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

本文已影響1.36W人 

說到古代其實也還是有超多的有意思的事情了,比如說在古代有用碎銀子這個事情的,那麼這個碎銀子是怎麼來的呢?他在使用的時候是怎麼算的呢?碎銀子都是大小不一呢?又怎麼去計算呢?所以這個事情也還是很複雜很有探索意義的,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分析這些問題,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還有碎銀子是怎麼用的大家一起來揭祕吧!看完後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揭祕: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

古代人一般用銅錢,如果消費很高的話,會使用銀子,而一大塊銀錠帶在身上肯定不方便,弄不好在路上碰掉了一個角,這就好多天伙食費沒有了。其實碎銀子都是在大元寶上剪下來的。在古代人們的身上,經常會帶着一個小稱,專門用來稱銀子的重量。如果銀子多了就會在銀子上用剪刀剪下來一塊,剪到需要的重量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是去了需要用到銀子的地方,一般店家都有秤的。

銀子在古時的流通還非常靈活,既能夠以元寶的形式流通,還能用碎銀子交易。而碎銀子到了錢莊的手中,爲了便於存儲,還會把這些銀子重新鑄成元寶。當然,錢莊也能把元寶做成碎銀子。古人會把銀子熔化成銀水,然後倒入到一個個特製的小坑中,等銀水冷卻,就成了散碎的銀子。另外,在古時的流通中,銀子的成色也有很大區別。在交易的時候,成色不同的銀子,所代表的價值也不同。

一般來說,古代在用碎銀子付賬的時候還是相當麻煩的,需要用特定的秤來稱重量,還得看成色。像古裝劇中看到的到酒店吃飯,拿出碎銀子直接走了,這種現象在古代不存在。其中在古代最流通的貨幣是小面額的銅錢,好算錢又方便攜帶,看到這兒,你明白了古代的碎銀子沒有面額,是怎麼看值多少錢了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