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史書整理辨析,東漢的人口記錄可認定爲有多少?

本文已影響2.48W人 

由於農田水利工程的興建,農耕工具的改進,農業耕作技術的提高以及精耕細作方法的推廣,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東漢時期的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如西漢時,都城附近的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一帶,地處關中地區,人口特別稠密,共有240多萬。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到東漢時,關中戰亂頻仍,殘破不堪,人口銳減至50餘萬。兗州也由780多萬減至400萬左右。相反,南方諸州,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揚州人口從320多萬增到430多萬;荊州人口從350多萬增到620多萬;益州人口也從470多萬增到720多萬。

經過史書整理辨析,東漢的人口記錄可認定爲有多少?

漢官方戶口統計的峯值在永壽三年(157年),全國有戶10677960,口56476856,現代學者考慮到當時被豪強地主霸佔或蔭庇的大批徒附、宗族、賓客、部曲、奴僕等人羣以及遷居漢地的匈奴、羌族、氐族及百越等民族大多未納入戶口統計,故認爲東漢人口峯值達6500萬。

范曄參與政變被殺時,《後漢書》尚未編完,無表無志。到了南朝樑,劉昭爲後漢書作集註,深以爲憾,遂截取西晉司馬彪(司馬懿侄孫)所著《續漢書》八志,詳加註釋,補到範書後邊。劉注後來也散佚了,唯獨注補續漢書八志這部分,基本保存了下來。

於是東漢人口數字,主要出自《續漢書·郡國志》及劉昭註解。而劉昭在此引用的,又主要是桓帝年間伏無忌的記錄。這位伏先生說來不一般,乃是秦末伏生之後,兩漢經學世家家主,參與過官方史書《東觀漢記》編寫。

伏無忌記錄了光武到質帝八朝末的戶口數字,非常難得了。此外還有漢末應劭(迎曹嵩那個倒黴太守)《漢官儀》1個數字,西晉皇甫謐(皇甫嵩曾孫)《帝王世紀》3個數,加上《晉書》追溯1個數,相關記載就這麼多。

經過整理辨析,東漢人口記錄可認定爲——

光武中元二年(57),《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引伏無忌所記:

戶427,9634,口2100,7820,戶均4.91口。

明帝永平十八年(75),《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引伏無忌所記:

戶586,0573,口3412,5021,戶均5.82口。

章帝章和二年(88),《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引伏無忌所記:

戶745,6784,口4335,6367,戶均5.81口。

和帝元興元年(105),《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引伏無忌所記:

戶923,7112,口5325,6229,戶均5.77口。

安帝延光四年(125),《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引伏無忌所記:

經過史書整理辨析,東漢的人口記錄可認定爲有多少? 第2張

戶964,7838,口4869,0789,戶均5.05口。

順帝永和中(136?),《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引應劭《漢官儀》:

戶1078,0000,口5386,9588,戶均5.00口。

順帝永和五年(140),《續漢書·郡國志》:

戶969,8630,口4915,0220,戶均5.07口。

順帝建康元年(144),《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引伏無忌所記:

戶994,6919,口4973,0550,戶均5.00口。

衝帝永嘉元年(145),《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引伏無忌所記:

戶993,7680,口4952,4183,戶均4.98口。

質帝本初元年(146),《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引伏無忌所記:

戶934,8227,口4756,6772,戶均5.09口。

桓帝永壽三年(157),《晉書·地理志》:

戶1067,7960,口5648,6856,戶均5.29口。

最後這行就是東漢人口最高紀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