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曾動輒出兵數十萬,爲什麼秦王子嬰時沒有抵抗就投降了?

本文已影響2.72W人 

戰國時期,秦國動輒便能出兵數十萬,但秦王子嬰在位時,當劉邦攻破武關進入關中後,卻幾乎兵不血刃便殺到了咸陽城下,秦王子嬰更是幾乎毫無抵抗便選擇了投降,這又是爲什麼呢?這一切,還得從先秦時期的兵制說起。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先秦普遍實行徵兵制,秦國具有絕對制度優勢

先秦時期,由於生產能力有限,且通常直轄區域較小,國家根本無力負擔規模較大的常備軍隊,因此當時普遍採用動員能力較強的“徵兵制”,即百姓在平時接受軍事訓練並服役,戰時響應國家徵召參與征戰。

秦國曾動輒出兵數十萬,爲什麼秦王子嬰時沒有抵抗就投降了?

根據《詩·邶風·擊鼓》的記載,西周時期,“國人”男子20歲開始赴力役和參加軍事訓練,30歲授兵器充當正卒,60歲退兵器免戍,而根據《周禮·地官·小司徒》的記載,當時爲正卒者“毋過家一人,以其餘爲羨”,即每家徵一人服現役,餘丁皆服預備役。

到了春秋時期,隨着戰爭頻率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各國開始相繼改革田制和軍制,雖然依舊以徵兵制爲主,但卻打破了奴隸不準當兵的限制,從而將徵兵對象從貴族和國人,擴大到了所有男丁,並通過“編戶齊民”的方式確保徵兵規模。

戰國時期,隨着生產水平的提高和集權的加強,爲了確保軍隊戰鬥力,各諸侯國雖然都通過挑選精銳之士組成常備軍,例如魏國魏武卒,但這類常備軍人數通常也不多,在大規模戰鬥時,仍然以徵兵制爲主。

隨着列國開始推行郡縣制或縣郡制,爲了便於徵兵,各國皆推行郡縣徵兵制,即男丁需要按要求登記傅籍,朝廷用兵時,則按郡、縣、鄉、裏等行政體系徵集境內丁壯爲兵。如秦國便規定,凡17歲的男子必須向官府登記,申報姓名、年齡、健康狀況等,稱爲“傅籍”,以便隨時應徵,至60歲免役。

也正是由於這種制度,戰國時期纔會頻繁爆發規模極大的戰爭,動輒出動軍隊數十萬。

秦國曾動輒出兵數十萬,爲什麼秦王子嬰時沒有抵抗就投降了? 第2張

當然,這種寓兵於農的做法,雖然能夠確保國家的動員能力,但卻無法保證軍隊的戰鬥力,根本無法與後世王朝的常備兵同日而語。不過,由於當時所有諸侯採用的都是徵兵制,因此戰鬥力的強弱並不算明顯,直到“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出現。

首先是集權程度,秦國“商鞅變法”後宗族權力喪失殆盡,實際上已經成爲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集權程度遠超其餘列國,君權的高度集中,極大加強了國家動員能力,極限動員下甚至能夠達到“六丁抽一”,因此秦國雖然只有六七百萬人口,但卻足以動員出上百萬軍隊。

其次是軍隊戰力,商鞅變法後取消世卿世祿制,轉而推行“軍功爵制”,這無疑極大激發了百姓從軍打仗的慾望,增強了軍隊的戰鬥意志,爲了軍功他們不僅會將敵人的頭顱掛在腰間繼續殺敵,甚至會爲了搶奪軍功而互相殘殺,也正是因爲這一點,秦國軍隊被其他列國稱之爲“虎狼之師”。

最後是武器裝備,根據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文物和考古學家的研究,秦國當時已經實現了標準化生產,而且武器裝備的生產工藝極爲先進,同時還利用“物勒工名”制度確保了武器生產質量,這些都極大保證了秦軍戰鬥力的下限。

秦國曾動輒出兵數十萬,爲什麼秦王子嬰時沒有抵抗就投降了? 第3張

正是憑藉着這些制度層面的絕對優勢,秦國不僅可以在戰爭時動員龐大的兵力,而且軍隊戰力可以得到保證,這纔是秦軍無往而不利的根本所在。

由於制度被破壞殆盡,秦三世時已經無兵可徵

從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開始,到秦始皇統一天下,再到秦始皇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秦國始終保持着“商鞅變法”以來的制度,這纔是秦始皇時能夠在南北開戰的同時,還能抽調大量役夫的原因,可惜秦國百姓雖然適應了這套制度,但六國百姓卻很難短期內適應,而這也是秦國迅速崩潰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以說,“商鞅變法”以來確定的制度優勢,纔是秦國維持統治的根本,然而這一切都隨着秦始皇的去世,秦二世胡亥的即位被打破了。

秦二世即位後,不僅殘害了兄弟姐妹和蒙氏兄弟等人,在皇位穩固之後,更是一心貪圖享樂,而將朝政大權交給了趙高,結果趙高大肆任人唯親、打擊異己,不僅把朝廷搞的烏煙瘴氣,更是徹底破壞了“商鞅變法”以來的“軍功爵制”。

“軍功爵制”乃是秦國徵兵制的基礎,而正是由於該制度被破壞,導致秦二世時國家便已經再難徵兵,以至於面對殺入關中的義軍,不得不以驪山刑徒組成軍隊平叛。

此外,後來李斯爲保命獻上的《上書對二世》,則徹底破壞了秦國的官僚體制,徹底將秦朝的各級官吏變成了酷吏,導致秦國失去民心支持。

秦國曾動輒出兵數十萬,爲什麼秦王子嬰時沒有抵抗就投降了? 第4張

在章邯的率領下,雖然以驪山刑徒組成的軍隊屢戰屢勝,但兵力的消耗卻是難以避免的。當章邯在東阿被項梁擊敗後,秦二世爲了保住自己的統治,徵發關中所有兵力增援章邯,此舉雖然使得章邯軍勢復振,最終擊敗項梁,卻也就此導致關中兵力空虛。

雖然後來趙高殺死了秦二世胡亥,子嬰即位後又殺死了趙高,但當時的天下局勢卻是外部叛亂四起,而秦國內部在經歷一系列變故後卻是混亂不堪,更要命的是,秦國統治根基已經動搖,由於“軍功爵制”和官僚體系被全面破壞,朝廷根本徵不到兵。

這種情形下,當劉邦於秦王子嬰元年(前207年)十月率大軍攻破武關進入關中時,秦國只能勉強組織最後的力量在藍田阻擋劉邦,但隨着這支軍隊的戰敗,秦國實際上已經沒有力量再進行抵抗。

當劉邦一路兵不血刃的抵達咸陽城下後,秦王子嬰在毫無勝算的情況下,爲了避免生靈塗炭,最終選擇了投降,秦朝就此滅亡。與此同時,秦國最後的軍事力量,即章邯和王離的軍隊,也在鉅鹿戰場慘遭戰敗。

秦國曾動輒出兵數十萬,爲什麼秦王子嬰時沒有抵抗就投降了? 第5張

如上所述,劉邦進入關中後,秦王子嬰之所以沒有抵抗,主要原因便是秦國引以爲傲的“軍功爵制”遭到破壞,再加上官僚系統的全面崩潰,導致朝廷根本徵不到兵,在主力軍隊被牽制在趙地的情況下,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抵抗劉邦。

事實上,劉邦之所以能夠最終取得“楚漢爭霸”的勝利,少不了關中百姓源源不斷的支持,由此也可側面證明,當時的秦國並非無丁可用,而是朝廷徵不到兵罷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