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死後,石達開爲何屢吃敗仗?

本文已影響2.75W人 

楊秀清死後,石達開爲何屢吃敗仗?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楊秀清是戰略家,而石達開是戰術家。

對具體某一場戰爭來說,石達開的應對能力,要強於楊秀清。

但是對整個戰局的把控來說,楊秀清的能力,要遠勝石達開。

其實從這兩個人後來的表現,也可以看得出來。

楊秀清在太平軍迷茫的時候,果斷採取了放棄攻打長沙,東進攻佔南京的計劃。

也正是因爲這一計劃,才讓太平天國延續了13年之久。

如果太平軍沒能拿下南京的話,那麼他們就無法很好地掌控南方的經濟,

也就沒有實力和清軍較量這麼長時間。

楊秀清死後,石達開爲何屢吃敗仗?

至於石達開,其實可以說是一位將才。

他在帶兵打仗方面,那是可圈可點的,前期帶頭衝鋒的,總有此人。

因爲他本人就是著名的武術大師,武藝高強,自然也就有信心在戰場上取勝。

可是石達開在帶兵團作戰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

在太平天國後期,這哥們帶着10萬大軍出走,使得太平軍元氣大傷。

而他卻不知道將這10萬精銳帶到什麼地方去。

這就比較尷尬了,一路搖一路晃,一路跌跌撞撞。

最後就剩下了幾千人馬在大渡河邊,可見這哥們不是個優秀的戰略家。

楊秀清是太平天國的主心骨,也是太平軍的指路明燈。

他是大字不識一個,但是這哥們非常聰明,可以說就是天縱奇才。

正是因爲他的這種經歷,使得他成爲了敢打敢拼的人。

因此他做事十分果斷,從來不拖泥帶水。

從廣西出來以後,到了湖南,壓根就打不下長沙。

很多太平軍的將領都感到了迷茫,可是楊秀清卻一眼就看到了前途。

楊秀清死後,石達開爲何屢吃敗仗? 第2張

楊秀清雖然沒有讀過史書,但是他也聽過吳三桂飲馬長江的故事。

吳三桂起兵聲勢浩大,但是吳三桂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猶豫不決。

在攻下衡陽以後,吳三桂就沒有過長江的意思了,

不打算過長江,那麼就必須要攻佔南京,而吳三桂這一點也沒有做到。

因此吳三桂折戟沉沙,連半壁江山都沒能保住。

而楊秀清吸取了教訓,既然一時半會兒打不下長沙,又無法貿然過江。

那倒不如先去攻佔南京,搶一個老巢再說。

因此在楊秀清的帶領下,果斷從九江,到安慶,再到南京。

佔據南京以後,等於佔據了東南半壁江山。

因此太平天國士氣大振,從而吸納了更多願意爲太平軍賣力的士兵。

這才把太平軍的規模給搞起來了。

1853年,楊秀清又開始佈置作戰任務了。他讓太平軍兵分兩路,

一路北伐京城,一路則西征湖南和江西。

這一策略是相當正確的,北伐京城的這一路,其實就是探探路。

如果能打下京城,那皆大歡喜,如果打不下來,也可以緩解太平軍在南方的壓力。

因爲北伐京城的同時,清廷一定會集中自身力量防備京師,更有利於太平軍在南方的發展。

至於另一路攻打湖南和江西,那就是在北伐軍的配合下,努力擴大地盤的行爲。

楊秀清真切地明白,攻打湖南和江西,纔會有真正的戰果,

而北伐只是爲了真正的戰果做服務的。

不過很可惜的是,這兩路大軍都遭受了挫敗。

北伐軍孤軍深入,又得不到有效的支援,因此兵敗可以理解。

可攻打湖南和江西的部隊,卻也遭到了曾國藩的湘軍重創。

只好從湘潭一路退到了湖口。

這個時候石達開開始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石達開向來都是以驍勇善戰著稱,因此這次也沒有掉隊,

他負責在湖口跟曾國藩的湘軍,好好打一仗。

石達開一眼就看出,太平軍比不上湘軍的地方,那就是水師。

這哥們很機靈,隨即就開始讓人仿造湘軍的船艦,開始操練屬於太平軍自己的水師力量。

等到湘軍攻打到九江的時候,石達開主動出擊,

在湖口與九江,兩次痛擊湘軍,使得湘軍水師潰不成軍。

氣得曾國藩跳河自盡,要不是被人救起來,那太平軍將會少一個勁敵。

因爲石達開的努力,西征軍獲得了巨大的戰果。

此後石達開帶兵攻入江西,四個月的時間,打下了47個縣。

這哥們不光是個軍事人才,還懂得收攏人心,大量江西人民願意擁戴太平軍。

因此他所帶領的隊伍,立刻從1萬人馬擴充到了10萬之衆。

此後石達開更是在江西樟樹再次擊敗了湘軍,將曾國藩坐在的南昌城重重圍住。

可惜這個時候天京被圍,石達開只好被調回去收拾江南大營了,曾國藩因此再次撿了一條命。

那麼是誰抽調的石達開呢?當然是主持軍事的楊秀清。

楊秀清決定徹底摧毀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但是光靠秦日綱的人馬是不夠的,

所以他纔會讓石達開前來增援。

1856年2月份,秦日綱攻破江北大營,1856年6月份,秦日綱和石達開合作,攻破了江南大營。

這一重要戰果,使得楊秀清的聲望達到了巔峯,

當時楊秀清就成了集政、教、軍三者大權於一身的重要人物。

那麼這一戰略佈置是否正確呢?

從消滅曾國藩的角度來說,的確不夠正確。

但是從保衛太平天國勝利果實的角度來說,自然是非常正確的。

這裏是文章圖片6.jpg

只可惜由於功高蓋主,楊秀清被消滅了。

而石達開也因爲天京事變的原因,遭到了洪秀全的猜忌。

無奈之下石達開只好選擇離開天京。

他離開的同時,還帶走了10萬大軍,由此可見,從戰略角度來說,石達開實在是太幼稚。

正是因爲石達開的這一行爲,使得太平天國處於危如累卵的局面。

換句話來說,在楊秀清的指揮之下,石達開可以無往而不勝。

但是失去了楊秀清的統一部署,那麼石達開就成了一個沒頭的蒼蠅。

因此如果楊秀清是元帥的話,那麼石達開就是他手底下的一員虎將。

所以說這兩個人雖然都是軍事人才,卻不是一個層次的人才,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楊秀清更側重於戰略,你讓他指揮小規模戰役,他還真的未必就能取勝。

而石達開更側重於戰術,你讓他掌管太平軍全局,他可就沒了主意。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