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貢生是什麼級別?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身份?

本文已影響2.75W人 

你們知道清朝的貢生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貢生: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爲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

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清代貢生,別稱“明經”。貢生算是地方層面的高級知識階層。非要有級別的話,就相當於是今天的特別大學的大學生

清朝的貢生是什麼級別?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身份?

貢生具體又分爲六種,人們比較重視的是歲貢、恩貢、撥貢、優貢、副貢,這五類貢生和舉人、進士一樣被視爲正途出身,備受讚譽。最後一種貢生稱爲例貢,說白了就是花錢買的,這類貢生是最讓人不待見是也最不值錢的。

當時的秀才離做官還有很長的距離,只有他考中了舉人才有做官的資格(而且舉人能分到官職也很難),所以貢生連做官的資格都沒有,更不用說是幾品官了。但是貢生也是有待遇的:一是,見縣官不用跪拜,作揖即可。二是,有生活補助,每個月有銀兩。

清朝的貢生是什麼級別?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身份? 第2張

清代,一些人備選爲貢生之後,很多親朋好友就乾脆稱他爲“進士”,這是因爲中進士是讀書人最高的理想,大家順勢恭維他:“您這麼優秀的人早晚要中進士。”這樣叫着叫着,貢生們也都飄飄然起來,有些人當了貢生之後,便花錢請當地的長官或者名流寫塊“進士匾”懸掛在祠堂上面以作炫耀。

清代中後期,由於僧多粥少,很多捐納出身的例貢是指望不上做官的,他們只不過是希望拿着貢生的牌子來糊弄別人。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爲後人所不可取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