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伐大多數都是以失敗告終 朱元璋爲什麼能成功

本文已影響4.4K人 

對古代北伐多以失敗告終,爲何朱元璋北伐能徹底成功?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孟子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他講述的是戰爭中的三個關鍵因素,天時、地利和人和。

從儒家思想的角度來考慮,在這三個因素中,人和是最重要的,有道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但是在雙方士氣高昂,物資充沛的情況下,地形和天氣的重要性就彰顯出來了。

擁有上下五千年璀璨文明史的中國,曾出現過許多耀眼的將帥和謀臣,在他們一生輝煌的戰績中,他們對天時、地利和人和的把握可謂是輕車熟路。

“兵聖”孫武、“兵仙”韓信、“殺神”白起、“武聖”關羽、李靖、郭子儀、岳飛、韓世忠等無一不是運用此法的高手。

然而由於古代生產力極爲落後,區域發展不平衡,人心向背固然重要,但在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戰爭中,人和的重要性並沒有占主導地位,因此還是天時和地利的因素所佔的比重比較大。

在那個沒有氣候衛星精確制導的年代,把控天時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地理條件確是雙方有目共睹的。

佔據地利的一方,只需要花費很小的精力和資源就能夠遏制住交通要衝,而進攻的一方要麼需要付出巨大代價和犧牲來奪取它,要麼需要長途跋涉繞道而行。

這兩種方式無論是哪一種,對戰局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我國的南北資源分佈

我們國家的地形是西高東低,南方多水網,在長江以南的地區山多且茂密,不利於農耕,而北方除了擁有中原地帶還守有關中平原適合大面積的耕種。

糧食的多寡和種類又決定了北方有比南方多得多的人口。

而北方出了長城就是蒙古高原,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爲騎兵提供了良好的馬匹資源,而且豐富的草場又是發展畜牧業的天然牧場,能夠爲北方人提供豐富的肉製品。

能夠吃到豐富的肉製品,北方人自然比南方人顯得強壯許多,在作戰的時候,南方人自然也不是北方人的對手。

古代北伐大多數都是以失敗告終 朱元璋爲什麼能成功

在西南地區,四川盆地雖然是天府之國,但是四周環繞重山,易守難攻,當年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因爲蜀道艱難,後勤跟不上,最終功敗垂成。

兵員馬匹南方皆不如北方。而且長江雖然是天險,北方往南不容易,南方去北方也不容易。

中原地帶城市衆多,交通發達有利於屯兵和互相支援。在沒有絕對地把握的情況下,南方軍隊一旦踏足北方,很容易就會陷入重圍而不得脫身。

在幾千年的統一戰爭中,北方南征勢如破竹,北朝大將屢建功勳。

但是南方北伐卻難於登天,鮮有成功,歷史上只有兩次成功的。

一次是朱元璋從南京起兵北伐元朝收復漢族失地。一次是1926年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打敗北洋軍閥,至此,北洋政權全部瓦解,北伐戰爭成功了。

東吳呂蒙的策略

早在漢末三國時期,東吳的軍事家呂蒙就曾經指出北方政權的弱點。

他說道:“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他認爲東吳進行北伐只有只有走荊州和徐州。但是徐州交通發達,是四戰之地,北方曹魏很容易把它進行包圍。

當年陶謙三辭徐州,劉備都不敢接,主要就是這個原因。後來劉備和呂布先後失去徐州,最終徐州被曹操奪得。

古代北伐大多數都是以失敗告終 朱元璋爲什麼能成功 第2張

而荊州曾經是劉表的大本營,地理位置優越,水網發達,有利於東吳水軍的行動。

佔據荊州之後,進攻樊城入中原,這也是諸葛亮隆中對的決策之一。

然而呂蒙在從關羽手中奪取荊州之後不久就去世了,他沒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宏圖抱負。

但是在幾十年之後的南北朝時期,劉宋政權的開國皇帝劉裕北伐期間,他們就按照呂蒙當年的策略渡過長江,迅速佔領徐州爲根據地,然後劫掠四方。

當時南軍士氣正盛,北國因爲長期戰亂士氣低迷,劉裕正可以藉此秋風掃落葉之際,在中原地區恢復漢人江山,但是他的重臣劉穆之在這個時候病死了,導致北伐戰爭功敗垂成。

朱元璋北伐

而朱元璋北伐,則與上述有所不同。

朱元璋的一生堪稱傳奇,他的經歷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從小淪落爲乞丐,當過和尚,後來參加紅巾軍,從一名小兵做起,完全是自學成才,歷經磨難才最終成爲一代君王。

他在南方打敗陳友諒、張士誠等一干梟雄,準備渡過長江跟蒙元決一死戰的時候,他制定了一套詳細的北伐策略:“先取山東,去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拉潼關,守之,據其戶門檻,天下局勢,歸我所控,再入元都,則他勢孤援,無戰可克。既可克其渡,鼓行而西,雲,九原,關隴,皆可掃而下。”

古代北伐大多數都是以失敗告終 朱元璋爲什麼能成功 第3張

不得不說,這是朱元璋的一次偉大的創舉。

在他之前,南方政權從來沒有北伐成功過。晉滅東吳、隋滅南陳、宋滅南唐、蒙古滅宋無一不是北方政權消滅南方政權。

北方地勢平坦,有利於蒙古騎兵的發揮,雖然明軍已經裝備了大量的火炮和三眼銃,但是組成單位主要還是步兵

儘管蒙元現在的實力跟忽必烈那時候已經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但是畢竟這個生長在馬背上的民族還是非常強大的。

他很清楚敵我雙方的實力,因此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就明確指出了利用北方的地利,派兵攻佔山東之後,向西直撲中原地帶河南,佔據潼關,堵住關中元軍出兵支援中原和北方,避免北伐軍在揮師河北攻佔元大都的時候腹背受敵。

在佔領元大都之後,率軍從北到南一路掃蕩,攻佔山西、甘肅。

這樣曾經的漢族中央政權的領土就完全被收復了。

也許是充分吸收了謀臣朱升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真言,朱元璋在北伐中更加註重實力的發展,而非那種虛名。

他放棄了派兵從潼關直取關中攻佔長安的計劃,而是派兵把守關隘。

這一具備前瞻性的戰略,也使得他在格局上高於同時代的其他梟雄,最終統一了北方。

朱元璋對天時地利人和的把握

朱元璋的成功離不開大膽的謀劃,當然也離不開對天時地利人和的把握。

蒙元是外族政權,長期對轄下各個民族進行高壓統治,尤其是南方漢人,所以朱元璋的北伐是得到了廣大漢人支持的。

古代北伐大多數都是以失敗告終 朱元璋爲什麼能成功 第4張

其次,從隋朝開始就開闢的京杭大運河,打通了南北的水路交通,南方的生產力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逐步南移,這和呂蒙那個時代已經大有不同了。

朱元璋北伐的時候,中國南方物資充裕,能夠給北伐軍提供充足的後勤保證,而北方被蒙元蹂躪的赤地千里,又蒙連年旱災,民不聊生,蒙古貴族們只顧着爭權奪利,你攻我伐,哪裏還會擰成一股繩共同對付朱元璋的北伐軍。

這些有利條件又加速了蒙元的滅亡。

所以朱元璋就是靠着天時地利人和以及自己宏大的胸懷,成爲了一代傳奇,爲大明開創了200多年的基業。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