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的長安被攻破6次,到底是什麼原因?

本文已影響8.24K人 

古人說:“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古代封建王朝,都逃不脫從誕生到強盛、從衰敗到滅亡的客觀規律,即使是強大如漢朝、唐朝,也概莫能外。而歷代王朝的滅亡,大都有一個標誌性現象:國都被外敵攻破佔領。因此古代王朝,都會不遺餘力把國都打造成一個固若金湯的堅固堡壘,讓外敵望洋興嘆,頓兵于堅城之下徒嘆奈何。

但唐朝卻出人意料地沒有遵循這個規律性現象。唐朝開國後定都長安,此後三百年時間裏,作爲大唐首都的長安城,卻接二連三地被敵軍攻破了6次,被攻破次數之多、防禦之脆弱,在歷代王朝中可謂空前絕後。

唐朝時期的長安被攻破6次,到底是什麼原因?

安史之亂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兇悍的安史叛軍像一股不可遏制的洪流洶涌南下,唐朝內地守軍不堪一擊,連連敗退。開戰不足一年後的756年六月,安史叛軍在潼關力挫唐朝名將哥舒翰,一鼓作氣攻克長安,唐玄宗倉皇奔蜀。

吐蕃入侵

安史之亂中,唐朝西北防禦吐蕃的河西、隴右兩大戰區的精兵都被調入內地作戰,吐蕃乘唐朝邊防空虛,屢屢入侵。公元763年唐代宗在位期間,吐蕃人大舉進攻,兵鋒直指關中。唐朝剛剛經歷安史之亂的重創,瘡痍未復,根本無力抵禦。當年十一月,吐蕃大軍再度攻克長安。此時距離長安第一次被攻陷不足10年。

唐朝時期的長安被攻破6次,到底是什麼原因? 第2張

涇原兵變

唐德宗在位期間,唐朝藩鎮割據的局面逐漸形成。各地武將擁兵自重、對抗朝廷之事司空見慣,頻頻發生。公元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公然舉兵叛亂,唐德宗急忙調集各地兵力平叛。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帶領一支部隊途經長安,向朝廷索要糧餉,卻遭到拒絕,朝廷不僅“一無所賜”,供應的飯食也極爲低劣。涇原將士怒不可遏,起兵造反,第三次攻破長安。

黃巢起義

唐僖宗在位期間,黃巢起義爆發,很快發展成席捲天下的大規模農民戰爭。廣明元年八月,黃巢出兵北上經略中原,一路勢不可擋。當年十一月,黃巢攻破潼關進入關中,於公元881年正月第四次攻陷長安。

李茂貞反唐

唐昭宗在位期間,唐朝統治已經面臨崩潰邊緣。公元893年,隴西軍閥李茂貞對唐昭宗的人事安排不滿,“率三鎮兵犯京師”,殺氣騰騰攻入長安,“京師大亂,昭宗出居於石門”,唐昭宗被迫出逃。

朱溫篡唐

晚唐軍閥混戰中,大軍閥朱溫擊敗李茂貞,於公元903年第六次攻破長安,唐昭宗也成了他的俘虜。公元904年,朱溫挾持唐昭宗強行“遷都”洛陽,臨行前大肆拆毀破壞長安城,繁花似錦的古城長安至此淪爲廢墟。

長安城是唐朝的國都,爲何防禦力如此脆弱不堪?竟然先後六次被敵軍輕鬆攻破?原來,有一個極爲關鍵的因素:唐都長安存在一個明顯的設計“缺陷”。唐朝開國初年的幾位皇帝,都有好大喜功的毛病,在營建長安城時,一味追求規模宏大,雖然創下了歷史記錄,但從軍事防禦角度而言卻成了一個明顯敗筆。

唐朝都城長安,東西長將近20裏,南北寬將近18裏,城牆總周長70多裏,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即使是明清時期的京城規模之大,周長也才40多裏。在整個古代歷史上,唐都長安的面積規模,都毫無疑問地位居首座。

唐朝皇帝們光顧着講排場,卻帶來了一個致命的“缺陷”:面積如此之大、城牆如此之長,萬一遇到戰事,該調派多少兵力才能守住?

唐朝時由於總人口規模所限,全盛之時的唐玄宗天寶初年,全國十大節度使全部兵力也不足50萬人。對唐朝當時的廣袤國土而言,這50萬兵力一點也不富餘,大部分還都被分派到西域、西北、北方各地邊防前線,很難抽調出大量兵力用於長安的守備防禦。

爲了加強長安防禦體系,唐朝中後期開始組建了神策軍,但神策軍的防區不僅限於京師,還要守衛長安周圍數百里範圍內的軍事重鎮如奉天、武功、扶風、麟遊、興平、陝州等“十三鎮”,長安守軍數量長期處於捉襟見肘不敷使用的窘境。

退而言之,即使唐朝皇帝不惜血本給長安城配備了足夠守軍,一旦戰事爆發,如此龐大的防禦體系,在當時的交通、通訊條件下,兵力調配、器械糧草運送、乃至傳達命令都會面臨很大困難,想組織一場成功的長安保衛戰幾乎不可能。敵軍只需集中優勢兵力攻其一點,整個長安防禦體系就會形同虛設。長安成爲一座大而無當的脆弱之城,頻頻被攻破也就不足爲奇了。

不過,好在唐朝皇帝個個都想得開,並不像其他朝代皇帝一樣,一旦國都失守就如喪考妣束手待斃。唐朝皇帝深諳“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真理,往往見勢不妙拔腿就跑,大部分時候還總能東山再起扭轉乾坤,也算唐朝皇帝特有的立國之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