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被判滅九族之時 家中的親屬爲什麼不選擇逃跑

本文已影響1.28W人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古代滅九族,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古人被判滅九族時,家中親屬爲何不逃跑?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的橋段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不論臣民,在惹得皇帝生氣的時候,皇帝動不動就會說出“株連九族”之類的話,但是其實歷史上真實發生的誅九族的事件是非常少的。

可是有一點很讓人感到疑惑,那就是在古人被判滅九族之時,家裏的親屬爲什麼都不逃跑呢?這着實讓人不解,仔細想來,原來選擇逃跑的人才是最蠢的。

淺論“九族”

其實在以前封建專制獨裁的統治中,像“忌諱”“株連九族”等刑罰都是時代的特有產物。

而“株連九族”這種殘酷的刑罰制度,也被稱之爲“族刑”,是由秦始皇提出的,但是一開始制定的刑罰只是“夷三族”,而不是“夷九族”。

也就是說一人犯罪,“三族”都要跟着處罰,這主要是指“父母、兄弟,妻子”,在後來才逐漸演變成“夷五族”再到“夷九族”。

古人在被判滅九族之時 家中的親屬爲什麼不選擇逃跑

歷代以來,“族刑”都是用來懲治重罪,一般不會輕易下達“族刑”的命令,一旦實施,也是因爲牽連甚廣,爲了斬草除根,達到殺一儆百的作用,來威懾其他心思不正之人。

其實常說的“九族”主要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父族四是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以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以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孃家、姨母及其兒子;妻族二是指岳父一家、岳母的孃家。

同時還有另外的一種說法,因爲我國自古而來的文化之中就有“九”是最高的數的意思,“九族”也有人認爲是指所有和犯罪者有親緣關係的宗支族系,而不僅僅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爲何不逃

一個家族同樣也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可以說九族以內基本上是全都包括了,如果九族被施行連坐之罪,那這個家族也就等同於消失了,並且再也沒有出翻身的機會了,可是明知如此嚴重的後果,在得知要被株連九族的時候,其他在九族內的親屬爲什麼沒有選擇逃跑呢?

其實這並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不能,同時他們也逃不掉。

古人在被判滅九族之時 家中的親屬爲什麼不選擇逃跑 第2張

聽到所謂的“株連九族”,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全部要被砍頭,處以死刑,可是事實其實並非如此。

在以前的律法之中是隻有犯下了“謀反大逆”的人需要連坐,並且十六歲以上的父、子、孫都要一併處以死刑,其他人都能留下性命。

而在明清律法中,這個需要處以死刑的範圍擴大到了父、子、孫、兄弟及伯叔,除此之外,其他的旁系家屬其實都不會被處死,一般他們將要面臨的是流放,或者是賣給功臣爲奴,面對一般的老弱婦孺,往往都會法外施恩的。

雖然活下來的人日子也並不好過,要爲奴爲僕,但是好歹還有一線生機,可是一旦有人選擇了逃跑,那就是罪加一等,無論成不成功,都會連累自己的親人,本來不在死刑範圍內,也會因爲他們的逃跑而丟掉性命。

更何況古代交通並不發達,消息十分堵塞,又哪裏會有逃跑的時機呢?

在古代掌權者下達了“株連九族”的命令之後,官兵隨即就會去捉拿相關的人員,完全不會有反應的時間給你去計劃逃跑。

就算當時僥倖逃脫了,逃亡的一路上,既要逃脫官兵的層層追查,還要提防別人的告密。

古人在被判滅九族之時 家中的親屬爲什麼不選擇逃跑 第3張

各種通緝令,“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爲了錢財,自會有人提供線索,而且就算運氣好,都躲了過去,沒有被官兵抓到,可是整日東躲西藏總有暴露的一天,更何況古代的戶籍制度也沒那麼簡單。

其實以前的戶籍制度都是與土地直接聯繫的,採用以家庭爲單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中國的戶籍制度始於周朝,到了秦代才初具規模,後來經過三國至南北朝的整頓,再到到隋唐時期日趨完備和周密。

從商代的“登人”再到漢代的“編戶齊民”,再到宋朝的“保甲制”,這無一不在說明戶籍制度的縝密。

在建立了完備的戶籍制度後,與此同時,各地還出現了“一家犯錯,鄰居同罪”的措施,由於鄰里之間相互監督,因此極大的降低了收留逃犯的可能。

畢竟這是要承擔很大風險的,甚至在附近出現了生面孔還要向當地官府報備,如果是逃犯,提供線索能得一筆賞錢,如果看到了沒有報備,事後還可能會被追責,而且出入城門除了要有通行證之外,還要面臨層層排查,即使僥倖跑出城,在野外也是難以生存的。

除此之外,如果只是一個人逃脫,面對親屬都已經不在人世的情況下,能有多大的勇氣面對一個人的逃亡之路呢?或許也早就已經“哀莫大於心死”,沒了生存下去的慾望了。

對於“株連九族”這種殘酷的刑罰,總是令人聞風喪膽,雖然人總是有求生的一面,總是抱有僥倖心理,或許想過逃跑,但是爲了還能倖存的親人,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也是不得不坦然赴死。

古人在被判滅九族之時 家中的親屬爲什麼不選擇逃跑 第4張

慘誅“十族”

面對株連九族,人本能反應肯定是害怕驚慌的,可是卻有這麼一個人,不走尋常路,在皇帝說要誅他九族的時候,一般人都是想着怎麼保命逃跑,他卻說誅十族也不怕,卻沒想到最終一語成箴,成了歷史上有名的“誅十族”的案子。

而這個面對株連九族毫無懼色的人就是方孝孺,他到底是何許人也?爲何會落得個被誅十族的下場呢?原來,這是因爲他是建文帝的親信重臣,卻多次拒絕給燕王朱棣也就是後來的明成祖,起草即帝位的詔書而被殺害。

原本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標去世後,立孫子朱允炆爲皇太孫,在朱元璋離世之後,朱允炆上位稱爲建文帝,而此時的方孝孺正是國內有名的儒學大師,同時也是輔佐朱元璋孫子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滿朝廷。

可是因爲建文帝朱允炆的仁柔寡斷,導致衆多親王都不把他放在眼裏,尤其是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而他也早就有了奪位之心。

在“靖難之役”之後,朱棣攻入了京師,將前朝臣子50多人張榜於朝堂,說他們都是奸佞,大加殺害,牽連全族,而明初學界大儒方孝孺就是其中最慘的一個。

在朱棣剛進入京師時,因爲了解方孝孺是朱允炆的親信,就被直接將他逮捕入獄了,後來朱棣整肅完朝堂,準備登基爲帝的時候,需要文士爲他起草即位詔書,因爲滿朝大臣都舉薦方孝孺,朱棣不得不將他開釋出獄,讓他上殿受命草詔。

可是沒有想到,出獄之後的方孝孺卻身穿孝服,一進大殿就高呼成王,也就是朱允炆的名稱,悲痛大哭,朱棣見狀,急忙解釋道:“我是來學習周公輔佐成王的。”

方孝孺立即反問:”如今成王何在?”

古人在被判滅九族之時 家中的親屬爲什麼不選擇逃跑 第5張

在朱棣卻說朱允炆已經自焚而亡,方孝孺又開始了一連串的問題,質問他成王死後,爲什麼不立成王的兒子爲王,卻被朱棣以國家需要年長的君王爲由搪塞了過去,可是方孝孺並沒有放過他,又問他爲什麼不立成王之弟爲王。

朱棣見方孝孺問得太多,顯然還是沒有認清眼前的局勢,就從寶座上站了起來,走下來說:“這是朕的家事,先生就別管那麼多了。”

同時,他命令左右備好紙筆,交給方孝孺,讓他當場草詔,朱棣還說:“草詔之事,非先生莫屬,”可是面對朱棣的低聲下氣,方孝孺卻並不買賬,居然當着朱棣的面,將筆丟在地上,邊哭邊罵:“死就死吧,這詔書絕不可草!”

見此情景,朱棣勃然大怒,厲聲喝道;“朕偏不讓你馬上死,你自身不怕死,難道就不怕誅九族!”

方孝孺立即昂首挺胸,轉哭爲笑,:“即使誅滅十族,你也對我奈何不得!”

朱棣一聽,又是惱羞成怒,竟不顧大臣們說的“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的勸告,再次將他關進了大牢裏面。

隨後就下令,派人四處抓捕方孝孺的親族,每抓一人,還要帶進獄中當着方孝孺的面進行處決,以示警告威脅之意,後來方孝孺九族被誅滅,他本人也被處以車裂之刑,死時年僅45歲。

在那之後,朱棣還不解心中恨意,竟然還將方孝孺的朋友與門生也歸於一族,全部殺掉,果真誅滅了“十族”,一共殺了八百多人。

爲何要株連九族呢?

一人犯錯一人擔,爲什麼一定要株連九族呢?其實除非是犯了特別重大的罪,爲了避免別人再犯而加重的刑罰,從而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和當時的古代背景有關。

在舊時代,除了有很多世襲制的官位之外,還有就是存在一人升官或者得寵之後,整個家族都會跟着沾光的現象,他們家裏的親戚會被安排在各種小官吏的位置上,導致姻親關係錯綜複雜,就如同我們常說的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古人在被判滅九族之時 家中的親屬爲什麼不選擇逃跑 第6張

而這個現象在古代時期是十分普遍的,由於各種裙帶關係,一人當官往往全家人都能獲得收益,這也算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代表了,並且這也是皇帝以及高官所默許的。

除非是安排進去的人做出了不好的事情被揭發出來,除此之外,一般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這也算是考取功名後的一種別樣的恩寵。

可是這一番操作下來,就逐漸形成了以家族爲團體的勢力,在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之中,如果有人存在謀逆,弒君等大不敬的死罪的時候,只處置掉當事人那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家族勢力一直存在的話,將會留下很大的隱患。

就像是自己的身邊隨時放着一個定時炸彈,這如何能夠淡然處之,對於最高統治者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威脅。

而在得知要被株連九族的家中,其他族人不僅面對着皇權至上的社會,還長期處在帝王的統治下,當得知皇帝有想要把他們一網打盡的心思時,又如何會想反抗,畢竟自古就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說法,他們又如何敢不顧後果的奮起反抗呢?也就只能面對現實了。

更何況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如何能逃脫那天羅地網般的追捕,好好生存下去呢?

如果真的選擇逃跑,也不過是在做無用功,不僅會發現根本逃不掉,還會罪加一等,面臨的責罰也將會更加嚴重,還會連累到自己其他的親人,那這也算是得不償失了,所以說在當時的背景下,選擇逃跑,那可能真的是很蠢的一個決定了。

古人在被判滅九族之時 家中的親屬爲什麼不選擇逃跑 第7張

文獻來源:

《“株連九族”中的九族 》---《生態文化》 2012年第10期

《誅“九族”還是誅“十族”?》--《咬文嚼字》作者:楊長軍 2011年第10期

《忌諱、文字獄、株連九族 》--《蘭州學刊》作者:賈廷芳 1980年第3期

《文正方正學先生孝孺》作者:黃宗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