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勇猛多爾袞:獾十四郎的戰爭錘鍊

本文已影響6.53K人 

  我們的獾十四郎多爾袞在母親死後的第二年,便隨着皇太極出征察哈爾蒙古多羅特部。年僅16歲的他作戰勇猛,凱旋迴師後,被封爲:‘墨爾跟岱青’(蒙古語譯爲:聰明的戰將)。從此開始了他人生的輝煌篇章。

  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多爾袞隨徵明朝,大軍由龍井關入明境,與三貝勒莽古爾泰一起,攻打汗兒莊,擊敗了明軍。收降了守將。

  同年十一月,又驅兵攻打通州,渡河抓捕哨兵。隨從皇太極去攻打北京城,在北京城廣渠門外連續作戰,擊敗了前來救援的薊遼督師袁崇煥和錦州總兵祖大壽的援軍。十二月時,又擊敗了明山海關的援軍。

作戰勇猛多爾袞:獾十四郎的戰爭錘鍊

網絡配圖

  天聰四年(1630年)二月;多爾袞再次出發,隨同三貝勒莽古爾泰一起出兵攻打明朝,攻破明軍大營,斬殺60餘人,俘獲戰馬八匹。

  天聰五年(1631年)七月,皇太極開始仿照明朝設立六部管理國家,從而取消了四大貝勒共掌國政的制度了。更架空了八旗議政王大臣會議。多爾袞負責掌管吏部。八月,多爾袞又隨皇太極出征了,這次是圍攻大淩河城(今天遼寧省凌海市)。明軍出城誘站,多爾袞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明軍大敗。但城牆之上炮矢齊發,死傷的八旗將士很多。明軍來不及進城的也都掉到壕溝裏。而皇太極很怕弟弟受傷或者出危險,看到他回來後,很高興。但也責罵了手下的人,怎麼不阻止他呢。從這裏看,皇太極還是很重視並在乎他這個弟弟的。十月,多爾袞又和貝勒阿巴泰一起跟着已降的祖大壽一起來到錦州城外。假裝潰敗,待明軍出城時八旗大軍4000人衝上,將城內守軍擊敗。

  隨後的三年間,多爾袞又隨徵蒙古和明朝都獲得了勝利。這也爲多爾袞日後的成功奠定了穩固的根基。

  天聰九年(1635年);多爾袞又立了一大功,這次是跟貝勒嶽託一起去蒙古察哈爾部招降已死的林丹汗的部衆。在此之前,蒙古察哈爾部的首領林丹汗一直和後金作對,和明朝修好,他自負的認爲自己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的嫡系,沒有必要諂媚建州女真人。皇太極打了他多年總算是將他擊敗了,林丹汗逃竄時走到了青海大草灘便蒙主召喚走了,他這一走,察哈爾部便不堪一擊了。多爾袞等人率大軍來到了托裏圖城下,怕城內人心慌亂,便派人入城勸降,並許諾秋毫無犯。這樣林丹汗的遺孀蘇泰和兒子額哲一起出城投降。並獻上了一塊玉璽。此璽來歷非凡啊。最早是傳國玉璽,是秦朝用和氏璧雕琢的,方圓有四寸,上鈕交五龍,刻着四個字:制誥之寶。從秦朝一直傳到元朝,元順帝被朱元璋擊敗後逃竄時掉落了此寶。便一無所終。此璽代表着皇權的繼統合法權。相當於今天的資格證。沒有這個寶的都是非主流的。而明朝二百年間16個皇帝看來沒有此璽都是非法的了。多爾袞如今得到了,很是高興,這預示着後金的統治是合理合法的。他將印璽獻給皇太極,皇太極於次年改國號爲清,改年號爲崇德。(古代把一個年號看做一朝,這也就是清朝爲什麼又稱爲十三朝了,皇太極有兩個年號。)改族名爲滿洲。

作戰勇猛多爾袞:獾十四郎的戰爭錘鍊 第2張

網絡配圖

  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大封諸王貝勒,多爾袞也因屢建功績,又收穫了傳國玉璽,被封爲和碩睿親王。多爾袞也正契合了他的封號,聰明睿智。後來終太宗皇帝一朝,他參加了多次重大戰役,還有很多例子都一定程度的改變了歷史。在他做上了睿親王時,他開始獨立帶兵了。和其他一些王公貝勒不同,他不但有勇,而且有謀。這也是爲什麼皇太極會重視他了。他從小就在父親的影響下喜愛讀書,滿漢文皆通,也算是八旗軍中的高級知識分子,堪稱儒將。至於《三國演義》之類的軍事教科書看了不止一遍。皇太極曾下詔徵求諸王貝勒意見,如果出兵的話,明朝,朝鮮和蒙古應該先打誰。多爾袞就大膽上奏:“宜整兵馬,待穀道熟時,入邊圍燕京,截其援兵,毀其屯墾,爲久駐計,可坐以待壁。”這段話的意思是:“應該先休整兵馬,待明朝稻穀熟了的時候再入其邊然後兵圍燕京,截斷他們的援兵,毀掉他們的屯墾。然後久駐其邊。最後作以待弊。”他的這段話深深的影響了老皇的想法,於是便有了後來的入京襲擾戰。他的戰略眼光從此露出崢嶸。不同於一般的滿族王公貝勒的有勇無謀。以後的幾次對明戰爭中,多爾袞都身先士卒,屢立戰功。包括第二次征討朝鮮,逼迫朝鮮王李瑩投降稱臣納貢。這樣除掉了朝鮮,收服了蒙古去掉了後顧之憂變可長驅直入的與明朝作戰。

  但是皇太極對這個小弟弟卻也是又拉有打,小樹要成長就得時不常的剪剪枝幹,對待人也是這樣,多爾袞也受到了懲罰就是在和明朝的戰爭中,在1641年大清崇德六年三月,大明崇禎十四年,多爾袞與豪格受命圍困錦州。圍了很多天都沒有攻下城池,本來是要輪番圍困意圖讓城裏的人投降,結果城裏的人還沒反應,城外的後金部隊先有反應了。

作戰勇猛多爾袞:獾十四郎的戰爭錘鍊 第3張

網絡配圖

  他們想回家了。多爾袞這時還很年輕,他和侄子豪格討論了一下,決定讓士兵輪流回家探探親,但又怕敵人偷襲結果就把圍困的陣線撤下三十里。這就相當於撤掉了包圍圈。這事讓皇太極知道了,皇太極氣得不行,問他們到底是怎麼回事,兩人說了原由,皇太極更加氣惱不已,說道:“我信任你,愛護你,好馬讓你騎,好衣服讓你穿,什麼好的都想着你,你就這麼對待我?你不是願意回家嗎,那你和你的手下都回家去吧,不用再上班了,出去,不像再見到你們了,而且還降了多爾袞的爵位又親王降到郡王,罰款”這些處置讓獾十四郎很緊張,他找來了大學時范文程說情,皇太極才原諒了他。這算是個插曲。其實多爾袞還是比較重視皇太極的認可和信任,所以在皇太極死後,他大修皇太極的陵墓,相反自己的陵墓卻被侄子順治挖了個底兒掉。就在他打算爲大清的統一之路和父兄兩代人的夢想一起努力的時候,天下出現了大事,他的哥哥大清的二代掌門人,董事長皇太極暴崩了。有很多民間小說或是傳聞說皇太極的的死是多爾袞謀害的,爲的是和莊妃的地下情得已公開,我覺得這純屬野史,不可相信,如果我們的獾十四郎是這樣的人,那他爲何之後不與豪格和順治徹底的爭奪皇位呢,或者他直接說他自己繼任了不就得了,這樣的例子也不是沒有,雍正皇帝不就是這麼登基的嗎?

  這個傳聞紕漏很多,首先是皇太極的身體已經是不健康的狀態,而且他很胖,所以很容易造成腦梗和心梗。第二多爾袞再大的膽子也不敢進宮謀刺聖駕,當時是進行一次大party,進行完了皇太極就回家了,獾十四郎他們也都散了,根本沒機會進宮。至於這些傳聞和小說無非是想增加一點故事情節。可信度比較低,但很有趣的是很多電視劇都拿這個當信史說的有鼻子有眼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