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四大男寵最後分別是什麼結局?

本文已影響2.02W人 

武則天的四大男寵最後分別是什麼結局?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衆所周知,歷代皇帝后宮佳麗三千,爭寵都在後宮引起了不少風波。

武則天四大男寵

第一位男寵:馮小寶(薛懷義)

武則天的第一位男寵是其老公唐高宗—李治死了之後,千金公主進獻的。

武則天掌握大權以後,開始剷除李氏宗嗣,千金公主爲了保命,認武則天爲乾媽還想盡辦法取悅武則天。

巧合之下挑選了一位名叫馮小寶(後被武則天改名薛懷義)的賣野藥的街頭混混。

雖是街頭混混,但是馮小寶身材挺拔,長相俊秀,能說會道。(公主府中的一個侍女的情人)

武則天的四大男寵最後分別是什麼結局?

武則天甚是喜歡,並且安排他爲白馬寺住持、委以重任,即掩飾了身份也可以名正言順進宮侍奉。

在這個期間他還是算混的可以的是武則天的第一個面首,並且因此被封爲正三品左武衛大將軍、樑國公。

久而久之,馮小寶仗著武則天的寵愛,慢慢的他變了,開始恃寵而驕、飛揚跋扈。

這引起了武則天的不滿,開始疏遠他。

這期間還有一個事件足以見得薛懷義是多麼的驕橫跋扈,話說有一天薛懷義從南門進宮遇見了當朝的宰相蘇良嗣。

居然和宰相搶進宮的先後的順序。宰相在朝中的位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勃然大怒叫隨從將其暴打一頓。

薛懷義後跑道武則天處起哭訴,武則天這樣對她說道:“孩子你記住,北門纔是你出入的地方。

南衙是宰相理政的地方,你沒事到那裏闖什麼禍呢?”這裏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的驕橫跋扈。

第二位男寵:沈南璆

就在這時,御醫沉南璆走進了武則天的生活,沉南璆爲人溫和,很是懂得武則天的心思。

加之年近七旬的武則天受到沉南璆的細心照顧,對他產生了感情,並且把對馮小寶的寵愛全部轉移到了他身上。

馮小寶在失去武則天的寵愛後,竟然放火燒燬了自己爲武則天修建的明堂。

這一舉動徹底惹惱了武則天,武則天命女兒太平公主暗殺了馮小寶。

武則天的四大男寵最後分別是什麼結局? 第2張

馮小寶的「接班人」沉南璆下場又怎麼樣呢?

武則天寵幸沉南璆時,沉南璆這個時候已經四十多歲,爲了伺候好武則天吃盡各式補藥,沒多久就被補藥毒死了。

據說在某一個良宵猝死,就這樣出師未捷身先死。

第三四位男寵:張氏兄弟(張易之、張昌宗)

在沈南璆死後,武則天的後宮一度陷入了清寂落寞之中。

母親鬱鬱寡歡,女兒着急得不得了。太平公主把美貌年輕、通曉韻律、能歌善舞的張昌宗引薦給武則天。

這個有着貴族血脈的年輕人果然不負公主所望, 很快就博得了武則天的歡心。

話說這個張昌宗,他的智慧又非常人能及。能夠爲皇帝寵幸,他思考着要弄出一番大事情。

爲了壯大自己的力量,他很快把自己的哥哥張易之引薦給一代女皇。

張易之、張昌宗是一對親兄弟,唐太宗時鳳閣侍郎張九成的兒子。二張兄弟當時都只有二十多歲,並且風度翩翩,相貌非凡。

在他們成爲武則天男寵之前,二人都是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的駢夫。

太平公主因見母親寂寞難耐,出於對母親的“孝心”,遂割愛,將二張兄弟獻給了自己的母親。

事實上,一開始,武則天和二張的私生活還有點遮遮掩掩的味道,她並沒有把他們公開弄到宮中。

之後武則天讓他們以在宮裏寫書(修《三教珠英》)爲名,給他們一個在內殿和後宮可以自由行走的名分。

那時候的武周後宮上演了一幕幕龍鳳雲雨、消魂溶骨的生活場景。孤獨的武則天着實享受了不盡的歡樂。

在和武則天相處的八年時間裏,張易之和張昌宗深得武則天的恩寵。

歷任司衛少卿、控鶴監內供奉、奉宸令、麟臺監、封恆國公,賜田宅玉帛無數。

易之與昌宗專權跋扈,朝廷百官無不懼之,甚至武則天子侄武三思等一杆子嫡親都爭執鞭轡,呼爲五郎。

神龍元年(705)武則天病重,大臣崔玄、張柬之等起羽林兵迎中宗李顯復位,把病榻上的武則天請下了皇帝寶座。

武則天這棵大樹倒下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兩兄弟也被誅之。

《太平廣記》記載,二人在迎仙院被殺後,其屍體又於天津橋南被公開梟首。

武則天的最後兩個男寵也落了個屍骨不全。武則天的男寵最終都沒有落得好下場。

究其原因,除了本身飛揚跋扈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武則天雖貴爲皇帝,但卻是女兒身並非李氏正統。

在古代“君權神授”的影響下,武則天雖然通過前期的鐵腕手段獲得了皇位,但是在當時朝中和民間對其一直不認可。

對女皇帝都不認可,當然也不允許通過武則天上位的權臣。如此說來,被皇帝寵,不一定就是好事。

中國武周時期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後改名曌(zhào) ,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與漢朝的呂后並稱爲“呂武”。

武則天爲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十四歲時入後宮,爲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

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爲皇后,尊號“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爲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爲帝,宣佈改唐爲周,定洛陽爲都,稱“神都”,建立武周。

武則天在位前後,肆殺唐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賢才輩出。

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頗多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

中宗恢復唐朝後,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其後累諡爲“則天順聖皇后”。武則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頗有詩才。

有《垂拱集》、《金輪集》,今已佚。《全唐詩》存其詩四十六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