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朝大臣,政治家韓德讓生平簡介 後成爲遼國“攝政王”

本文已影響1.92W人 

韓德讓(941年—1011年),漢名耶律隆運,契丹名興寧·堯哥。出生於遼代世侯大族,遼朝大臣,政治家,祖籍河北玉田。唐朝末期韓德讓的祖父韓知古被契丹人俘虜到遼國爲奴,但到了韓德讓父親韓匡嗣時,由於能征慣戰,成爲遼國一員不可多得的戰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韓德讓從小就受到父親在遼國征戰的薰陶,有勇有謀,爲遼國立下戰功,蕭太后更是賞識他,後來成了遼國的“攝政王”,撐起遼國發展的重任。

遼朝大臣,政治家韓德讓生平簡介 後成爲遼國“攝政王”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唐末,祖父韓知古被掠至遼爲奴,後官至中書令。父韓匡嗣官居南京(今北京)留守,封燕王,後因與宋軍作戰失敗,遙授晉昌節度使,降爲秦王。韓德讓自幼受家庭影響和父輩薰陶,智略過人,深明治國道理。初侍遼景宗以謹飭聞,加東頭承奉官,補樞密院通事,轉上京皇城使,遙授彰德軍節度使。

遼朝最大漢臣

乾亨元年(979)七月,韓德讓代父守南京。九月,宋軍攻打南京,韓德讓臨危不懼,登城指揮守軍抵禦15晝夜,待援兵趕到,內外夾擊,大敗宋兵於高梁河(約在今北京外城一帶),史稱“高梁河之役”。韓德讓因功授遼興軍節度使。乾亨四年,遷升南院樞密使,賜名“德昌”,成爲漢臣中權勢最大者。

監國攝政

是年秋,遼景宗病危,德讓與耶律斜軫俱受顧命。他與承天皇后蕭綽密議,隨機應變,剝奪了覬覦皇位的各路諸侯兵權,立12歲的樑王隆緒爲皇帝,是爲遼聖宗,尊聖宗生母蕭綽爲皇太后,攝國政。韓德讓以擁立功總理宿衛事,參決大政。

蕭太后爲籠絡韓德讓,使其成爲自己的得力助手,私下對韓德讓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從此,韓德讓處於監國地位。統和元年(983),蕭太后在韓德讓支持下實行漢法,加封韓德讓開府儀同三司,兼政事令。統和四年,宋攻遼,韓德讓從蕭太后拒宋,敗宋,封楚國公。師還,韓德讓在蕭太后支持下,團結契丹貴族和漢族中有治國才略之人,實施選官任賢,不分番漢,考覈官吏;確立科舉制度;清理遼世宗以來的滯獄;減免遭受戰爭、自然災害災民的賦役等改革措施,使遼代中期出現了興旺繁榮局面。

遼朝大臣,政治家韓德讓生平簡介 後成爲遼國“攝政王” 第2張

賜姓去世

統和二十二年九月,韓德讓從蕭太后南下攻宋,參與訂立了“澶淵之盟”,宋遼雙方進入相對穩定時期。韓德讓官至大丞相,總知南北院樞密使府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蕭太后利用攝政地位,先賜韓德讓名德昌,再賜皇族姓氏,取消奴隸身份,成爲契丹貴族。後遼聖宗賜名耶律隆運,對其“至父事之”,賜鐵券几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趨,左右特置護衛百人。統和二十九年正月,韓德讓從聖宗伐高麗,還師,卒于軍中。贈尚書令,諡“文忠”,官給葬具,建廟乾陵側。

軼事典故

遼景宗在世時,蕭燕燕從遼景宗手裏救下韓德讓之父。“遼主怒匡嗣,數以五罪曰:“違衆深入,一也;行伍不整,二也;棄師鼠竄,三也;偵候失機,四也;捐棄旗鼓,五也。”即令誅之。皇后力救,得免。”

遼景宗去世時,聖宗才12歲,蕭綽才30歲。真可謂“孤兒寡母”。當時諸王宗室二百餘人擁兵握權,盈布朝廷,“族屬雄強”,對皇權構成極大威脅。宋、遼邊境戰事頻仍,“邊防未靖”。蕭太后父親蕭思溫早在保寧三年被害,蕭綽沒有孃家人可以依靠,立刻召見了景宗臨死前的顧命之臣韓德讓和耶律斜軫,忐忑不安地垂淚道:“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奈何?”

這兩位都不是外人,韓德讓是蕭綽的舊情人,耶律斜軫是蕭綽的侄女婿,既是至親又是心腹,在他們面前垂淚很能引起他們的同仇敵愾之心,果然這兩位立馬錶示忠心:“但信任臣等,何慮之有!”於是蕭綽與耶律斜軫和韓德讓一起參決大政。南邊的軍事委託耶律休哥。韓德讓總管宿衛事,蕭綽和聖宗母子的安全得到了保障。韓德讓甚得蕭綽寵信。他請示蕭綽之後,撤換了一批大臣,並敕令諸王各回自己宅第等待,不許私自互相宴請,乘機奪取了他們的兵權,太后和聖宗的地位纔得到了鞏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