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建築風格簡介:哥特式建築及其特點

本文已影響2.13W人 

哥特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典型的哥特式建築主要見於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築。哥特式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最負著名的哥特式建築有俄羅斯聖母大教堂、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典型代表巴黎聖母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歐洲建築風格簡介:哥特式建築及其特點

哥特式建築是以法國爲中心發展起來的。在12—15世紀,城市手工業和商業行會相當發達,城市內實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體,市民們以極高的熱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爭勝來表現自己的城市。另外,當時教堂已不再是純屬宗教性建築物,它已成爲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爲市民大會堂、公共禮堂,甚至可用作市場和劇場。在宗教節日時,教堂往往成爲熱鬧的賽會場地。

哥特式建築的特點在設計中利用尖肋拱頂、飛扶壁、修長的束柱,合鑲着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爲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門的兩側增加一對高塔。營造出輕盈修長的飛天感。

歐洲建築風格簡介:哥特式建築及其特點 第2張

以及新的框架結構以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以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空闊空間,尖肋拱頂從羅曼式建築的圓筒拱頂普遍改爲尖肋拱頂(Pointed Arch,或者乾脆稱爲Gothic Arch),推力作用於四個拱底石上,這樣拱頂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並且尖肋拱頂也具有“向上”的視覺暗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