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相親一般會採取什麼方式 雙方是如何表達喜歡或者是拒絕的

本文已影響2.95K人 

還不瞭解:古代相親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古人相親是怎麼相的?姑娘和公子如何表達喜歡或拒絕?

現代以來,都市乃至農村,齊天大剩越來越多。內心孤獨,父母着急,已經成爲這一尷尬人羣的真實寫照。於是乎,每當過年過節回家之時,父母總會逼着他們前去相親,以找尋合適的姻緣。

其實,在流行自由戀愛的當下,很多新人踏入婚姻,是通過自己找尋愛情的方式,而非相親。相親,似乎被很多人認爲是一種很low的方式。那麼,你是否想過,在古代時,那時還未流行自由戀愛,那古人想要結婚生小猴子,是採取怎樣的方式呢?相親的淵源,是否也是源自古代?

大家都瞭解,古代時的結婚,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意思是說,父母想讓你跟誰結婚,你就得聽,如果你膽敢抗命,則就是“父母國人皆賤之”,包括你父母在內的全部國人,都要看不起你。所以說,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裏,古人都是沿襲這樣一種方式,讓父母來安排你和某某某結婚,沒有說no的權利。

古代相親一般會採取什麼方式 雙方是如何表達喜歡或者是拒絕的

可這種方式,到了唐宋兩朝之時,有了很大的改變。當時,雖說父母的意見依舊十分重要,但是,子女們的心意也開始爲人所看重。若子女不同意,父母再願意沒白搭。其實,這和現代父母介入兒女婚姻中的狀態極爲類似。而當時,男女之間如何找尋自己心儀的愛人,用的就是“相親”的方式。

宋朝時,男女相親,男方需要選擇一個良辰吉日,帶着酒禮來到女方家中,或在花園,或是碧波湖面小船之上,總之,找尋一個合適的地點,男女二人在此間會面說話。此間,若男方覺得女方顏值高身材好,非常不錯,十分中意,就將早已準備好的一個簪子插到女方的髮髻之中。反之,若不同意,就送給女方兩匹綵緞,謂之“壓驚”。

古代相親一般會採取什麼方式 雙方是如何表達喜歡或者是拒絕的 第2張

女子當然也可以拒絕,她們若願意,就會對父母說,全憑父母做主。女子害羞嘛,也不能明確表達自己願意,要矜持之些。反之,她們若不願意的話,則就會對父母說,女兒還想在自己家中孝敬父母兩年,其實這只是一種推說。

更絕的是,就像三國中劉備去東吳娶親之時,孫尚香躲在門簾之內,觀察劉備的言談舉止。這也是相親的一種前戲橋段。女子暗暗觀察男方,若覺得不錯,則可以見一下;若認爲不好,那就推脫掉了。

古代相親一般會採取什麼方式 雙方是如何表達喜歡或者是拒絕的 第3張

值得一提的是,唐宋之時,還有大型相親會,一是元宵佳節,二是三月三,三是七夕節。在這三天裏,古代的適齡單身男女來到戶外,若有看對眼者,則極有可能達成婚配的目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