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著作《墨子》:06章·辭過(2),原文、註釋及翻譯

本文已影響2.47W人 

《墨子》,戰國時期的哲學著作,一般認爲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撰而成,共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記錄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稱爲墨辨或墨經,着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墨子》原有71篇,當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墨子生活的時代,貴族奢侈浪費,享樂腐化;同時,這批寄生分子還利用生活的過分享受來表示其社會地位、政治地位的優越。墨子針對當時貴族的奢侈腐化生活進行攻擊,這是有極大的進步意義的。而這些貴族階級爲什麼敢如此猖狂呢?就是因爲國君的縱容,他的奢侈浪費、享樂腐化,才導致這一切。

這篇文章名爲《辭過》,即要求國君改掉自己的過失。通過宮室、衣服、飲食、舟車、蓄私的古今鮮明對比,說明了在上古時期的聖王們一切爲了人民,一切從實用出發,創造了國富民強的國家。而現今的統治者過着奢華富貴的生活,爲了炫耀的自己的財富,不管百姓的死活。通過對比,強烈地批判了當時統治者的奢侈生活,從中反映了一個國家要想富強,統治者就必須學會節制自己的奢華生活,從儉入手。

哲學著作《墨子》:06章·辭過(2),原文、註釋及翻譯

墨子·06章 辭過(2)

【原文】

古之民未知爲飲食時,素食而分處,故聖人作,誨男耕稼樹藝,以爲民食。其爲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強體養腹而已矣。故其用財節,其自養儉,民富國治。今則不然,厚作斂於百姓,以爲美食芻豢,蒸炙魚鱉,大國累百器①,小國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徧視,手不能徧操,口不能徧味,冬則凍冰,夏則飾②食壹。人君爲飲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雖欲無亂,不可得也。君實欲治而惡其亂,當爲食飲不可不節。

古之民未知爲舟車時,重任不移,遠道不至,故聖王作爲舟車,以便民之事。其爲舟車也,全固輕利,可以任重致遠,其爲用財少,而爲利多,是以民樂而利之。故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勞而上足用,故民歸之。當今之主,其爲舟車與此異矣。全固輕利③皆已具,必厚作斂於百姓,以飾舟車。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女子廢其紡織而修文採,故民寒。男子離其耕稼而修刻鏤,故民飢。人君爲舟車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飢寒並至,故爲奸衺。奸邪多則刑罰深,刑罰深則國亂。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爲舟車不可不節。

凡回於之間,包於四海之內,天壤之情,陰陽之和,莫不有也,雖至聖不能更也。何以知其然?聖人有傳:也,則曰上下;四時也,則曰陰陽;人情也,則曰男女;禽獸也,則曰牝牡雌雄也。真天壤之情,雖有先王不能更也。雖上世至聖,必蓄私不以傷行,故民無怨;宮無拘女,故無寡夫。內無拘女,外無寡夫,故之民衆。當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國拘女累千,小國累百,是以天下之男多寡無妻,女多拘無夫,男女失時,故民少。君實欲民之衆而惡其寡,當蓄私不可不節。

凡此五者,聖人之所儉節也,小人之所淫佚也;儉節則昌,淫佚則亡,此五者不可不節。夫婦節而天地和,風雨節而五穀孰,衣服節而肌膚和。

【註釋】

① 累百器:指有上百樣的菜餚。

② 飾:“餕”的誤字。

③ 全固輕利:堅固完備輕便好用。

哲學著作《墨子》:06章·辭過(2),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2張

【翻譯】

遠古的時候,人們四處尋找食物分散居住,所以聖人就教導男人從事耕耘栽種,用來生產糧食。他們做食物的原則:只求增加元氣、補虛弱,強身飽腹就夠了。所以他們用財節省,供養自己省儉,百姓富足,國家安定。現在卻不是這樣,國君向老百姓厚斂錢財,用來享受美味牛羊,蒸烤魚鱉,大國之君集有上百樣的菜,小國之君也有上十樣的菜,擺在前面一丈見方的地方,眼不能全看到,手不能全撿取到,嘴也不能全嚐到(吃不完的食物)。這麼多美食冬天結凍,夏天臭爛,國君如此擺設飲食,左右大臣都效法他。因此富貴的人奢侈,孤寡的人挨凍受餓。即使不希望國家混亂,也是不可能的。國君確實希望天下治理好而不發生混亂,那麼在飲食方面,就不可不節儉。

遠古的時候,人民還不會製造船和車時,沉重的東西無法搬運,遙遠的地方也到不了,所以聖明的君王就教人民製造船和車,方便百姓辦事。他們製造船和車,只要求堅固輕便,可以運載重物到很遠的地方,費用花的少,而得到的利益很大,所以百姓喜歡,認爲它很便利。法令不用催促而可行使,百姓不用勞苦而財用充足,所以百姓都歸順國君。現在的君主,製造船和車則與此不同。船和車已經堅固輕巧便利了,他們還要向百姓橫徵暴斂,用以裝飾船和車。用漂亮的花紋裝飾車輛,用雕刻來裝飾舟船。女子放棄紡織而去描繪花紋,所以百姓受凍;男子脫離耕種而去從事雕刻,所以百姓捱餓。國君這樣製造船和車,左右大臣跟着仿效,所以民衆飢寒交迫,不得已而做奸邪之事。奸邪之事一多,刑罰就重,刑罰重了,國家就亂了。國君如果確實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厭惡天下混亂,那麼製造船和車就不可不節儉。

凡是生存在天地之間、活動於四海之內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天地之情,陰陽和合的規律,即使最高明的聖人也無法改變。從什麼地方知道這些呢?聖人書上說:天地,稱作上下;四時,稱作陰陽;人,分爲男女;禽獸,分爲牝牡、雌雄。這確實是天地間的真實情況,即使有先代賢王也不能更改。雖然上古時代的聖人也蓄養侍妾,但不因此而損害其品行,所以人民沒有怨言。宮中沒有拘禁的女子,所以天下沒有鰥夫。宮城內無拘禁之婦,宮城外無鰥夫,男女適時婚嫁,因而天下人民衆多。而現在的國君蓄養姬妾,大國拘禁女子數千,小國數百,所以天下男子大多沒有妻子,女子多遭拘禁而沒有丈夫。男女錯失婚嫁的時機,所以百姓減少。國君如果真想人民增多而厭惡其減少,養侍妾就不可不節制。

以上所說的五個方面,都是聖人的節儉之處,小人奢侈放蕩之處。儉樸有節制就昌盛,淫逸無度就意味着滅亡,以上五方面,不能不有所節制。夫婦生活協調,天地之間就和順,風調雨順,五穀就豐登,衣服合身節儉,身體肌膚就舒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