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龐太師有哪些功績?爲何被後人戴上“奸臣”的帽子?

本文已影響1.87W人 

說到龐太師,一定是這樣的形象,真實的龐太師是怎麼樣的你知道嗎?

宋仁宗康定元年(1038)夏,四月。

西北延州,大旗獵獵,殘陽如血。

城牆上高高懸掛一顆人頭。

延州軍民數月來心中的焦慮和怒火得到宣泄,大家拍手稱快:老天有眼!

消息傳來,爲三川口血戰犧牲的將士們平反昭雪的是大臣龐籍。

近四個月前,稱帝的西夏李元昊進攻延州,因爲延州長官範雍是個糊塗官。

宋軍援軍在將軍劉平、石元孫、郭遵、黃德和等率領下先後到達。

劉平對大家說:“救兵如救火,情況危急。要有赴湯蹈火的決心。”

在三川口,與西夏軍遭遇。

李元昊打的就是圍城打援的算盤。

宋軍援軍騎步兵一萬左右,夏軍集結數輩兵力,向宋軍發起進攻。

劉平等人沉着應戰,多次擊退敵人進攻。

夏軍一悍將出陣單挑,郭遵拍馬上前,一鞭擊碎他的腦袋。

宋軍雖處劣勢,但陣營不亂,堅守不退。

天色暗下來,西夏軍稍停進攻,宋軍大意,不少將士提着敵人首級向劉平邀功。

劉平說功勞都記着,打完仗必有獎賞!

不料敵軍趁着這一亂,騎兵直衝過來,宋軍陣線騷亂中向後退了十幾米。

後軍黃德和遠遠看見,以爲前軍頂不住,本來心驚膽戰,立即撥轉馬頭,下令後軍撤退。

劉平兒子飛馬上前,拉住老黃戰馬,苦苦相勸:這時不能撤啊!

黃德和不聽,率自己人馬,往後就跑。

這臨陣脫逃,前軍將士心理也崩潰了。

宋軍大敗,劉平、石元孫等聚集散兵,邊戰邊退。

堅持了三天,全軍覆沒,郭遵戰死,劉平、石元孫被俘。

料不着黃德和惡人先告狀,誣衊劉平叛宋。

劉家在東京的家眷都被逮捕。

幸好幾個大臣覺得不對,龐籍出馬,終於查清真相。

龐籍向朝廷上奏:“黃德和臨陣逃跑,罪該萬死!劉平爲國捐軀,應該褒獎!”

下令腰斬黃德和,梟首延州。爲劉平等將士出了口惡氣。

劉平被俘後不屈而死,追加封賞。

朝中能幹的大臣韓琦、夏竦、范仲淹等派到西北,範雍撤職遷走。

西北前線看上去有所轉機。

歷史上的龐太師有哪些功績?爲何被後人戴上“奸臣”的帽子?

龐籍

01

龐籍,山東城武人。

真宗朝,1015年,二十七歲中進士,從黃州司理參軍——從八品的小官開始,兢兢業業基層工作。

當時朝中大佬夏竦、薜奎(歐陽修的丈人)等很看好他,薜奎對大家說:“小龐有宰相的能力,將來的成就必然會超過我。”

羣牧司,大宋養馬的機構,是有名的肥差。

因爲馬糞賣得好價錢,又不用上交這額外所得,就是司裏大家的福利。

其他部門的官員眼紅,罵他們“羣牧吃糞”!

貪心的人搶着去分一杯羹。

左右爲難的長官下了條件:沒有背景並才華出衆,能力鎮得住的人才能上。

大家商議:龐籍可以。

連皇太后劉娥都默認了,小龐同學官聲當時就這麼響亮。

明道二年(1033),垂簾聽政的太后劉娥逝世,遺詔楊太后參議國家大事。

仁宗早已成年,好不容易親政,又來這一套。

時爲御史的龐籍挺身而出,上奏撤去一切垂簾聽政的禮儀制度,還政皇帝。

大臣們跟上,這件難事終於敲定。

這開第一炮的人,最是難得。

又請皇帝多聽取羣臣的意見,不要專聽宰相一人。

這是敲打權相呂夷簡,膽子不小。

大臣孔道輔大爲讚賞:別的御史還看宰相的眼色,這個老龐,是天子的御史。

仁宗有個寵妃尚美人,派小太監到開封府辦託私事。

龐籍下令把小太監亂棒打出,說:“大宋建國以來,還從來沒有宮裏的美人敢這樣做。”

並且下令:從今以後,後宮有什麼事直接到州府索辦的,全部不予理會。

這個命令牛氣的很,皇帝的女人一點面子也不給。

尚美人向仁宗哭訴。

仁宗卻把小太監又抽了一頓,並告誡宮中女人們,誰也不準再犯這錯!

西北戰局危機,幾個有名的大佬都掛帥出征西邊。

料不着韓琦、夏竦犯錯,宋軍在好水川又敗了一次。

朝野震動,夏竦被撤職,韓琦、范仲淹降級使用。

西夏與大宋邊境線很長,宋軍被動防守,十分吃力。

慶曆元年(1041),龐籍也被調到陝西,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和范仲淹、尹洙等文化人一樣,是西北戰場最高司令長官之一。

歷史上的龐太師有哪些功績?爲何被後人戴上“奸臣”的帽子? 第2張

范仲淹

02

龐籍這一線的防守和范仲淹的策略一樣,修築一串堡壘,形成防禦鏈條。開出好條件,召集邊民耕種荒田,以糧養兵,以兵護民。

解決了部隊的後勤給養問題,又站穩腳跟,與西夏朝廷持久戰——只要相持住,西夏弱小的經濟頂不住,遲早要崩潰。

龐籍軍紀嚴明,手段甚至嚴酷,官兵有違反紀律者,斬首、剁手、砍腳,絕不估息。

數十萬軍人與邊民雜處,秋毫不敢犯。

名將狄青大爲龐籍賞識,率軍在夏軍出入的橋子谷修築招安寨,宋軍連繼收復舊寨修建新寨。

從邊境到延州,十一座寨子,環環相扣,成爲宋軍堡壘,堅如磐石。

李元昊花樣百出,派手下李文貴帶着野利旺榮的信來投誠。

龐籍一眼看穿,這是詐降嘛!命令前線青澗城的種世衡、招安寨的狄青一級戰鬥準備。

果然西夏人又想偷雞,沒成功。

西北陝甘方面,元昊沒機會,轉而攻向南面關中地區,在定川寨宋軍再次中伏,大敗。

範、龐援軍到達,西夏軍撤走。

龐籍范仲淹堅持在經濟上扼止西夏的政策越來越有成果。

西夏人雖然連勝三場,每一勝宋軍都讓他們吃盡苦頭,也感覺不能再戰。

龐籍軍中的李文貴按命令,提出和談。仁宗皇帝有這意思,龐籍把李文貴送到東京。

終於達成協議,李元昊去帝號稱臣,宋給夏物資補償。

宋稱呼夏的大臣野利旺榮爲“太尉”,龐籍說,旺榮是太尉,那李元昊就不是臣子了!這樣不行,就稱他們西夏人自己封的“寧令、漠寧令。”

其實也是大王、諸位王的意思,但不用中原人給他們的稱呼更好。

這就是中原大宋的儒家思想:名正才能言順,老龐思想非常正統。

歷史上的龐太師有哪些功績?爲何被後人戴上“奸臣”的帽子? 第3張

宋仁宗

03

宋夏和談成功,龐籍回到中央,任樞密史——國防部長。

曾經是龐籍手下的戰將狄青戰功非常出色,提拔爲樞密副史。

宋仁宗皇佑年間,廣西儂智高叛亂,大家都推薦狄青出任徵廣西的總指揮。

大宋朝因爲害怕武將專權,從來都派有“監軍”,太監或小文官,讓武將非常使不上勁。

這種自我制約的機制缺點暴露出來,不利於主將的指揮。

派狄青去,可以。要不要派監軍,皇帝也猶豫不決,把龐籍叫來問問。

龐籍明確表示:大將要專權。以狄青的才能,大權在手,絕對消滅儂智高的叛亂。

仁宗同意了,狄青率大軍出發,快速平叛。

仁宗大喜,對龐籍說:“這都是你的功勞!”

仁宗要提拔狄青爲樞密史(國防部長),文官集團也附和。

老謀深算的龐籍,這一回卻反對了。

他講的很明白:狄青武將出身,任副職時就不少文化人嚼舌頭,這一提到正職,還不翻了天?

並表示:這也是爲了狄青的將來打算。

但大家說老龐小氣,妒忌狄青。

狄青還是當了國防部長。

可不幸讓老龐言中,文官集團像防賊一樣防着狄青,這位大宋中期最善戰的將軍在文官集團的共同整治下,鬱鬱而終。

龐籍與司馬光的老爸司馬池是好朋友,司馬池死後,龐籍把司馬光當作子侄看待。而且非常看好小光的將來,一定是國家的棟樑。

在陝西時,司馬光當過他的副手。

司馬光到前線視察,擅自決定把觀察哨往前移動,讓敵人偷襲得手,損失了好些兵馬。

朝廷處分下來,龐籍沒有怪罪司馬光,而是自己承擔下來。就是爲了保護司馬光,讓他有個更好的前途。

司馬感激無比,龐籍的墓誌銘就是他寫的,虔誠敬仰之至。

歷史上的龐太師有哪些功績?爲何被後人戴上“奸臣”的帽子? 第4張

龐太師

龐籍曾對仁宗說過:用人爲疑,疑人不用。

這纔是大胸懷人做的事。

可見識太高,與衆人不同,自然朋友非常少。

曲高寡和嘛,到了後世,居然被演繹成白麪奸臣龐太師,真是想不到的無妄之災。

一背就是千年!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