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稱官員爲大人是正常的嗎?

本文已影響1.61W人 

在歷史上,稱官員爲大人是正常的嗎?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時代,始終受儒家思想主導,一直是個等級分明的社會,講究“長幼有別,尊卑有序”,這種等級關係也反映在人與人之間的稱呼上。

科舉制度產生後,一個人如果考中了舉人,就能被稱爲“老爺”,與之相對,那些沒有考中功名的人,則被稱爲“白丁”。如果有功名的人被授予官職,則稱“釋褐”,也就是除去平民穿的麻布衣服,換上綢緞官服,所以平民也稱“布衣”。在明清小說或戲劇中,平民見了官員要尊稱“大人”,官員們之間也是互稱“大人”,平民則自稱爲“小人”或“小民”、“草民”。

在過去,稱官員爲“大人”是爲了顯示其等級和地位比普通民衆高,這個“大”字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其服裝和出行方式都與普通人不同,甚至連坐的椅子下面也帶有“託泥”,比平民的椅子要高出一截。在古代繪畫中,官員的體型也比平民要大,這形象地詮釋了“大人”的含義。

“大人”這個稱謂凸現了過去官員與普通百姓在社會地位上的不同,顯得尊貴,所以這個稱呼令官員們很受用。然而,用“大人”稱呼官員是很晚纔出現的,並非一般認爲的自古就是如此。

“大人”一詞最早見於《周易·乾卦》的九二爻辭“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裏的“大人”指聖人或君子,也就是兼具高尚道德和崇高社會地位的當權者,主要指皇帝和王公貴族。《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莊子》:“大人者,聖人不足以當之”。這裏的“大人”也是指德位兼備的高層人士。

在司馬相如的《大人賦》中,“大人”則專指天子,因爲皇帝是替天行道的上天之子,因而也是道德最高的人,同時他也是天下地位最高、權勢最大的人。在有皇帝出現的繪畫中,皇帝的形象總是要比周圍的人高大,所以皇帝纔是真正的“大人”。

在歷史上,稱官員爲大人是正常的嗎?

唐宋以前的“大人”,多指父母叔伯等長輩,如《漢書·高帝紀下》:上奉玉卮爲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亡賴,不能冶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羣臣皆稱萬歲,大笑爲樂。”

《孔子家語》:“曾子曰:‘參得罪大人’”,《史記》范蠡之子曰:“家有長子,今弟有罪,而大人不遣,是吾不肖也。”

這些史料記載中提到的“大人”都是指父親。

“大人”在秦漢時期還可以指胡人的部落首領。《漢書·匈奴傳》載,匈奴呼韓邪單于打算歸降漢朝,左伊秩訾表示支持,但“諸大人相難久之”。

《漢書·陳湯傳》載,甘延壽、陳湯進兵至康居城下,單于問:“漢兵何來?”甘延壽、陳湯答:“我爲單于遠來,而至今無名王大人見將軍受事者,何單于忽大計,失客主之禮也!”

《漢書》中的“名王”和“大人”都是指匈奴的首領和貴族。

東漢以來“大人”還指宦官。《後漢書·鄧禹傳》載,當時年長的宦官被稱爲“中大人”。

《後漢書·陽球傳》載,宦官程璜當時把持了朝政,官員都尊稱他爲“程大人”。

東漢蔡邕《諫靈帝疏》中說:“今道路紛紛,復雲有程大人者,察其風聲,將爲國患。”這裏的“程大人”指的就是程璜。

東漢時,宦官沒有行政序列裏的正式官職,也沒有制度化的權力,但因與皇帝的特殊關係而擁有很大的權勢。人們爲了巴結這些宦官,就用“大人”這個對長輩的稱呼來恭維他們。清代學者趙翼在《陔餘叢考》中分析:“蓋本宮闈近侍之人,身無官位,而勢居顯要,故以大人稱之。

宋朝以後纔開始逐漸出現稱官員爲“大人”的情況。如元人高則誠的戲曲《琵琶記》中,蔡狀元呼黃門爲大人,說明元時的官員中已有“大人”之稱。

宋元時期,地方官員進京時遇到京官,都要尊稱一聲“大人”,以示尊敬。

明代朱國禎編的《涌幢小品》記載:徐晞以胥吏起家,仕至尚書,某日還鄉,郡守率諸生迎之,諸生以徐晞非生員出身,頗無敬意,徐晞出一對聯曰:“劈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諸生不能對。徐晞對下聯爲:“咬開銀杏,白衣裏一個大人。”

明人王世貞《觚不觚錄》記載,三司見總督稱“老先生”,見巡按稱“先生大人”。

《西遊記》中,唐僧一行人途經各國城門,都稱門吏爲“大人”。可見明代時“大人”之稱已經有擴散的趨勢了,連守城門的低級官員都能稱“大人”。

明朝以前,官員們之間一般以職務相稱,到了明朝還是以稱呼官銜爲主。“大人”一般是雙方關係比較好的情況下,在私下使用的客氣稱呼,但是明朝以來,人們逐漸忽略了“大人”的道德含義,只重其地位和權勢。有時在某些場合,因爲有求於掌握公權力的人,偶爾會使用這種稱呼以示討好諂媚,西遊記裏稱門吏爲“大人”就是這種情況。

在正式場合用“大人”稱呼官員始於清雍正時,剛開始僅用於稱呼總督、巡撫等封疆大吏。嘉慶、道光後,京官四品以上官員,以及地方布政使、按察使、道員,翰林也可以稱“大人”。《清稗類鈔·稱謂類·大人》載:“大人之稱,始於雍正初,然唯督撫有之。嘉、道以降,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無不稱大人。翰林開坊,六品亦大人。”

清末福格所著《聽雨叢談》記載,“本朝內大臣、都統、尚書、侍郎、卿寺、學士、堂上官皆稱大人”。說明在他生活的年代,“大人”之稱已經被濫用了。據福格的說法,“大人”這一稱謂在咸豐以後不斷擴大,後來連縣一級以下官員都開始濫稱“大人”。

“大人”稱謂在清末全面氾濫,是因爲那時社會黑暗,官場腐敗。官員們投機鑽營,爲了謀取私利,不擇手段,寡廉鮮恥,甚至不惜用過去稱呼父母的稱謂來諂媚上司。

宋朝以前,雖然官場也很黑暗腐敗,但那時的官員多少還有些廉恥心,即使有意攀附,刻意逢迎,卻仍羞於張口喊別人“爸爸”。宋代莊綽的《雞肋篇》和費袞的《樑溪漫志》也都明確指出,世上只有兒子對父親才能稱“大人”,如果以“大人”胡亂稱呼他人,等於當衆喊別人父親,比如稱一個李姓官員爲“李大人”,其實就是喊他“李爸爸”,這樣又怎能不引來衆人“駭笑”。

可見,宋朝以前的社會道德風氣要比晚清時好得多,人們對禮義廉恥這個傳統道德底線,仍有一定程度的堅守,官員們至少還有羞恥感。可是到了清末,官場風氣嚴重腐化,官員們爲了巴結權貴,結交昆黨,可以毫無心理障礙地對上司或高官以父親相稱,確實是“禮崩樂壞”的末世景象。

如今我們閱讀明清小說或觀看古裝影視劇時,可以發現“大人”的稱呼充斥其中,彷彿這是一種正常的嚴肅稱謂,以至於現代人對“大人”這種稱呼的認同已經根深蒂固。現代創作的文藝作品裏,在涉及古代官場時,也很自然地大量使用這個稱呼,卻不知這是極端畸形和腐敗社會中的產物,在古代的大多數時間裏,人們不屑於使用這種無恥的稱謂。在現代小說和影視劇的創作中,應該還歷史本來面目,革除這個惡俗的“大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