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鉅鹿之戰與鴻門宴到底是怎麼回事?

本文已影響6K人 

楚漢之爭就是繼中國秦末農民大起義之後,項羽和劉邦之間爲爭奪封建統治權力而進行的戰爭。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話說青年嬴政手持秦王劍繼位以來,肩負統一使命可謂嘔心瀝血。公元前221年,終於滅掉戰國六雄,建立大秦帝國。38歲的秦始皇君臨天下。遺憾的是,趾高氣揚的秦始皇沒有實施仁政,而是大興土木,焚書坑儒,崇尚刑罰,暴虐民衆。郡縣制雖然強化了皇權專制,卻無法保障社會長治久安。

幾百年後,唐代一位不太出名的詩人章碣憑藉一首《焚書坑》留名後世: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通過這首諷刺詩不難看出,大秦王朝斷崖式衰敗的癥結在於用力過猛。帝業崩盤的原因不只是缺失一位理想的接班人,此時帝國已是隱患重重,危機四伏。

公元前210年,內憂外患的秦始皇病死東巡途中。

隨行宦官、中車府令趙高遂即串通丞相李斯,以沙丘之謀,暗箱操作僞造遺詔,擁立嬴政少子胡亥繼位,逼死享有威望理應合法繼位的長公子扶蘇。關鍵時刻,善於投機鑽營,謀取私利的丞相李斯瀆職失責,違背良心出賣自己的靈魂。

倆人一丘之貉,臭味相投,聯手爲秦王朝選定了一個品質低劣的皇帝秦二世。從而荒廢朝政,誅殺重臣,秦王朝因此快速下滑,瀕臨崩潰。陰險詭譎的趙高,在權力之路上逐步清除了來自朝臣的一切障礙。陳勝、吳廣起義之初,他藉機陷害李斯父子,以丞相之位獨攬大權,指鹿爲馬,戲弄君臣。昏庸無能的胡亥淪爲其掌中玩物。

秦王朝變本加厲的暴政點燃了農民起義的烽火。大廈將傾的危急關頭,秦將章邯一時成爲力挽狂瀾的黑馬。他率軍出關撲滅了戰火,有效打擊了復辟稱王的諸侯國,一度改變了危局。可惜,暫時的軍事勝利最終扭轉不了政治腐敗的毀滅。

好在亂世即位的秦王子嬰機智果斷清除奸臣趙高。其曇花一現,雖有清明氣象,無奈末代君王面對破輪沉沒,時不待我。歷史沒有給他留下足夠的時間,無法挽救秦朝滅亡的命運。

歷史上鉅鹿之戰與鴻門宴到底是怎麼回事?

秦無道,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風起雲涌,鉅鹿之戰的慘敗敲響了暴秦喪鐘。

你看,他們來了——項羽橫空出世,劉邦推波助瀾,最終推翻了短命的秦朝。

秦王朝黑暗殘暴的統治,天下民怨沸騰。陳勝、吳廣率先揭竿而起,大澤鄉迸濺出熾熱的星火,很快在關外形成燎原之勢。客觀而論,反秦鬥爭前赴後繼的勝利之路,是由“張楚”政權陳勝和楚懷王熊心兩個政權中心接力完成的。陳勝死後,楚懷王熊心是項梁、項羽江東起兵重建楚政權時所擁立的一面旗幟。

由各種社會矛盾匯聚而成的反秦洪流,決定了反秦隊伍階級成分的複雜性。其中有出身傭耕盜賊刑徒等社會底層的陳勝、吳廣、武臣、韓廣、彭越、英布;有六國貴族出身的項梁、項羽、熊心、魏豹、田榮、韓成、張良等,他們原有的利益被秦王朝所剝奪,必然要在滅秦過程中恢復失去的地位;還有張耳,陳餘,李良,劉邦,吳芮等人,他們之前雖有一定社會地位,敏感到秦王朝的衰敗,順勢而爲推波助瀾,希望在反秦鬥爭中獲取更大政治資本。

這三個階層中,第一羣體無疑是反秦鬥爭的發起人和主力軍,由於他們在鬥爭進程中目標遊移,盲目樂觀,以及眼光短淺,社會威望低下,缺乏號召力,使得反秦聲勢的領導權逐步轉移到後兩層人士手中。政治目標的不一致,隱藏着滅秦之後巨大的利益衝突。

(一)鉅鹿之戰

鉅鹿之戰是反秦鬥爭中規模最大、參戰國最多的一次大決戰。此戰是以楚軍爲首的諸侯義軍與秦軍在河北鉅鹿進行的一場戰役。最終義軍以少勝多大敗秦軍,秦朝主力盡失。

當年項羽帶領楚軍馳援救趙,背水一戰,率先衝鋒,並沒有要求其他圍觀數月畏縮不進的友軍助戰,表現出高度勇敢與強烈自信。一舉大破秦軍(王離軍),隨即逼降秦將章邯,收其舊部。解趙國之圍,威服諸侯。此戰確立了項羽在各路義軍中一呼百應的領袖地位。從而成爲無可動搖的英雄霸主,贏得衆將追崇,統帥各路義軍。此戰最大的現實意義,在於擁有重新分配天下的核心權力。

——於是乎,歷史上有了這位27歲青年上將軍分封十八諸侯王的傳奇。

當初楚軍節節勝利之時,項梁不幸陣亡。他身處逆境隱忍負痛受制於人。奉楚懷王之命北上救趙途中,主將宋義徘徊不前坐觀成敗,身爲次將的項羽當機立斷兵變奪權,受命率軍。表現了膽識過人的籌謀。以少勝多速戰速決贏得鉅鹿之戰,威名大震。在其叔父項梁死後迅速成長起來,從而填補楚國權力真空。鉅鹿之戰是秦末農民戰爭中一次扭轉乾坤的分水嶺。同時,也是項羽一戰成名的代表作。

歷史上鉅鹿之戰與鴻門宴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2張

客觀而論,項羽絕非有勇無謀之人。他對戰後天下政治格局有自己的設想。遺憾的是,項羽領軍西進途中擔心譁變而下令坑殺了20萬降卒,不僅有損自己實力而且招致民怨。項羽在戰場上是一個所向無敵的蓋世英雄,在反秦鬥爭中立下大功。由於他矜持自負,性格暴躁,燒咸陽,屠子嬰,最終沒有贏得天下民衆與諸侯擁戴。他理智不明好戰尚武的個人英雄主義,在政治上處於下風,身後留下一片仇恨的種子。

前207年秦朝滅亡,反秦領袖們的政治鬥爭從團結走向分裂,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多年以後,我在上海作家協會參加文學活動,走在靜安區鉅鹿路的那天上午,眼前掠過一幕秦漢風雲,猶如穿越一條寂靜悠深的歷史隧道

(二)鴻門宴

項羽爺爺項燕是楚國名將,爲秦軍所殺。項羽身負懷國仇家恨,從小胸懷大志,要統領千軍萬馬馳騁疆場。秦末,遍地烽煙,風雲變幻,項羽兵力最爲強大。由於他在正面戰場的牽制,使得劉邦自河南西進,一路暢通無阻乘虛入關,招降秦王子嬰。雖然當初有楚懷王號令——先入關中滅秦者可關中稱王。亂世之際軍事實力代表話語權。因此,劉邦一番大飽眼福之後,有所顧忌,便封存府庫,約法三章,退出咸陽,還軍灞上(今西安市東南白鹿原)。

鉅鹿之戰後,項羽擊敗秦軍主力,領兵西進。攻克劉邦部下把守的函谷關,挺進關中,在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新豐)安下大營。召集部下商議準備攻打劉邦,衆將一致同意。

當時楚漢兩軍相距不過40餘里。因隔膜而對峙,戰事一觸即發。當晚,劉邦軍中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密告項羽:“劉邦欲在關中稱王,以子嬰爲相,佔有秦國珠寶。”謀士范增也獲悉情報,進言項羽:“劉邦此次入關,一改從前貪財好色輕浮之氣。聽從謀士建議,實施仁政,有帝王之心。”建議立刻攻擊。項羽已下達軍令,次日出兵。以其40萬勝利之師消滅劉邦10萬之衆,毫無疑問。

弔詭的是,其人在楚營心念漢的叔父項伯,卻連夜騎馬找到好友張良,告以實情。張良何許人也,即刻稟報劉邦。酒酣耳熱之時,敵友不分的項伯被灌了一頓迷魂湯。年輕單純輕信他人的項羽爲此舉棋不定,使得翌日計劃的兵戈相見演變成一場鴻門酒宴。項羽用人處事的失誤,緣于思想幼稚不成熟,輕易被對手製造的表象所迷惑。

歷史上鉅鹿之戰與鴻門宴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3張

即便如此,以范增之謀隨機應變,可借項莊舞劍兵不血刃除掉劉邦。項羽因劉邦前來賠罪的緩兵之計而改變主意,並且在宴席間信口開河出賣了爲自己提供情報的曹無傷,使其遭到殺害。失去了一位很有價值的諜報人員。其所作所爲,無異自毀長城,令人費解。難怪范增氣得仰天長嘆,“豎子不足與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鴻門宴上的項羽優柔寡斷,很不像西楚霸王一貫的行事風格,可確是歷史事實。

關中縱劉,養虎遺患。爲日後自己身陷重圍,窮途末路埋下了伏兵。

或許項羽騎虎難下,想以更好的辦法削弱劉邦。鴻門宴飲,項羽沒有合適藉口拿下劉邦。怕殺掉劉邦之後諸侯將領離心離德,因此投鼠忌器。況且劉邦當時歸屬楚懷王,屬友軍首領。

這場軍伍之宴是一次改變歷史走向的事件。鴻門宴所在,即是漢王劉邦福禍相依之地,亦是漢文化發祥地。詮釋了歷史的變數與偶然。婦孺皆知,口口相傳。可謂“天下第一宴”。

宴會殺機四伏,一山難容二虎。最終演變爲劉項相爭的全面衝突,楚漢戰爭由此拉開序幕…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