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城在什麼地方?宋亡之後爲何凌霄城軍民還能苦苦堅持9年?

本文已影響2.64W人 

你們知道宋亡之後凌霄城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忠誠,是華夏文明的核心。無論怎樣更迭,世事怎樣變遷,忠誠二字卻永遠一脈相承。改朝換代時,最初的上位者無論怎樣仇視前朝那些誓死反對自己的忠誠義士,最後都要通過各種方式爲他們樹碑立傳。而前朝的叛臣降將,無論對後朝有多大的貢獻,都會受到歧視。最典型的是乾隆皇帝頒旨修的《貳臣傳》,叛明降清者被盡數收入,將他們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凌霄城在什麼地方?宋亡之後爲何凌霄城軍民還能苦苦堅持9年?

南宋王朝有衆多的忠臣義志,文天祥是其代表。對於誓死不降元朝的文天祥,對於他的忠貞和氣節,元世祖忽必烈竟然也表現出由衷的欽佩。我們這兒說的,是被稱爲南宋王朝最後骨氣的凌霄城軍民。

凌霄城,這座在蒙元滅宋的慘烈戰爭中最後一個被蒙軍攻克的堡壘,在歷史的雲煙中迷失了700多年後,隨着興文縣旅遊業的拓展,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1234年,蒙、宋聯合滅金過後,蒙古就開始了滅宋的戰爭。蒙古人充分利用自已平戰一體,遠征與遷徙、轉場無異,打仗勿需後勤,騎兵機動性強,攻擊距離長,善於大包圍大殲滅等特點,決心萬里大迂迴,先下雲南四川,然後順着長江一鼓作氣滅亡南宋。

蒙古貴族們躊躇滿志,認爲以此方法,10年滅宋不成問題。

然而讓當時打遍世界無敵手的蒙古人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是,滅掉一個腐朽不堪、揚文抑武的宋王朝,竟然歷經了窩闊臺、貴由、蒙哥、忽必烈四代可汗,耗費了近半個世紀45年的時間。

凌霄城在什麼地方?宋亡之後爲何凌霄城軍民還能苦苦堅持9年? 第2張

歷史上的宋王朝,算得上是一個千古難遇的奇葩王朝。它具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最強大的生產力,最貼進現代社會的社會制度和最豐富的物質財富和文化生活。然而,因爲統治者的腐朽和自私,宋太祖趙匡胤爲防備自己因擁軍而黃袍加身的事件重演,宋朝在制度設計上自廢武功,揚文抑武,更過分的是讓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導致國家的防禦力量大打折扣。結局大家都知道,宋王朝先是被女真人欺凌,後是亡於蒙古。

雖然宋朝統治者腐朽自私,但是蒙古人低估了南宋軍民的的氣節。在軍事機器不能有效運轉、高官變節、降將如雲、皇室投降的情況下,南宋軍民展開了空前悲壯慘烈的國家保衛戰。

戰爭開始,巴蜀成爲蒙元軍隊的主攻方向。時任四川軍政一把手餘玠,針對蒙軍善於平野馳騁,拙於山地及跨江作戰的特點,在巴蜀境內的長江、嘉陵江、沱江、岷江沿岸,選擇險峻的山隘加固和新築了數十座山城,構建起山城堡壘防禦體系。現重慶萬州長江邊的的天子城、合川三江匯流處的釣魚城,四川興文縣的凌霄城,就是這個防禦體系的重要節點。

然而,宋王朝從孃胎裏帶來的劣根性導致其必然走向滅亡。

1276年,蒙元滅宋戰爭已經進入第42個年頭,這一年年初,南宋朝廷在臨安降元。

但是,國家是人民的,南宋軍民並未屈服,君雖降而臣不降。廣大南宋軍民繼續高舉着殘宋的旗子拼死抗爭,而元軍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

1276年10月(本文月份均爲農曆),川渝山城堡壘防禦體系中的重要節點、川東門戶、長江邊上的天子城,守將上官夔在圍困中誓死不降,城破後在巷戰中戰死。

凌霄城在什麼地方?宋亡之後爲何凌霄城軍民還能苦苦堅持9年? 第3張

1278年2月,重慶城被攻陷,紹慶、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

1279年1月,重慶合川釣魚城,這個蒙古可汗蒙哥的戰死之地,導致蒙古汗國解體、拯救了非洲和歐洲的堡壘,守將以不屠一人爲條件終止抵抗。放棄抵抗過後,雖然城內軍民免遭屠戮,但32位將軍卻集體自刎。一個月後,崖山戰役殘宋徹底失敗,陸秀夫揹着幼帝趙昺蹈海,十萬軍民跟隨殉國。

大廈已傾,然而在四川興文,凌霄城獨木擎天,繼續高舉大宋的旗幟堅守不降。凌霄城軍民明知殘宋末代皇帝趙昺在崖山戰敗投水自盡,南宋已亡;而且川渝境內抗蒙的天子城、釣魚城、神臂城、雲頂城等已全部失陷,卻仍以一座孤城屹立於蒙古軍隊如雨的箭矢、如林的彎刀之中,堅持抗擊天下無敵的蒙古軍隊達9年之久。1288年,凌霄城在最後的激戰中被攻破,守城將士軍民全部戰死殉國,無人投降。凌霄城,南宋抗蒙的絕響,也是南宋最後的骨氣,從此根植於入中華血脈。國破忠魂在,浩氣存千秋。華夏文明就是這樣澆灌成長結晶發揚和傳承的。

凌霄城在什麼地方?宋亡之後爲何凌霄城軍民還能苦苦堅持9年? 第4張

南宋完全滅亡後,一座孤城是怎樣堅持了9年的?那段歷史已淹沒在滄桑的歲月之中,現在已經不得而知。好在人們在凌霄山四十八道拐的崖壁上,發現了刻於南宋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的石刻題記。其內容爲:

“宋寶祜乙卯,韃賊自雲斡腹。越明年,制臣蒲澤之以天子命,命帥臣朱禩孫,措置瀘敘哥寧邊面。又明年,城凌霄爲屯兵峙糧出攻入守據依之地。閏四月經始冬十月告成。長寧守臣易士英任責。潼川路總管朱文政董工。”

從這幅在凌霄城工程完工過後留下的石刻題記,我們只知道1255年(宋寶祜乙卯)蒙軍從雲南進攻四川。到了第二年,制臣蒲澤之以天子之命,令瀘州統帥朱禩孫佈置瀘州、敘州、長寧的防務。1257年4月開始在凌霄山頂築城,以屯兵存糧使其成爲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據點,經半年完工。長寧守臣易士英負責守備凌霄城,潼川路總管朱文政管理城防。

而易士英等凌霄城的軍民,在宋亡後的9年之中,與蒙軍熬戰的細節,已無人知曉。我們只能親歷凌霄山來感受想象當年的場境。

凌霄城在什麼地方?宋亡之後爲何凌霄城軍民還能苦苦堅持9年? 第5張

凌霄峯孤峯聳立,深箐雄峻,山中有兩口永不幹涸的水井,峯頂卻是一個小平原,凌霄城就建在上面。

接近山頂,一處斷裂的懸崖阻斷了道路,此處古稱“斷頸巖”,當年曾置有吊橋。從深溝的一側艱難地攀爬上去後,一片狀如城牆的山石橫亙眼前。山石的一側如虎口,“虎口”下齶臨萬丈深淵,登頂入城之路,就被銜在“虎口”之中。

在“虎口”前,築有凌霄城第一座城防工事。這是一堵半人高、厚約0.5米、寬約5米的石砌掩體。它背倚那塊城垣般的巨石,前臨剛纔攀上的深溝。它如一排鋒利的虎牙,隨時準備將襲擊者咬得粉碎。這一排掩體,約可供數十人隱蔽固守,從而與其背後山頂城牆上的守軍構成立體防線。它背後巨石壁上密佈的凹坑和裂痕,是無情的箭矢火炮留下的印跡。

如同不少隱祕且險峻的抗蒙山城城堡的城門一樣,凌霄城的城門也是在轉過一道急彎後,驀然躍入眼簾的。如果說此前對凌霄城的存在、對它的種種神奇故事還有些許疑幻,那麼在這一剎那間,是真真切切地走進了它的歷史。

由於凌霄城是沿凌霄山頂四周絕壁邊緣構築,因此,這座城門左右的城牆,是高好幾米的整塊巨石,那城門是在巨石上剖出通道後修築。門洞高約2米、寬1米多。門內通道長約4米,這意味着這天然城牆的厚度相當可觀,即使用當今的榴彈炮轟擊,也不容易摧毀。

城門的位置真是險絕,門外僅幾步遠,便是與地平面垂直的陡崖,若有人墜下崖去,將毫無碰絆地從相對高度數百米的城門前掉到山底,稍稍向崖邊移步下望,便令人目眩神移。

穿過城門,又拐過一個山包,眼前豁然開朗。此時,已站在這個如大樹樁的凌霄山頂部。

山頂如同一個小平原,碧色連天的蕨類植物,覆蓋了大半個山頂。

凌霄城在什麼地方?宋亡之後爲何凌霄城軍民還能苦苦堅持9年? 第6張

這山頂有渾素二井,渾井水渾濁,專供灌溉和牲畜飲用;素井水清冽甘醇,專供人飲用,最宜沏茶。二井常年不涸不溢,人稱神井。如果沒有這兩口水井,凌霄城的南宋軍民不可能在此抗敵35年。

繼續向前,一人高的蕨苔長得密不透風,腳下一尺多厚的腐草令人如走彈簧牀,勉強挺進了數十米便實在無法前行。南宋的炮臺、更鼓樓、遛馬臺、練兵場以及烽火戰壕等遺址,完全淹沒在茂密的植物下面,無跡可循。我們只能在山頂素井旁,一座殘破的城隍廟裏,從一位無名氏題寫的詩中,遐想着無緣目睹的一切:

“凌霄巍巍聳天外,川南重鎮有遺篇。

四十八拐天梯立,斷頸巖下一線天;

烽火臺上狼煙舉,跑馬場前鼓角喧。

黑白分明渾素井,貫古通今傳萬年。”

凌霄城在什麼地方?宋亡之後爲何凌霄城軍民還能苦苦堅持9年? 第7張

凌霄城軍民在南宋滅亡後仍然在孤峯孤城中堅持了9年的抗元鬥爭,這真的很難讓人想象。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在已經改朝換代後仍然不願投降?他們爲什麼要這麼堅守?他們爲什麼能堅持這麼久?他們是怎樣堅守。

雖然這一切的一切已無從知曉,但在易士英的家鄉,在江西南城竺的深山中,有一座簡易的易士英廟,廟小地偏室陋,但卻不時有人前往祭拜。從這座小廟的圖片中,從廟門上的對聯中,興許能讓我們悟出一些道理。

本文作者:易萬成,“這纔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纔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友情提示:本號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於抄襲洗稿者,都將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