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娥:河北石家莊的紅色女郎

本文已影響1.63W人 

說起安娥的名字,估計還會有很多人感到不熟悉。但是,提起《賣報歌》以及中國電影第一首歌《漁光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對,安娥就是這兩首歌的詞作者,也是國歌詞作者田漢的夫人。

安娥原名張式沅,1905年出生於原獲鹿縣範談村,也就是現在的石家莊區長安區。她,年僅24歲就從事中共特科情報工作;她,一自身和母親的家族爲原型,創作長篇小說《石家莊》,她,與國歌作者田漢有着悲歡曲折的愛情故事。

安娥:河北石家莊的紅色女郎

筆者因爲有緣和田漢之子田大畏相識併成爲忘年交,因此,每每聽到田大畏老人講述母親安娥的故事時,感慨良多。

在我和田大畏老人多次的深談中,竟然發現一個祕密:據談村張氏祠堂碑載,張氏家族是明初永樂二年從山西移民遷來,至清光緒初葉的近五百年,子孫繁衍二十二世。田大畏老人說,他們的祖先聽說是弟兄四人,但不知道什麼原因,這裏只剩下一人。恰巧得是,我老家河北省寧晉縣大北蘇村,也是明永樂二年從山西移民遷來,聽說當時弟兄四人,但老三不知道什麼原因,離家出走,導致這裏只剩下三人。

“我從小沒有姓田,而是跟着母親姓張,所以聽見你的名字是張家勝字輩,我的侄子們剛好也是張家的勝字輩,所以我就感覺我們是一家人呀。”這是我第一次和田大畏老人見面時,老人對我說的話。

可能緣遇這個原因,田大畏老人便把我作爲親人,從來都是有什麼就說什麼。

記得兒時,和小夥伴一起,最愛唱的就是《賣報歌》和《國歌》,沒有想到,這兩首歌的歌詞,竟然分別出自於安娥和田漢這對患難與共的夫妻之手,這是何等的曼妙!更沒有想到得是,安娥不但是我的河北老鄉,而且還是同祖同宗的親人。

安娥:河北石家莊的紅色女郎 第2張

安娥緣遇父親張良弼是前清巨人,從出國留洋,歸國後任直隸省視學,創辦直隸實業甲中工業學校、私立民生中學、女子示範學校。

或許安娥從小就有一種叛逆精神,15歲那年,爲了反對不合理的校規,帶頭鬧學潮後離開學校,1925年12月加入共產黨,被安排到蘇聯學習,學成歸國後,開始了她紅色革命之旅,被譽爲紅色女郎。

與此同時,安娥的創作也進入了豐收期,先後創作出《漁光曲》、《賣報歌》、《打回老家去》扥一大批優秀作品。

1929年一個冬日,安娥經介紹來拜見田漢,由此拉開他們近半個世紀的悲歡之戀。1931年,安娥和田漢的兒子田大畏出生,1940年,他們一家終於生活在了一起。

安娥:河北石家莊的紅色女郎 第3張

君應愛極翻成恨,

我亦柔情頗有剛;

欲待相忘怎忘得,

聲聲新曲唱漁光。

這首田漢寫給安娥的詩,不正是他們鑄就的非同尋常的愛情之歌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