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呂蒙要殺關羽的原因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2.8W人 

關羽被殺是曹操集團和孫權集團的聯合絞殺,加上荊州內部叛變,諸因素一共同作用的結果。每當一提起這個,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自古以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都是與利益掛鉤的,比如在三國時期之時,爲了抵抗強大的魏國,蜀國和吳國之間曾經多度聯手,交往密切。然而,誰也想不到的是,最終將關羽殺死之人,竟然是東吳大將呂蒙,這不是挑起了兩國的爭端了嗎?呂蒙這麼做的緣由到底是什麼呢?

三國時期呂蒙要殺關羽的原因是什麼?

呂蒙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此人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孫權的得力戰將。關羽身爲蜀漢武將,一生之中有過多場經典的戰役,比如水淹七軍和擒于禁斬龐德,然而最終卻敗給吳國的呂蒙,可見呂蒙實力非常不一般。而呂蒙之能力,曾經讓曹操都有所忌憚,可以稱得上是三國時期的一流名將。而呂蒙更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這樣的人一般是不會魯莽行事的。

公元219年之時,是劉備事業的巔峯期,此時的他不僅攻佔了整個益州,並且佔有了荊州三郡,實力不容小覷。但是,呂蒙卻在這一年做出了一個壯舉,偷襲並奪取了荊州。失去了荊州之後的劉備,實力大大被削弱了,此時的蜀漢對於東吳而言構不上威脅,而這便是東吳集團不畏懼劉備的原因,也是呂蒙敢於殺了關羽的原因之一。

此外,孫權偷襲了荊州之後,還向曹操示好,並且遣返了一部分的曹軍俘虜,同時,他還派人不斷刺探劉備的態度。由此可以看出,對於劉備可能做出的舉動,孫權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當劉備下令東征之時,孫權立馬向曹魏投降,並遣返了于禁,而後獲得了曹魏的支持,也防止了被兩面夾擊的境況出現。由此不難看出,孫權其實對於他與劉備的這一戰,早就有了籌碼,並做了萬全的準備。

也就是說,劉備的孫權必定會因爲荊州而有一戰,因此呂蒙此時殺了關羽亦或者是不殺他,並無法避免戰端。同時,關羽是劉備手下的一員大將,也是劉備手中的籌碼。倘若此時殺了關羽,之後東吳在與蜀漢交戰過程中的勝率便會提升。因此,殺了關羽,對於東吳而言,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由此也可以知道,國家之間的關係是由利益決定的,只有當雙方有着共同的利益之時,纔會走到一起。但是當兩者之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之時,即使是一點點的導火線都可以引起戰端,而這是很難避免的,自然也就不需要小心翼翼。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