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滅亡,和姜維採取不據守漢中有關係嗎?

本文已影響8.66K人 

蜀漢的滅亡,和姜維採取不據守漢中關係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蜀漢一直以來採取的策略就是,扼守漢中外圍險隘,魏延和後來的王平都是以此戰法,守住了漢中,遏制魏軍南下攻入漢中腹地,而姜維執掌蜀漢軍事後,大改蜀漢策略,採取了誘敵深入,尋機殲敵的戰法。

蜀漢的滅亡,和姜維採取不據守漢中有關係嗎?

《三國志.姜維傳》維建議,以爲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

姜維的建議就是,集結兵力駐守漢中腹地的漢、樂二城,同時扼守陽平關,阻斷魏軍入蜀通路,而魏軍在漢中之地缺乏糧草補給點,後勤補給不暢,此時在派遣機動兵力,襲擾魏軍糧道,迫使魏軍陷入進退維谷的地步,在魏軍人困馬乏,不得不撤軍的時候,姜維在統帥蜀軍主力趁勢追擊。

按理說這個戰法有可行性的,一旦魏軍真的在漢中進退兩難,想要撤出漢中是不容易的,姜維也有以此法大勝魏軍的可能。

而且姜維的這種打法也是符合蜀漢國情的,姜維的確多次北伐無功,這是他個人能力不足的原因,蜀漢是需要通過北伐謀取生存空間的,當時孫吳早已不具備對曹魏的威脅了,孫權時候,孫吳內部動亂就沒停過,國力大損,早已沒有牽制魏軍主力的關鍵作用。

《三國志.鍾會傳》景元三年冬,以會爲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文王敕青、徐、兗、豫、荊、揚諸州,並使作船,又令唐諮作浮海大船,外爲將伐吳者。

蜀漢的滅亡,和姜維採取不據守漢中有關係嗎? 第2張

司馬昭在佈置伐蜀之前,也是假意做出要征討孫吳的意向,爲的不是讓孫吳在魏軍征討蜀漢時安穩些,而是要麻痹蜀漢。

可以說在孫吳國力不足之時,本來就要裂隙的吳蜀聯盟便更靠不住了,蜀漢想要謀取足夠的生存空間和時間只能自己去爭取,去打下來,這是姜維改變漢中防守策略的主要原因。

因爲以往魏延制定的禦敵於國門之外,的確可以擊退魏軍,但是戰果不大,王平打出的興勢之戰重創魏軍,那是曹爽冒險行軍的結果,姜維不能寄希望於魏軍將領都犯曹爽的重大軍事錯誤,所以能尋求改變。

也就是敞開漢中的大門,引誘魏軍來攻,這麼做,可以將魏軍佔優的地利化爲蜀漢的地利,以往蜀漢北伐,都是受制於後勤道路不暢,出蜀不易而不能持久作戰,就地利而言,魏軍的優勢是強於蜀軍的,而魏軍進入漢中之後,魏軍成爲勞師遠征,蜀軍可以掌控的關隘阻擋魏軍,蜀軍掌握着地利,取勝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同時蜀漢急需一場重創魏軍主力的勝利,只有這樣蜀漢才能打開局面,纔有可能進取關中,一直採取守勢的話,只能延緩蜀漢滅亡的時間而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