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弓箭射不穿盾牌,爲什麼還要不停的放箭?

本文已影響2.28W人 

在冷兵器時代,弓箭和盾牌永遠是一對冤家,一個是傳統的遠射武器,一個是比盔甲更便捷的防禦性武器。

弓箭可以有效防禦騎兵的衝擊(騎兵無法配重甲衝鋒),所以弓箭發展的第一個頂峯出現在宋朝,因爲宋朝要長期面對北方遊牧騎兵的威脅,馬步軍士兵百分之八十是弓弩手。

古代弓箭射不穿盾牌,爲什麼還要不停的放箭?

盾牌則是甲冑的一種,因爲拿在手上,輕便性比穿在身上的鎧甲強,所以盾牌又被叫做“秉甲”,更主要的是,盾牌可以構成一道盾牆,遠比鎧甲保護單兵要實用的多。

有意思的是,古人在形容自己兵力強大時,總是喜歡用“帶甲百萬”、“甲士”、“披甲持盾”等詞彙,卻沒人用“帶弓百萬”來形容強盛。

那麼當弓箭面對盾牌時,究竟能不能射穿盾牌呢?

古代弓箭射不穿盾牌,爲什麼還要不停的放箭? 第2張

弓箭分爲直拉、反曲、複合等很多種,同時又要受到做工、距離、臂力、平射還是拋射等因素影響,而盾牌根據材質可分爲藤盾、木盾、鐵盾等等,不同種類的弓箭面對不同的盾牌,效果自然大不一樣。

但總體而言,弓箭是無法射穿盾牌的。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弓箭和盾牌的發展是同步的,比如宋朝大量裝備黑漆弓的時候,盾牌也已經進化到了鐵盾。而同時期的盾總是能夠阻擋弓箭。

古代弓箭射不穿盾牌,爲什麼還要不停的放箭? 第3張

其實古代的弓箭威力並不能達到一擊必死。比如劉邦就被項羽一箭射中胸口,結果劉邦還有力氣嘲笑項羽射的不準。隋朝的杜伏威被人直接射中額頭,不僅沒死,還親自衝鋒把射他的人給斬了。

古代中箭致死的,多數死於破傷風,比如魏國名將張郃,僅僅是膝蓋中了一箭就陣亡了。只有極少數是倒黴被直接射中要害。

至於用弓箭射擊穿着重甲的人,射穿的機率就更低了,明朝的袁崇煥、滿桂就曾多次中箭無事,後梁的張歸宇身中15箭安然無恙。《周書》記載說將軍田弘“摧鋒直前,身被一百餘箭,朝廷壯之。”

古代弓箭射不穿盾牌,爲什麼還要不停的放箭? 第4張

明清戰爭中,明軍大量裝備火器,而清軍還處於落後的純冷兵器時代,但清軍用木板鐵皮做成盾車居然能擋住比弓箭威力更強的火器彈丸,最終破關斬將攻城略地屢試不爽。

可見,在面對單面防禦力更強的盾牌時,弓箭的威力更是被大大縮小。

既然弓箭無法直接射穿盾牌,那爲什麼古代守城士兵還要拼命放箭,甚至不惜體力的射擊對方盾陣呢?其實這麼做原因非常簡單。

弓箭作爲守城時的遠射武器,威力的發揮主要靠齊射,以形成攻擊面減緩敵軍的進攻,迫使對方只能躲在盾牌後面,同時靠概率來殺傷敵人。

如宋朝與西夏的延州之戰,面對宋軍重甲盾陣,西夏兵就以齊射的方式玩命射擊,因爲箭簇發射量大,不少宋軍士兵的小腿、耳、面等軟肋部位被射中,攻擊被嚴重放緩。

也正因爲弓箭的存在,彌補了弩箭射程不足或操作複雜的缺點,對敵人形成了威懾,所以能迫使衝鋒的一方必須着重甲或持盾,增加了對方的成本。如南宋在與金兵打蘄州防禦戰時,僅準備的弓箭就多達七十萬,可見一斑。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