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朱棣遷都背景 天子守國門只是原因之一

本文已影響6.49K人 

朱棣爲什麼要遷都呢,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燕王朱棣率軍攻破南京(明朝時稱應天府),建文帝朱允炆失蹤,朱棣成功奪取了皇位,成爲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揭祕朱棣遷都背景 天子守國門只是原因之一

永樂元年(1403年),有大臣向朱棣建議,北平(今北京,朱棣做燕王時的封地)是皇帝“龍興之地”,應當將北平立爲陪都。這一建議立即被朱棣採納。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這哪是大臣的建議,擺明就是朱棣本人的心思,然後由下面的大臣提出來罷了。

朱棣之所以想要提升北平的地位,主要原因還是爲了日後的遷都做鋪墊。南京作爲六朝古都,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京北面有長江天險可守,南面是最富庶的江南魚米之鄉。從各方面來說,南京都是非常理想的首都之選。但朱棣卻並不喜歡這個地方

揭祕朱棣遷都背景 天子守國門只是原因之一 第2張

衆所周知,朱棣是通過武力奪取到皇位的。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朱棣用非常恐怖的手段將忠於建文帝的大臣殘酷屠殺,一人“犯罪”,株連全族,手段之狠毒,前無古人。最終,朱棣徹底征服了所有反對的聲音,但也失去了南方地區的民心。雖然朱棣有強大的軍隊可以震懾所有反對者,但對朱棣而言,南京始終是個讓人不那麼痛快的地方。而且他在北方經營多年,勢力的根基就在北方。與其在南京對付這些表面對他恭敬,背地裏不知道想些什麼的士大夫,還不如直接把首都搬到自己的老家北平,回到主場總是對自己有利的。

此外,當時明朝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北方的蒙古。北平是連結東北與關內的咽喉地帶,戰略地位非常關鍵,需要在這裏屯集重兵把守。如果首都在南京,遠離北方邊境。那麼就需要把軍權交給其他人去鎮守,而朱棣本人是通過武力奪取到天下的,要他把軍權交給其他人,那他肯定不幹。如果他將首都遷到北平,就可以自己直接掌握重兵,達到“天子守國門”的效果了。同時,北平緊鄰關外。定都於此,朱棣就可以隨時御駕親征橫掃蒙古殘餘勢力,解決明朝北部的邊患問題。

揭祕朱棣遷都背景 天子守國門只是原因之一 第3張

之後,朱棣就一直爲遷都北平做準備。首先是將北平改名爲順天府,和南京應天府相對應;其次是強行讓江南地區的大批富商舉家搬遷到北平,以振興當地經濟;永樂四年,北平開始修築皇宮和城垣;永樂七年,朱棣將自己百年之後的帝陵選在了位於北平附近的昌平(今十三陵中的長陵),雖然當時朱棣還沒有提遷都之事,但連帝陵都選在了北平,其用意就不言自明;永樂八年,朱棣下令重修運河,打通淤廢河段,修築完成後,江南地區的物資就能以經濟、高效的方式輸送到北平了。

揭祕朱棣遷都背景 天子守國門只是原因之一 第4張

永樂十四年(1416年),朱棣召集羣臣商議遷都之事,話音未落,一羣大臣就搬出了一大堆不宜遷都的理由。對於朱棣這樣雷厲風行的帝王而言,找你商議其實就是跟你知會一聲,並不是要你拿出什麼解決方案。結果,一頓棍棒下來,無人再對遷都之事提出異議了。

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大明王朝的首都終於從南京搬遷到了北平,並改名爲北京。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