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炭工到長安遇見親姐 更意外的是她已成皇后

本文已影響1.05W人 

皇后姓竇名漪,他的夫君便是漢文帝劉恆。

呂后時代,竇漪尚是長樂宮中一名默默無聞的宮女。當時,呂后決定賞賜給諸侯王一些宮女,以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同時也籠絡一下這些王爺。名額是每個親王五個宮女,而竇漪恰在名單中。

竇漪自己不能決定去留,但她對去哪個諸侯國,卻有自己的打算。她想去趙國,因爲她的家鄉清河,離趙國很近。於是竇漪向主持分派宮女的某宦官請求:“一定要把奴家的名字放到去趙國的花名冊裏。”可請求固然請求,禮物卻談不上厚重,於是可想而知,這名宦官沒把竇漪的請託放在心上。

最終竇漪沒去成趙國,而是去了代國。

竇漪哭了,因爲代國遠在山西北部,遠離清河,而且靠近邊境,天氣又寒冷。但是沒辦法,竇漪還是被送到了代國。而當時的代王正是劉恆。不幸中的萬幸,劉恆對竇漪一見鍾情,非常寵愛她。先和她生了個可愛的千金,後來連得二子,冊立爲王后。

燒炭工到長安遇見親姐 更意外的是她已成皇后


若干年後,代王劉恆被大臣們迎立爲天子,這樣一來,當年被遣送出宮的小宮女竇漪回到長安,成爲了母儀天下的皇后——竇皇后。回首往事,當初如果天遂人願,竇漪被分配到了趙國,那麼她很可能到老還是一名宮女。可嘆陰差陽錯,命運如此捉弄人,卻又給你天大的驚喜。

然而更出乎意料之外的劇情還在後頭。

竇漪當上皇后沒多久,就有一名衣着襤褸的年輕男子,上書朝廷,說自己是當今皇后離散多年的親兄弟,要求與姐姐相認。這名男子自稱是清河郡(今河北清河)觀津縣人,姓竇,叫廣國。

竇漪的故鄉,確實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觀津縣,而她的確也有一個弟弟,叫竇廣國。但是竇廣國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被人拐走,屈指一算10多年過去了,容顏已改,如何相認呢?這男子會不會是冒認皇親呢?

皇后懷着半信半疑的心態,讓宦官先去盤問此人。衣着襤褸的年輕人跟前來詢問的宦官說:“我小時候有一次跟姐姐爬到一棵大桑樹上採摘桑葉,不小心一失足,從桑樹上掉了下來。這件事,只有我和姐姐兩個人知道。”

宦官回去一報告,竇皇后二話不說,立刻召見年輕人。一見面,從年輕人的面相,皇后已經有幾分相信。雖然如此,竇皇后還是忍住激動的心情,問:“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的其他事情。

年輕人說:“阿姐被官府強奪進宮的時候,跟我在旅館裏面訣別,用一盆清水給我洗頭,阿姐給我洗得很仔細很乾淨,洗完頭又給我餵飯,官府的人在旁邊一直催促,但阿姐一直給我喂完飯纔跟他們走。”

年輕人的敘述,正是當年竇漪被強迫入宮做宮女,與家人痛苦離別的情景再現。一句、一字,觸及竇漪痛楚而清晰的往事記憶。話音剛落,竇皇后已經忍耐不住心中的傷痛與喜悅,把弟弟一把摟到懷裏,痛哭流涕,竇廣國也是泣不成聲。侍奉在旁的宮女、宦官、衛士、官員,也都感動地匍匐在地,流淚哭泣。

那麼,爲什麼竇皇后的親兄弟會流落街頭、與親人離散?原來人販子這個行業,在漢代已經很猖獗,竇漪被迫入宮做宮女後不久,她四五歲的弟弟竇廣國,不幸遇上人販子,被拐騙到外地賣掉。人販子將拐來的小孩子當商品一樣交易,竇廣國轉來轉去,一共被轉賣了有十次之多。

最後,竇廣國被販賣到河南宜陽一個燒炭廠做工。白居易有樂府詩云:“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燒炭是件危險活,某日忽然間山崩地裂,炭廠象紙糊的一般倒塌下來,裏面的一百多個工人,除了竇廣國和老闆兩個,全部壓死在裏面。

大難不死,竇廣國做了老闆的跟班,來到富麗堂皇的大城市、祖國的心臟長安。在長安街頭,竇廣國聽說新立的皇后姓竇。

“巧了,我也姓竇。”

路人說:“皇后是清河郡觀津縣人。”

“太巧了,我也是清河郡觀津縣人。”竇廣國想:“莫非當今皇后是我的姐姐?”

燒炭工到長安遇見親姐 更意外的是她已成皇后 第2張

於是姐弟相認,總算是大團圓的喜劇收場。然而這一個大團圓的喜劇之下,隱藏着更多殘酷的人間悲劇。如果竇漪沒有當上皇后,若是竇廣國在礦難中未能死裏逃生……而這如果,卻是大多數宮女和童工的結局。有一個當上皇后竇漪,卻有九十九個老死宮中的宮女竇漪。有一個死裏逃生、姐弟相認的竇廣國,卻有九十九個被拐賣、最終慘死的童工竇廣國。

元人張養浩在《潼關懷古》中吟道:“峯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無論興亡,百姓總是處於被蹂躪的境地,不過程度差異而已。唯走出這個興亡循環纔是出路。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