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過春節,皇帝爲什麼要給大臣吃“胙肉”?

本文已影響1.96W人 

古代人祭祀神明祖宗的豬肉被稱爲“胙肉”,胙肉的製作方法很簡單,豬肉僅用清水煮熟即可,非常難吃,那麼清朝過春節,皇帝爲什麼要給大臣吃“胙肉”?

關於胙肉的俗語有“太公分豬肉—人人有份”,這個環節被稱爲“分胙”。在宋朝詩詞中也有關於將胙肉分享給鄉鄰的故事,但是在帝王之家胙肉象徵的意義要更大。

在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王權衰弱,列國紛紛崛起,爲了能夠彰顯國家的合法地位,各國君王在祭天之前一般都會請周天子賞賜胙肉,被稱爲“天子賜胙”,天子賞賜的胙肉象徵着權力和地位。

清朝過春節,皇帝爲什麼要給大臣吃“胙肉”?

清朝統治者在入關之前,一直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滿清也有白水煮肉祭祀神靈祖先的傳統,在建立清朝之後,同樣延續保持了這樣的風俗習慣。

清朝皇帝會在一年中的特定時間大宴羣臣來慶祝,比如慶祝春節。

清朝時期,皇帝會在保和殿準備豐盛的年夜飯,能夠有資格參加年夜飯的人員有皇后以及妃嬪、特定的皇室成員。

在大年初一這天,皇帝最爲重要的儀式是在坤寧宮祭祀神明,參加人員包括藩王、貝勒、輔臣以及六部正卿。在結束祭祀儀式後,皇帝會將祭祀用的胙肉分給在場的王公大臣。

清朝過春節,皇帝爲什麼要給大臣吃“胙肉”? 第2張

爲什麼清朝會選擇在坤寧宮祭祀呢?在明朝時期,坤寧宮是皇后居住的宮殿,但是在滿清入關之後,對坤寧宮的結構和格局進行改建,按照滿清“祭於寢”的傳統,祭祀場所要在寢殿之內,所以專門將此處作爲祭祀的宮殿。

按照《嘯亭續錄》記載“定製,大內於元旦次日及仲春、秋朔,行大祭神於坤寧宮,欽派內外藩王、貝勒、輔臣、六部正卿吃祭神肉,上自用御刀割析”

《嘯亭續錄》是喜歡結交士子和文學創作的皇室子弟昭褳撰寫的,他是努爾哈赤的後代,因此此書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書中描寫很多關於清朝宮廷的趣聞,比如“大清第一宮女”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

清朝過春節,皇帝爲什麼要給大臣吃“胙肉”? 第3張

也就是說,清朝皇帝賞賜給大臣吃胙肉每年有三次機會。那麼問題來了,胙肉好吃嗎?答案顯而易見,並不好吃,但也不至於難吃,畢竟那是皇帝祭祀神明的豬肉。

祭祀儀式結束後,皇帝會和在場的所有王公大臣全部一起分享胙肉,由於吃胙肉是不能添加任何佐料的,因此是純正的豬肉,大臣們品嚐這樣的白切肉,情緒是極其複雜的。

首先,大臣們必須要表現出感激皇帝恩德,因爲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參加這樣級別的宴會,因此能夠拿到一塊胙肉是皇恩浩蕩,大臣當然要心存感激。

清朝過春節,皇帝爲什麼要給大臣吃“胙肉”? 第4張

其次,大臣們爲展現感激之情,當然要對吃胙肉感到無限享受,此時就要考驗大臣們的表情管理能力了,同時還要適當時候向皇帝讚美國泰民安、聖君明德。

最後,大臣們心中有苦難言,因爲胙肉是沒有味道的,這些大清朝的高級官員們平日裏都是榮華富貴,哪裏吃過這樣特殊味道的豬肉,因此有點“難以下嚥”的感覺,但也只能在心裏想想,並不能表現出來。

大家都知道胙肉並不好吃,因此就有聰明人想辦法。乾隆年間,出現應對胙肉難以下嚥的方法:提前將油皮紙在鹽水中浸泡,等皇帝賞賜胙肉時,就用醃過的油皮紙來包裹胙肉,以此來給胙肉增加一點味道。

清朝過春節,皇帝爲什麼要給大臣吃“胙肉”? 第5張

實際上敢用這樣方法的大臣極少,因爲一旦被發現就是欺君之罪,因爲吃胙肉而丟掉榮華富貴甚至性命,這是極不划算的。

在電視劇中也有關於大臣吃胙肉悄悄加料的場景,事情敗露後,皇帝龍顏大怒,涉事的王公大臣都要被革職查辦。

對於皇帝來說,胙肉代表着皇權,對於乾隆皇帝來說,與胙肉更有情深意切的緣分。

雍正皇帝能夠登上皇位,期間歷經九子奪嫡的人間慘劇,因此對於立儲君這件事,雍正非常小心謹慎,按照傳統的祕密立儲的方式來傳遞皇位。

清朝過春節,皇帝爲什麼要給大臣吃“胙肉”? 第6張

雍正皇帝雖然有十位皇子,但是夭折早逝的很多,儲君只能從皇三子弘時、皇四子弘曆、皇五子弘晝中選擇。雖說是祕密立儲,但其實也早有端倪。

公元1723年,雍正帝例行祭天儀式,目的是祈求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祭天儀式結束後,雍正皇帝將弘曆叫到養心殿,賜給弘曆一塊胙肉,讓他吃下去。

弘曆二話沒說,拿起胙肉就吃,吃完之後也沒有多問雍正帝,就請安後退出養心殿。在乾隆皇帝登基後,他回想起這件事,明白父親的心意,乾隆皇帝稱這是“承福受胙”。

清朝過春節,皇帝爲什麼要給大臣吃“胙肉”? 第7張

乾隆皇帝賞賜給大臣豬肘子(胙肉),官員一定是感恩戴德的,因爲能夠享受這樣恩寵的人是極少數,代表着乾隆帝對大臣的寵信。

即使乾隆皇帝在晚年時期比較自傲,賞賜的範圍會在一定程度上擴大,比如乾隆將參加宴會的大臣級別降低,更是請京城高齡老人來參加千叟宴,但是仍然擋不住皇帝賞賜胙肉的含金量。

因此,大臣在得到胙肉後都興奮不已,不僅不會出門就扔掉,大部分人都會將乾隆賞賜的胙肉供奉在家中祠堂,日日燒香祭拜,彰顯皇帝恩寵。

乾隆皇帝爲何要將胙肉賞賜給大臣呢?因爲這是歷代王朝的傳統,從周天子賞賜胙肉給諸侯王時期就開始了,一塊小小胙肉彰顯了天子權威和對臣子的厚愛。

由於晚年的乾隆皇帝對自己一生文治武功非常驕傲滿意,自稱是“十全老人”,更大範圍賞賜大臣胙肉也是乾隆帝心情的反映,誇耀自己創建的乾隆盛世。

在封建時代,社會等級差異非常明顯,這些平日裏榮華富貴的統治階層,吃沒有鹽味的豬肉都感到“難以下嚥”,想想那些掙扎在溫飽生活水平線上的平民百姓。古詩有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深刻形象地描述了階級差異,這也與乾隆皇帝的驕傲形成鮮明對比,讓人覺得些許可笑。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