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都城到底是長安還是洛陽?

本文已影響1.71W人 

唐朝(618年-907年),中國歷史上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疆域空前遼闊,接納各國學習交流,經濟、社會、文化、藝術等方面都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唐朝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爲“唐人”。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關於唐朝首都是長安還是洛陽的爭論持續了很長時間,大家都找出很多東西來佐證自己的看法。

其實一般正式文獻裏都是說長安是唐朝首都。617年唐國公李淵發動晉陽兵變,次年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李唐當時面對的是關內羣雄割據,作爲大後方來說長安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並且當時長安城的佔地面積,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是最大的都城,從長安城的面積達到了近百平方公里,是漢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人口近百萬。在當時來說可以說是世界最大城市。

都城註定不是一個從事農業生產,而是人口密度巨大的大型城市。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糧食、生活物資,消耗品。

唐朝的都城到底是長安還是洛陽?

而關中地區經過多年的開發,水土流失問題凸顯,植被覆蓋率下降,土地出現荒漠化,放眼望去的不再是一片綠地,而是出現了大量的裸露黃土,黃土之上,草都不長,談什麼長莊稼。

而這時候的南方,廣大的東南地區尤其是江浙地區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土地肥沃,交通運輸便利,成爲了首屈一指的富庶地區。

早在隋朝時期,就認識到這個問題,隋煬帝就傾盡國力修築大運河。加強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也方便南糧北運。

而長安,離南方較遠,而且交通不便,漕運的沿岸如洛陽,汴京,南京,北京都隨着運河的發展而發展起來,漕運也成爲了國家的經濟命脈。洛陽的地位越發凸顯出來,632年,置洛陽宮。

唐太宗時期三巡洛陽。唐高宗時期七巡洛陽,待在洛陽的時間比在長安時間還長,直到在洛陽去世。

唐朝的都城到底是長安還是洛陽? 第2張

武周時期,武則天專政,長駐洛陽。於684年九月改東都爲神都,另派官留守長安。690年九月,武則天改唐爲周。701年十月,武則天西巡長安,至703年十月返回洛陽。705年正月,中宗在洛陽復位,二月改周爲唐,改神都爲東都。706年十月,中宗返都長安。而洛陽作爲都城整12年時間。

武則天遷都洛陽,它既適應了政治上改朝換代的需要,又順應了經濟重心東移的歷史趨勢。洛陽風調雨順,積蓄充實,糧食和物資的儲備較爲充足,四面的運輸條件也都便利,且洛陽能攻能守,戰略地位優越。

其實早在隋煬帝時期,洛陽已經幾乎是隋朝的實際都城了。

唐玄宗時期,也先後五巡洛陽,待在洛陽時間比在長安還長,畢竟他也是在洛陽出生的,只不過因爲是武則天在洛陽建都的原因,李唐的子孫還是要回歸長安,以示正統。

唐高宗李治至睿宗都洛間,唐朝國勢、軍力和領土達到歷史頂峯, 這是中國歷史上漢族王朝中版圖的巔峯 ,朝廷大事都發生洛陽,太平公主、唐玄宗、唐代宗等宗室要人都出生在洛陽府邸也在洛陽並在此長大。

755年十月,安史之亂爆發。長安,洛陽相繼失守。757年九月收復長安,而洛陽反覆拉鋸,直到762年收復,洛陽損毀嚴重。此後唐室衰微,諸帝不往洛陽。

唐朝的都城到底是長安還是洛陽? 第3張

唐朝開始衰退,這時的西北大敵,吐蕃。一直如同夢魘般的不斷騷擾唐朝,曾經攻入過長安城。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是伴隨唐朝200年,揮之不去的夢魘

不停地與吐蕃的戰爭中,造成了藩鎮勢力做大。880年十一月黃巢攻陷洛陽,十二月攻陷長安。其部屬“殺人滿街,巢不能禁”。後來唐軍收復長安,據史料記載:黃巢力戰不勝,焚宮室遁去。長安房屋和民衆,所存無幾。

而真正給長安城帶來滅頂之災的是藩鎮大軍閥朱溫,904年,朱溫出兵,強迫驅趕唐皇室和長安民衆東遷洛陽,人們不得不背井離鄉、顛沛流離,處處都是悲傷的痛苦聲。

不僅如此,朱溫還拆毀了長安的城牆,宮室、百司和民舍。並把拆得的木料由黃河、渭河順水而下,運到洛陽,整個長安城成了一片廢墟。

到洛陽後,朱溫殺唐昭宗立唐哀帝,此後又逼唐哀帝禪讓。908年,朱溫殺唐昭宣帝,自己登上了“後梁”皇帝的寶座。從此,曾經風光無限的大唐帝國,終結於洛陽。

唐朝的都城始於長安,終於洛陽。初唐時長安非常繁華,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盛唐時洛陽起到政治經濟外交文化中心的地位,無愧於唐朝都城。

唐朝後期長安城風雨飄搖,堅持百年之久,最終卻毀於朱溫之手。而唐朝以後,長安也再沒有成爲哪個朝代的都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