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爲何將皇位傳給其弟趙光義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本文已影響2.15W人 

開寶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剛剛知天命的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突然駕崩,消息傳出,文武百官一時震驚不已。

行伍出身的趙匡胤一向體魄強健,這過去的九個月中,他多次頻繁出遊,最遠的甚至到達了西京洛陽。而且,此前也沒有他生病求診的記載。如此突然的駕崩不免讓人心生疑慮。

另一件事更加重了人們的疑心。

當趙匡胤駕崩之際,其子趙德昭已經年滿二十六歲,另一個兒子趙德芳也十八歲了。自西周以來,父死子繼早已是皇位繼承的默認規則,然而在不存在”主少國疑”的潛在風險下,趙匡胤卻主動放棄這一儒家所擁戴的禮法原則,轉而採用兄終弟及——以弟弟趙光義爲下一任的皇位繼承人,於情於理,這都不由得更讓人倍感蹊蹺。

於是,千百年來,人們對於宋太祖之死與太宗的即位便有了不同與官方記載的說法,最終形成了著名的“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兩大千古之謎。而相比於燭影斧聲,金匱之盟有更多讓人費解之處。

宋太祖趙匡胤爲何將皇位傳給其弟趙光義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一、

對於金匱之盟,官方的記載如下。

公元961年,也就是大宋建國的第二年,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病重,臨終前,她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皇位繼承問題。一段對話就此展開。

“你知道爲什麼是你得了天下嗎?”太后如此問道。

侍候在側的趙匡胤這時哭的像個孩子,根本說不出完整的話來,但老太后勁頭來了,不停地反覆詢問。

“這都是因爲父親和您兩人積德行善的結果。”趙匡胤最後給出了答案。

“扯淡,”老太后說道,“只是因爲周世宗死的早,留下了孤兒寡母,如果北周有年長的君王,天下哪裏還有你的份?所以,你百年以後應當傳位給你的弟弟。國有長君,方爲社稷之福。”

聽到老太太這麼說,趙匡胤連忙頓首:一定聽從您的教誨。

太后隨後命令應召而來的趙普,在牀前寫下誓言盟書,並將這份文書放到保險櫃——金匱中藏好。因爲存放在金匱中的緣故,這份文書便被後世稱之爲金匱之盟。十五年後,趙匡胤駕崩,其弟趙光義便依照當年的約定即了皇帝位。

這件事被明確記載在《宋史·杜太后傳》中, 而且在宋人所編著的私人歷史中也記錄在案;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司馬光的《涑水記聞》和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雖然具體的細節略有差異。

可見在時人看來,這是鐵案一樁。

然而,自上個世紀以來,歷史學界卻對此事有了不同看法,認爲金匱之盟乃是後來的捏造,最大的嫌疑人便是趙普與太宗。自此以後,僞造說開始廣爲流傳。

宋太祖趙匡胤爲何將皇位傳給其弟趙光義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第2張

二、

具體而言,金匱之盟一事有三大疑點。

其一,杜太后病危時,趙匡胤年僅三十五歲,正值大好壯年,而年長的皇子已趙德昭十一歲。

但凡趙匡胤再多活個幾年,其皇子便已成年,後周孤兒寡母的情況便不復存在。杜太后怎麼會鐵口斷定趙匡胤一定會英年早逝,進而催促迫使後者當即立下皇儲?

其二,金匱之盟的公開是在太宗太平興國六年九月,由早已失勢的趙普上書自陳說出的,太宗隨後才於宮中找到了這份誓約,進而公之於衆。

金匱之盟如果存在,顯然是太宗繼位合法性的一大證據,對於曾與太宗勢不兩立而又參與此事的趙普來說,無疑是一個絕好的投機機會

深諳權術的趙普何以不立刻將此事獻與太宗,進而以擁護之功獲取太宗的諒解,反而直到五六年後才上書言明?要知道,在此期間,他一直備受猜忌與打壓,終日生活在惶恐難安之中。

其三,古代有專門的史官記錄皇帝的言行,即爲起居注,這是後來編撰國史的基本史料來源。

趙匡胤、趙光義的起居注分別被稱爲《太祖實錄》與《太宗實錄》,其中《太祖實錄》有兩版,初版於趙光義的太平興國五年編撰完畢;真宗即位後,又忽然重修《太祖實錄》,於鹹平二年完成。

對於金匱之盟,三本史書所載有很大差別。初版的《太祖實錄》根本沒有此項記載,而是在後來的重修才加入進來的。而且在新版的《太祖實錄》與《太宗實錄》中,對於此事的記載也有很多細節上的不相符。

依據上述三大疑點,不能不令人懷疑整件事就是一出後人炮製的鬧劇,而始作俑者便是趙普與太宗兩人,前者爲的是權力,後者爲的是鞏固自身皇位繼承的合法性。

然而,真的如此嗎?

三、

考辨歷史史事不能脫離具體的情景而空談理論,質疑金匱之盟僞造的一大默認前提是皇位的嫡長子繼承製,由此,太宗的兄終弟及不免讓人產生先天的狐疑。

然而,我們要明白,趙匡胤所建立的大宋是在混亂的五代十國基礎之上的。

這是一個赤裸裸的亂世,即便是君主也常遭遇不測。在五代的十三位君主中,在位超過十年的絕無僅有,勉強做了十年的樑末帝最後也是身死國滅,而其中死於非命的,更是超過半數。

而且,在五代亂世中,放棄嫡長子繼承製度而選擇年長有才之人爲國君的屢見不鮮。

後梁的朱溫有六個兒子在世,其中大多成年,但他始終堅持傳位給最有才幹的養子朱友文,乃至釀成了後來的弒父慘劇。後晉的石敬瑭策立了他成年的侄子而放棄幼子爲繼承人,南漢劉隱傳弟而不傳子,吳國兩世都是兄終弟及,如此等等。

在這種背景下,當杜太后與大宋建國第二年去世時,擔憂趙匡胤會英年早逝實屬合乎情理,而她讓趙匡胤定下兄終弟及的誓約,顯然也不是無事生非的胡鬧。這是其一。

其二,金匱之盟其實有兩個版本,一般稱之爲“獨傳約”和“三傳約”。

上述提到的《宋史·杜太后傳》中的版本是“獨傳約”,即皇位只需由太祖傳給太宗即可,至於之後則沒有涉及。然而歷史上還流傳有一個“三傳約”,它講的是,當繼承皇位的太宗(趙光義)駕崩後,須依次傳給太宗的弟弟趙廷美,廷美去世後再傳回給太祖的兒子趙德昭。

“三傳約”同樣見於《宋史》之中,而且相對於“獨傳約”,它在北宋時期的私史中更廣爲流傳,其中便包括了司馬光的《涑水記聞》等。

顯然,如果金匱之盟乃是太宗所編造的,他最多會編造“獨傳約”,那麼在士大夫中流傳更廣泛的但對他並不十分利的“三傳約”源自何處呢?

要知道,當金匱之盟公佈於世不久,趙廷美便被污衊爲謀反大罪,並在兩年後鬱鬱而終,其一系的勢力皆被太宗連根拔除,而在此之前趙德昭、趙德芳已死,那麼誰還有動機與能力去編造“三傳約”並使之廣爲流傳呢?而且爲何還要基於一個謊言去編造呢?

不同版本的金匱之盟的廣泛流傳於世,從側面反映出,這恐怕並不是出自太宗的有意編造。而事實的真相很可能是,“三傳約”是真有其事,而“獨傳約”乃是出自後來的刪減與編造。

宋太祖趙匡胤爲何將皇位傳給其弟趙光義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第3張

其三,假如金匱之盟是僞造的,那麼太宗爲什麼要這麼幹呢?

常見的解釋認爲,在歷經奪取燕雲十六州的高梁河之戰的慘敗,以及太祖兩子的非正常死亡後,太宗內心非常不安,害怕有人乘機作文章,於是借金匱之盟一事重申他帝位的合法性。

然而,這種解釋不免牽強。

當金匱之盟發生時,太宗已經稱帝達六年之久,皇位早已穩固如山,這從他輕鬆除掉太祖的兩子及弟弟趙廷美等事情不難看出,他真的有必要去費盡心思炮製這樣的一個彌天大謊嗎?

而且,衆所周知,太祖之時,太宗與趙普一向關係惡劣,幾成水火不容之勢。

《丁晉公談錄》這部書曾提到這樣一個細節,“太祖晏駕,太宗嗣位,忽有言曰 : 若趙普在中書,朕亦不得此位 。 ”當趙普死後,太宗更是公開與近臣說到兩人關係,“向與朕嘗有不足,衆人所知。”

正因如此,當趙光義即位後,趙普旋即被罷相,僅保留了一個太子少保的身份,無權無勢 , 其後更是多次受到信任宰相盧多遜的迫害,以至於常常惶恐難安,日夜無法安眠。

趙光義既然如此痛恨趙普,怎麼會邀請他的老對頭參與編造此事呢,這不是明擺着給對方送把柄而使自己處於受要挾的境地嗎?若是要存心編造,他大可編造的更好些,最好是死無對證的地步。

當弟弟趙廷美與其乳母相繼去世後,太宗曾經編造彌天大謊,聲稱對方並非自己的親弟弟,而當時他並沒有找任何人作證,爲什麼這次非要找一向爲自己深惡痛絕的趙普合作呢?

再者,金匱之盟在太平興國六年九月公佈於世後,次年便有了趙廷美的被誣謀反案,而親自主抓這項工作的正是重新擔任宰相的趙普,同時,待此案告一段落後,趙普又隨即被免除宰相一職。

顯然,趙普的這次復相,主要工作就是剷除趙廷美一黨,與太宗皇位繼承的合法性並無太大關聯。

最後便是史料不一致的問題了。

結合上述提到的“獨傳約”與“三傳約”,其實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一情況。金匱之盟最初的版本是“三傳約”,即當太宗去世後要將皇位傳給弟弟而非自己的骨肉,這個約定應該在一定範圍內有所流傳。

但太宗不願意。於是在除掉太祖二子後,便有意拔掉最後一根絆腳石——趙廷美。“三傳約”對趙廷美相當有利,自然而然地,經太宗審定的《太祖實錄》便對此事隱蔽不談。

同時,在歷經高梁河之敗和太祖二子的非正常死亡後,謹慎的太宗擔心貿然除掉趙廷美會生出不可控的風險,便找到了太祖的舊臣、國家元老趙普,想找一個幫手。

而此時的趙普正值人生艱難時刻,面對太宗的橄欖枝,他趕緊抓住,立刻拋出一份“獨傳約”來表示自己的忠心。太宗聞軒而知雅意,便重新啓用了他。

經由趙普編造的“獨傳約”對太宗有百利而無一害,於是神宗即位後便將之添加進了重新修訂的《太祖實錄》中。這便是爲何兩版《太祖實錄》記載不一的緣故,至於與《太宗實錄》的細節差異則有待進一步研究了。

由此也解釋了爲何趙普沒有一開始便上書陳述金匱之盟一事,因爲太宗即位時一帆風順,金匱之盟最多算是錦上添花。而且,他不知道太宗對“三傳約”的真實想法,貿然上奏恐怕禍福難料,趙普棄之不顧自然在情理之中。

可能的情況大抵如此。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