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禪表》是曹丕篡漢的牌坊嗎?

本文已影響2.9W人 

受禪表

此碑亦稱《受禪碑》。三國·魏隸書黃初元年(220)立。縱270釐米,橫140釐米,22行,行49字。

《受禪表》是曹丕篡漢的牌坊嗎?


東漢獻帝延康元年(220)冬十月乙卯,遜位於魏王曹丕,丕隨即登基稱帝並改元大魏黃初。十月辛未,刻立此碑以紀其受漢“禪讓”之事。《受禪表》與著名的《上尊號碑》並立於許昌南曹魏故城漢獻帝廟中(其地在今古城村),廟久廢。《受禪表》與《上尊號碑》同爲魏初鉅製,不但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書法亦久爲世重,故自唐宋以來,迭經著錄。其結構方嚴整肅,用筆剛健斬截,意氣雄偉排宕,且不失漢末名碑如《熹平石經》、《張遷》、《禮器》等骨氣洞達、探穆淵雅的大家風範。明郭宗昌《金石史》評其“書法同《勸進》,雖小遠漢人,雍雍雅度,衫履自飾,亦復矯矯。”趙崡亦謂此碑“隸法大都與《勸進》同”。王世貞曰:“……。

餘始喜明皇《泰山銘》,見此而恍然自失也。漢法方而瘦,勁而整,寡情而多骨;唐法廣而肥,媚而緩,少骨而多態。漢如建安,晉三謝,時代所壓,故自不可超也。此語得評書三昧。”(《石墨鐫華》)從漢字字體的演變來看,漢末魏初之際,正是由隸變楷的過渡時期.魏初諸刻,承襲漢末《熹平石經》、《鮮于璜》、《張遷》等碑遺緒,在筆法上更有新的突破.具體表現在落筆逆鋒減少,而變之以單刀直入;收筆重頓後迅速提起使成方波,這已經是萌芽時期的楷書的一種特殊筆法。前人對此己多有論及。

《受禪表》是曹丕篡漢的牌坊嗎? 第2張

如清孫礦評《受禪表》和《上尊號碑》說:“二碑餘皆有之,雖磨刓甚,然字猶半可識,真斬釘截鐵手也。……率更正書險折法,多從此變出。”楊守敬《學書邇言》亦謂《孔羨》、《範式》、《上尊號》、《受禪表》“下筆如折刀頭,風骨凌厲,遂爲六朝真書之祖。”與之稍晚的魏《王基碑》以及吳《谷朗碑》,則更進一步發展了這種“折刀頭”的筆法,字形上亦更似後世的楷書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