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清朝八王議政制度的由來與消失

本文已影響3.05W人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清朝。

所謂“八王議政”,即滿族最嫡系的皇親貴胄一起商議軍國大事,包括推舉皇位(汗位)的繼承人。“議政王大臣”之名正式出現於崇德元年(1636)以後,但滿族上層貴族與議國政的制度,卻早在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汗國之初即已形成。當時滿族處於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之際,尚存有濃厚的奴隸主貴族軍事民主的習俗,後金的軍國大事,都由諸貝勒等人共議裁決,諸貝勒大都是努爾哈赤的子侄等宗室貴族。天命六年(1621),努爾哈亦命四大和碩貝勒按月分值,國中一切機務,俱令值月貝勒掌握。天命七年,努爾哈赤又諭令八旗旗主貝勒共議國政。至天聰年間(1627年~1636年),除宗室貴族中被封爲貝勒者充當議政的成員外,八旗固山額真也兼充議政,這種由宗室貴族及八旗中的五大臣、固山額真等組成的議政制度,實際上是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的早期形態。

揭祕:清朝八王議政制度的由來與消失

天命七年(公元1622年),努爾哈赤在與諸子的談話中,提出在他身後實行八王共治制。即以各掌旗貝勒即八和碩貝勒爲八王,後金新汗將由八王中產生,八王具有選舉、更換後金新汗的權力,並規定平日八王須共同晉見,並與後金汗共商國事。八王共治制將使後金新汗的權力大爲削弱,後金新汗與八王之間、八王彼此之間形成了相互監督與制約,當然這樣的制度也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即至高無上的皇權與參與國政的八王所掌權力的相爭。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號爲清。他將原來的旗主全部封王,此後清王朝宗室貴族中的王與八旗固山額真、議政大臣共同議政的形式,即稱爲“議政王大臣會議”。隨着國家的逐漸統一及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象徵着貴族政治權力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必然與皇權產生矛盾。

揭祕:清朝八王議政制度的由來與消失 第2張

皇太極對於這樣的貴族政治權力越來越不滿,並在不久後廢除“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舊制”,並繼而尋機削除異已,剷除了威脅汗位的三大貝勒勢力(即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使汗權得到鞏固,之後又設內三院及六部,“停王貝勒領部院事”,進一步集中了汗權,並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清王朝統一全國後,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成員有較多的增加,貴族中除親王、郡王、貝勒參加議政外,貝子及公一級也有參加議政的,這在實際上降低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與地位。順治帝繼位後,進一步取消諸王、貝勒、貝子管理六部事務的權力,皇權從而再度得到加強。到了康熙帝時期,康熙帝舉行御門聽政,並設立南書房來參贊政務,再次削弱了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以及外朝內閣的權力,強化了皇權(此時的八王議政制度已經基本上名存實亡了)。

雍正帝即位後,皇權的集中達到了頂峯,雍正皇帝強化密摺制度,並於雍正十年(1732年)設立軍機處,正式取代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的大臣由皇帝挑選,由內閣大臣兼任,他們直接聽命於皇帝,跪受筆錄,他們的活動都是在皇帝的監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話記錄的。軍機處成立之後,排除了王公貴族,也排除了內閣大臣,使皇帝乾綱獨斷——既不容皇帝大權旁落,也不允許臣下阻撓旨意。皇帝通過軍機處直接向各地方官員下達命令,努爾哈赤以來的議政制度就漸漸形同虛設了。到了乾隆年間,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繼續存在,但所議之政已只限於皇帝出巡、旗務及少數民族事務,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乾隆帝取消了議政王大臣職名,自此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也隨之消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