,人們把貴州的“軍屯”後裔稱爲“調北征南”來的,而把“民屯”的後裔稱爲“調北填南”來的。現在一個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凡是叫“屯”的村寨多大是“調北征南”來的軍人後代;凡是叫“堡”的村寨多大是“調北填南”來的平民後代。

大明王朝爲何把幾十萬軍隊留在貴州就地爲民 第3張

人口流動是一種進步現象,改變了“老死不出鄉里”的凝固、封閉狀態。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人口過多固然不利於社會發展,而人口過少則缺乏開發的力量,移民對“不患無地而患無人”的貴州來說,意義非同尋常。明代移民的主體是“屯民”,他們是穿軍裝和不穿軍裝的農民,開墾土地,發展農耕,在農業社會具有決定性作用,促成貴州歷史上的第一次開發。移民把中原、江南等地長期積累起來的農耕技術帶到了貴州,逐步改變了貴州“刀耕火種”的粗放耕作,農業生產在“漸比中州”的更高層次上得到發展。

大規模的移民,實際上是以人爲載體的“文化大搬遷”,將農耕技術、工藝製造、中原式建築、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佛教道教、儒學教育、文學藝術等整個漢文化體系完整地移植到貴州這塊土地上,從而改變貴州的文化面貌。

貴州文化的興起,與明代教育有很大關係,辦起了衛學、府州縣學、宣慰司學、書院、社學、私塾,朝廷還在貴州開科取士,貴州人有機會參加全國的人才選拔,人才聯袂而起。別的不說,唐詩、宋詞中沒有一個貴州人,而明代有貴州“開省以來人物之冠”的孫應鰲,有以“詩書畫三絕”名噪江南的楊龍友,有被譽爲“天末才子”的謝三秀,有詩壇對貴州刮目相看的吳中蕃……,

貴州建築的經典之作,不少是明代的,如有貴陽的甲秀樓、文昌閣,遵義的海龍囤,安順的文廟,平壩的天台山伍龍寺,福泉的古城、葛鏡橋等等。

文|夜郎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