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才亡魏”什麼意思?魏國到底失去了哪些人才?

本文已影響1.8W人 

我們都知道,公元前四百零三年,魏斯、韓虔、趙籍三人通過賄賂周威烈王,被加封爲諸侯,正式取代晉國,建立了趙魏韓三國,魏斯就是那位雄才大略的魏文侯。

魏文侯正式建立了魏國之後,因爲魏國地處四戰之地,如果魏國不能強大起來,那麼必然會讓周邊的國家給吞併,於是,魏文侯開始大膽啓用出身卑微的李悝、吳起等人變法改革,後來,魏國又形成了西河學派,取代孔子故里曲阜成爲了天下文化的中心,匯聚了戰國時期的大批人才。

孫皓暉先生在《大秦帝國》中曾提到魏國滅亡的原因,皆是因爲“失才”,那麼,魏國到底失去了哪些人才?

一、吳起

吳起這個人,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吳起是最早跟着魏文侯的一批人,魏國的軍事改革就是在吳起主持下開展的,那支聞名天下的“魏武卒”就是吳起一手編練出來的。在吳起擔任西河郡守期間,魏國對秦國的作戰屢戰屢勝,從秦國手中奪取了大片領土。

在魏國名臣李悝、翟璜等人去世之後,他就成爲了魏國朝堂之上不論是資歷還是戰功都數一數二的重臣,可是,魏文侯的繼任者,也就是當年曾和吳起攜手攻秦的魏武侯,對於吳起這種出身低微的臣子並不待見。在挑選李悝的繼任者之時,吳起本以爲自己絕對能夠坐上魏國相國之位,但是魏武侯卻啓用了出身貴胄的田文爲相,反而是疏遠了戰功赫赫的吳起。

後來,公叔痤又設計陷害了吳起,吳起爲求自保,於是出走楚國,在楚國,吳起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使得楚國這個“老大帝國”重煥生機,沒少給魏國找麻煩。

失才亡魏”什麼意思?魏國到底失去了哪些人才?

二、商鞅

商鞅是衛國人,後來去到了天下文化中心——魏國,師從魏國重臣公叔痤,被公叔痤十分重視,但是因爲魏國那條不成文的用人制度,商鞅一直沒能有在魏國朝堂之上施展拳腳的機會

後來,秦孝公深感秦國困境,於是向天下廣發《求賢令》,商鞅深感魏國不會給自己施展拳腳的機會,商鞅便離開了魏國,去到了西陲的秦國,結果受到了求賢若渴的秦孝公優待,被任命爲執掌軍政大權的左庶長,開始主持變法。

就在秦國正在崛起的同時,魏國被後來居上的齊國一頓胖揍,打得鼻青臉腫,秦孝公見一雪百年之恥的機會來了,於是就派商鞅兵出崤函,重奪河西失地,全殲了魏國鎮守河西的大軍,又狠狠地踹了風雨飄搖的魏國一腳。

失才亡魏”什麼意思?魏國到底失去了哪些人才? 第2張

三、公孫衍

公孫衍是魏國人,原本在魏國效力,擔任犀首一職,但是卻一直沒有受到重用。心灰意冷的公孫衍出走秦國,受到了剛剛親政不久,苦於沒有能臣輔政的秦惠文王的重用,於是,公孫衍很快就被秦惠文王委以要職,後來又擔任秦軍主將,率軍出征河西,殲滅了魏國駐守河西的大軍,俘殺了魏軍主將龍賈。

在此戰之後,魏國面對秦國不得不低頭,公孫衍也被秦惠文王拜爲大良造(當時的秦國未設開府丞相,大良造職權與六國開府丞相相似)。

四、張儀

張儀是魏國人,師從那位神祕的鬼谷子,學習縱橫之道,學成之後,先是回到了魏國,遊說魏惠王,但是因爲出身問題,一直沒能得到重用。於是張儀又去遊說列國君王,但是因爲種種原因,張儀並未得到列國君王的重用,張儀遊說列國無果之後,又輾轉去了秦國。

在秦國,張儀在朝堂之上提出了連橫之策,被秦惠文王拜爲客卿,後來,公孫衍因爲收受魏惠王的賄賂,被秦惠文王罷免。相仿山東六國,設開府丞相,並且將張儀拜爲秦國相國,主持秦國邦交大事。張儀在秦國任相國之時,對於自己的母國毫不手軟,沒給秦惠文王出謀劃策,打擊魏國。

離開魏國去到秦國、齊國等國家的人才還有孫臏、范雎、尉繚子等人,這些出走別國的人才,特別是去到秦國的魏國人才,正好湊齊了從秦孝公到秦王政數代君王所需的輔政人才,間接使得魏國走向了滅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