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縱囚論》寫了什麼事件?唐太宗爲什麼要釋放400名死囚?

本文已影響2.12W人 

歐陽修的《縱囚論》寫了什麼事件?唐太宗爲什麼要釋放400名死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古代的時候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掌握着天下人的生命,只要惹到了皇帝就算是被全家抄斬都有可能,但也不乏有很多明事理的皇帝,秦王李世民就算一個明君。

歐陽修的《縱囚論》寫了什麼事件?唐太宗爲什麼要釋放400名死囚?

可以說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家都瞭解的一個皇帝,雖然說他的奪位方式讓我們不理解,可是在那個時候就人都有每一個人的苦衷。每一個人都可能會爲了自己的利益,付出很多,所以我們不能單單的十分片面的去評價他。我們可以從他在位的表現,幾乎斷定他是一個非常令人欽佩的君王,他爲後人做出了很多。但是他做的一件事,讓很多人都不瞭解,他讓自己大牢中的四百名死囚犯放回家,陪伴父母休息一年返回之後,將他們全部殺掉。很多人不理解,爲什麼要這樣做?

在唐太宗繼位的第六年,他有一次閒來無事,決定到牢房中去探望一下牢獄之徒。當他走進去時,看到的一幕幕都無法讓他接受,甚至是心安。在這個簡陋甚至可以說是破敗的牢房中,每一個囚犯都生活得像一個機器一樣,沒有喜悲,沒有歡樂,衣服破破爛爛,而他們就好比行屍走肉一般。讓幹嘛幹嘛,不反駁,當然也不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們就像看淡生死一樣。甚至說認爲自己一輩子,都要在這種昏暗無光的地方,完成自己一生,這就是他們的宿命,他們也就輕而易舉的就此妥協。

歐陽修的《縱囚論》寫了什麼事件?唐太宗爲什麼要釋放400名死囚? 第2張

唐太宗看到此情此景,回去後也仔細想想,這些囚犯肯定是犯了錯的纔會進來。儘管他們犯下了殺頭之罪,但是那時的唐太宗同情心氾濫,仁慈心也隨之氾濫。就下命令讓他們臨死之前回家陪陪父母陪陪妻兒子女探探親,於是就下令讓400名囚犯回家陪伴父母,然而在第二年秋天他們就要回來問斬。

命令一下,衆臣都非常驚訝,認爲這簡直是在開玩笑。死囚犯都是一些窮兇極惡之人,怎麼可以期盼他們有什麼誠信可言。但是李世民仍然堅持這個命令。就此長安城的監獄裏面共將近四百個囚犯全部得以回家與父母妻子團聚。李世民甚至還發給他們路費。

有的人認爲,這些囚犯在死之前能夠滿足他們最後的願望,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人道的事情了。但說這些就是本來就是將死之人,既然是囚犯,就已經犯了大罪,把他們放出來無疑就是放虎歸山。所以說存在着一定的隱患,百姓害怕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可是不管贊同還是反對,都阻擋不了皇帝所做出的決定。而且這些囚犯在第二年秋天,真的會自願的回到牢籠之中嗎?

歐陽修的《縱囚論》寫了什麼事件?唐太宗爲什麼要釋放400名死囚? 第3張

第二年也就是曾今皇帝下令釋放死囚的日子到了,令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事情發生了,所有的死囚一個不落的全部回到了監獄。李世民看到這樣的結果大感安慰。雖然他們是死囚,曾經犯下了罪過,面對逃走的機會卻選擇回來,這證明他們有了悔改之意。於是李世民又頒佈了一道命令,赦免四百死囚的罪過。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四百死囚震驚過後不由得相擁而泣。

皇帝的這一行爲馬上轟動了全國上下,百姓們不禁對李世民大加讚賞,稱李世民是一個賢明的帝王。那這些死囚回到社會之後真的會有所改變麼,李世民相信會的,在重新獲得了活下去的機會之後,他們只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一舉動,李世民在百姓心裏的形象已經大爲改觀,可以說李世民的這個舉措是成功的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

歐陽修的《縱囚論》寫了什麼事件?唐太宗爲什麼要釋放400名死囚? 第4張

其實很多人不理解唐太宗這樣做的原因,有一部分是處於對囚犯的同情。更多的一部分基於自己的形象,李世民爲了塑造自己的形象,爲了將自己的歷史洗白,所以就設定一個愛子民愛百姓有同情心,甚至是英明君主的形象。當然唐太宗的這個決定,也並不是說沒有考慮到大家,如果囚犯不回來,他也一定有辦法將其尋回來的。在唐代有一定的花名冊去記載每一家每一戶,所以說囚犯如果逃走了,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到了他的家人。他們都瞭解,所以他們全都回來了,就算是爲了家人他們也一定會回來。

後來,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爲此事專門寫過一篇文章,《縱囚論》。這篇文章中,歐陽修在這篇文章中對唐太宗縱囚一事做了詳細分析。縱囚一事從表面上看展現了唐太宗的感召力,可以讓死囚被感化成爲正人君子,說明唐太宗的聖賢。但是實際上,不要說這些罪惡滔天的小人,就是高尚的君子又有幾人能將生死置之度外?唐太宗就是再有感召力,也無法僅僅用這一小段的溫馨時光,就能夠讓這些死囚改變本性,所以,歐陽修認爲,唐太宗的這一做法就是沽名釣譽,爲了聖賢之名而設的一個局。再說,唐太宗當時已經做了幾年皇帝,如果唐太宗真的具有無上的感召力,哪裏又有那麼多犯了滔天大罪的人。據此,歐陽修進一步推測,所謂的感召死囚只是一場陰謀,司法官員或許早就和這些幸運的囚犯透露過消息,只是走個形式,囚犯可以被赦免,唐太宗可得賢聖之名,兩方利好,何樂不爲呢?另外,歐陽修還提到,唐太宗的這一做法不值得效仿,應該“堯舜三王之治,必本於人情”。如果都像唐太宗,那最後死刑還有什麼威懾力。

歐陽修的《縱囚論》寫了什麼事件?唐太宗爲什麼要釋放400名死囚? 第5張

既然是一場陰謀,那麼唐太宗又爲何要苦心做這一齣戲呢?公元618年,李淵廢黜楊侑稱帝,改國號爲唐,封李世民爲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進封秦王。唐朝建立初年,尚未完全統治全國,因此李世民經常出征,因此威望日隆。李淵起兵原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答應李世民事成之後立李世民爲太子,可是李淵當了皇帝后立李建民爲太子,李淵的優柔寡斷使得諸子之間兵戎相見,後來就發生了大家都知道的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永遠抹不去的污點,人盡皆知後,想要抹消民衆記憶不大可能,所以李世民選擇替自己公關。只修改史籍肯定不夠,就計劃了幾場政治秀,爲自己洗白。雖說唐太宗有洗白之嫌,但是看待一個歷史人物,不能只追究私德和家事,不能只揪着唐太宗殺兄逼父娶嫂,更要看到李世民的偉大軍事能力和他彪炳千古的貞觀之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