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酷刑?“腰斬”究竟有多疼?

本文已影響2.89K人 

腰斬,是古代酷刑,是指用重斧從腰部將犯人砍作兩截,這種刑罰周代已經出現,直到雍正年間才被廢除。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釋名·釋喪制》有言: “斫頭曰斬,斬腰曰腰斬。”

對於科技匱乏、信息成本極高的古代社會而言,刑律是統治階級維繫統治的有力工具。

法家起,統治者便以酷吏刑學作爲輔助手段配合治國,然而所謂的“亂世重典”這一簡單粗暴的治世形式往往被統治者過分倚重使用,也從而衍生了無數慘無人道的酷刑。

統治者藉助各式殘忍的酷刑,對人身加以摧殘,以便達到最大威懾力,從而維持社會穩定,保證皇家權威的至高無上。

發展到後期,其獵奇手段連統治者自身都接受不能。

其中一種刑罰更是引得清朝雍正皇帝直接下令廢除,而這一酷刑便是腰斬。

那麼,腰斬究竟有多疼?據說死囚行刑前,甚至都要拿銀子賄賂劊子手,以求速死。

重刑之下

古代有哪些酷刑?“腰斬”究竟有多疼?

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死刑種類繁多,有斬首、車裂、杖斃、腰斬、凌遲等等形式。

腰斬在其中,甚至算得上是某種程度的歷史進步。

因爲早期的殷商時期,還處於原始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之中,因此保存了許多原始部族食人肉的野蠻習慣,因此死刑多圍繞着“進食”範疇。

譬如“脯”,是將活人制成肉乾,“醢”是把人剁成肉醬,傳聞當年九侯的女兒不肯入宮與紂王淫樂,因此惹得紂王震怒,便將九侯處以醢刑。

直至周朝,以“烹飪”爲主的死刑才逐漸被“斬斫”取代。

大體分爲車裂、斬、殺三種。以“墨、劓、刖、宮、殺”,爲五刑。

車裂,是指將人的四肢與頭分別套上馬匹,分別向不同方向拉扯,進而將受刑人的身體暴力撕成五塊。

斬,便是指的腰斬。殺,則代指斬首。

發展到漢朝以後,受儒家思想的廣泛傳播與影響,“禮”字逐漸開始納入法律。

漢文帝雖曾下詔廢除肉刑,但之後的死刑仍保持着車裂梟首等較爲嚴酷的刑罰。

死刑之外,多以鞭笞枷項爲主。

古代有哪些酷刑?“腰斬”究竟有多疼? 第2張

雖然許多祕而不宣的殘忍刑罰仍然存在並被使用,但較之曾經,整體還是處於日漸減輕的趨勢。

而關於重刑之“重”的程度問題,數千年來都是一個極難把握的尺度。

中國歷史上各種重典過重,進而演化爲上位者魚肉百姓,百姓揭竿而起的故事比比皆是。

發展到後來,許多重刑非但沒有起到威懾百姓的作用,反而因受刑者慷慨赴死的堅定信念而感染無數旁觀羣衆,使之成爲羣衆心中的民族英雄。

真可謂與其初衷背道而馳。

腰斬之苦

在許多刑罰之中,腰斬可以成爲是最慘烈的一種。

具體到方法裏,便是把人從腰中間斬成兩截,而斬斷後,由於上半身保留了絕大多數的重要臟器,人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能保持神志清醒,真可謂痛不欲生。

腰部不比脖子,脖子一斷,大腦立刻會因爲斷氣斷血而死亡,而腰部受砍致死的原因是失血過多而導致的休克死亡。

但這恰恰需要一定時間才能達到,期間犯人只能眼睜睜看着腰間的巨大傷口,苦苦掙扎。

起初的腰斬,受時代生產力所限,多用斧或鉞行刑。

但因作爲原材料的青銅材質過軟,所以常常導致無法直接將受刑者斬斷,甚至需要不斷補刀。

古代有哪些酷刑?“腰斬”究竟有多疼? 第3張

隨着鐵器的逐漸普及,行刑的器具也更新爲了較爲鋒利的鍘刀。

受刑者需要脫掉上身的衣服,便於行刑。

而人的腰椎骨較硬,骨骼走向之間存在縫隙,若施刑者的技藝不精,受刀部位找不準,那也會直接影響犯人死亡的快慢。

劊子手若有意折磨犯人,便會砍腰部向下一些的位置,這樣犯人身體上端下端雖然已經分離,卻仍然存在神經,過一段時間纔會慢慢死去。

甚至有一些劊子手以此要挾索賄,若得不到滿意的報酬,便刻意把犯人砍斷的上半身放在桐油板上,這樣犯人由於鮮血凝固無法流出,甚至可以存活數個小時,其中的痛苦煎熬可想而知。

而只有交夠銀子的犯人,才能“享受”一刀致命的痛快死法。

死於腰斬的名人

古人講究風骨、氣節,而挺拔的腰骨,便是一個人頂天立地的支撐。

前後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後有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支撐他們挺立的,便是一身錚錚鐵骨。

而對於統治者而言,任何不肯俯首彎腰聽話的文人,都是不安定因素。

既然他們在意風骨,便斷了他們的風骨,斬斷他們的脊樑,這樣就可以教化出奴性的順臣。

從古至今死於腰斬的文人數不勝數,其中更有許多令人唏噓的青史留名之人。

古代有哪些酷刑?“腰斬”究竟有多疼? 第4張

秦朝的名相李斯,便是第一個被處以腰斬之刑的人。

他曾爲秦國統一六國霸業出謀劃策,擁護法學,主張廢掉私學,併爲統一字體與郡縣制推廣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他的改革雖對後世影響頗深,在當時卻直接觸及了舊宗室的利益。

隨着昏庸殘暴的秦二世胡亥繼位,他在朝中愈發舉步維艱,並最終受閹人趙高所害,被污衊兒子與盜賊交往頗深,欲圖謀反,並因此受到牽連,最終身受五刑,被腰斬於市。

到了清明時期,因一人之禍牽連全族的例子數不勝數,但一般最多追溯到九族。而明朝的文學博士方孝孺,卻是唯一一位被株連十族的文臣。

當時朱棣以清君側名義入城,試圖藉助大儒方孝孺的名聲收買人心,便刻意留他一命。

誰知隨着燕軍佔領南京,滿朝文武皆知大勢已定,轉而擁護朱棣。

而方孝孺就是寧死不屈,拒不肯降。

朱棣命人押解方孝孺到了大殿,以死相逼他爲自己寫出登基詔書。

當日方孝孺渾身縞素,被押至殿內後慟哭不止,並執筆寫下:“燕賊篡位”四個大字。

古代有哪些酷刑?“腰斬”究竟有多疼? 第5張

惹得朱棣震怒,質問他是否不怕身死後連累家人,被誅九族。

只見方孝孺毫不畏懼,鄙夷道:“誅我十族又何怕?”

朱棣聞言便知道自己斷不可能收服這名烈臣,於是真的下令誅殺方孝孺十族,以平息自己心中怒火。

而所謂的第十族,便是當時拜倒在方孝孺門下的親近門生和身邊摯友。

據說方孝孺在受腰斬之刑後,仍以肘撐地,以血爲墨,一連寫下了十二個半“篡”字,以表反抗之態,其性格真可謂剛烈十足。

一樁科考案

腰斬最終消失在清朝雍正時期。

而令腰斬消失的案件,也可謂是腰斬史上的一樁慘案。

最後一個被施以腰斬之法的人,名叫俞鴻圖,是清朝的一名官員。

他於康熙五十一年考中進士,在雍正初登皇位之時,就曾憑藉才智爲皇上解圍,他也因此得到了雍正的賞識。

並從此扶搖直上,官位升至河南學政,奉命督學。

衆所周知,在封建社會中,科考是文人墨客們走向仕途的必經之路。

因競爭激烈,也常常引發許多舞弊徇私之事。

古代有哪些酷刑?“腰斬”究竟有多疼? 第6張

而朝廷對於舞弊案,一向是從重罰之,基本上涉及這類案件主考官,最終都是以死刑告終。

俞鴻圖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一向知曉孰輕孰重。

他在任時兢兢業業,每逢考試之時,一定嚴鎖門窗,並派人分別輪值,以杜絕考場的傳遞作弊,因此也一直不曾留下什麼話柄。

後來,俞鴻圖被派到武昌擔任科考的主考官,他也依照往日做法進行了嚴密部署。

可人算不如天算,當時的俞鴻圖新納了一個美貌小妾,二人正是郎情妾意蜜裏調油之際,便破格將她一同帶到了武昌,並租房讓其住下。

怎知這小妾貪心不足蛇吞象,竟與府內的僕人串通,收了舉人的大量賄賂,在私下悄悄助其作弊。

她將考題悄悄貼在俞鴻圖官服內的補褂上,俞鴻圖穿官服出門,休息時將衣服脫下交給僕人,僕人便趁機揭下材料,偷偷傳遞給在外等候的應試者。

而在外的僕人也如法炮製,併成功向考場內傳遞了考試信息。

因此有大量渾水摸魚無才無能的富貴子弟藉機考中。

此事一出,頓時滿城譁然。

消息傳到當時早就與俞鴻圖不和的湖北巡撫王士俊耳中,他立刻撰寫奏摺,六百里加急送到京城,參了俞鴻圖一本。

雍正皇帝見此奏摺大怒,命人嚴查此事。

古代有哪些酷刑?“腰斬”究竟有多疼? 第7張

俞鴻圖因爲“人贓俱獲”,又不堪刑部酷刑審問,就這麼不清不楚地招了供,被定了死罪。

雍正甚至親筆把斬刑改判爲腰斬,欲圖殺一儆百。

被安排監斬的,正是俞鴻圖的兒女親家鄒士恆,鄒士恆懾於天威,自然不敢私下向俞鴻圖透露消息。

可憐的俞鴻圖直到被押至刑場,才知道身受腰斬,而此時再打點劊子手,以求痛快赴死,顯然已經來不及了。

沒收到銀錢的劊子手自然心中不滿,對其百般折磨。

俞鴻圖受刑後其狀悽慘無比,他在地上不斷扭動,並以血爲書在地上寫了七個慘字,最後才慢慢痛苦離世。

目睹了親家如此慘狀,鄒士恆一時間驚駭無比。

在例行上書彙報的摺子裏詳細地闡明瞭俞鴻圖受刑時的情況

也許是其形過於慘烈,連一向剛戾的雍正都爲之觸動,於是下旨廢除腰斬。

至此,在我國延續數千年的腰斬極刑才徹底宣告退出歷史舞臺。

而俞鴻圖也因此成爲了受此刑罰的最後一人。

古代有哪些酷刑?“腰斬”究竟有多疼? 第8張

結語

戊戌變法之後,許多與腰斬同級的酷刑逐漸在法典中被抹去。

隨着個人意識的覺醒,文明的進步,人們對於刑法的認知產生了改變。

而酷刑的消失,主要是因爲隨着科技的發展,刑偵技術的進步,信息收發的成本大大降低,人們不再需要嚴刑重法來維護社會穩定。

如今的種種案件,都可以被分門別類地被一一偵破。

由於刑罰的針對性確定性不斷提高,從而使得刑罰的嚴酷性得以適度降低。

人類文明發展到二十一世紀,歷經了無數血與淚的考驗與掙扎,才逐漸走向正軌。而這樣的康莊大道,無疑是由無數先人的經驗堆砌而成。

如今,儘管中國古代的種種不人道酷刑已湮滅在歷史長河中,但我們仍需警惕如今世界其他地區存在的戕害人性的刑罰,這對於任何一個文明社會來說,都是血腥野蠻且逆行倒施的。

而在現實生活中,關於某些案件審判後“死不足惜”的呼聲也愈演愈烈,如何公正地對犯罪行爲進行判定,在不扭曲犯人人格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確保判決的公信力,是如今許多刑法學者們值得深思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