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著作《墨子》:14章·兼愛(上),原文、註釋及翻譯

本文已影響1.45W人 

《墨子》,戰國時期的哲學著作,一般認爲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撰而成,共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記錄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稱爲墨辨或墨經,着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墨子》原有71篇,當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墨子·墨子·14章 兼愛(上)

兼愛是墨家學派最有代表性的理論之一。所謂兼愛,其本質是要求人們愛人如己,彼此之間不要存在血緣與等級差別的觀念。墨子認爲,不相愛是當時社會混亂最大的原因,只有通過“兼相愛,交相利”才能達到社會安定的狀態。這種理論具有反抗貴族等級觀念的進步意義,但同時也帶有強烈的理想色彩。

“聖人以治天下爲事者也,必治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當察亂何自起?起不自愛。”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墨子認爲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都是由於“不相愛”,如果要天下治而不亂,那只有人人都做到“兼相愛,交相利”。

墨子反對一切掠奪戰爭,並且企圖消除一切掠奪戰爭發生的根源,於是提出了消滅和避免戰爭但極不現實的辦法:“兼愛”說。但墨子的世界觀是唯心主義的,因此他的“兼愛”學說也沒有脫離唯心主義,他並沒有找到侵略戰爭和相互爭奪的社會根源,而只是用唯心主義的觀點來證明:之所以會發生侵略戰爭和掠奪,是由於他們不明白“兼愛”的道理。要是社會安定,不發生戰爭,就必須“兼相愛,交相利”。這是國家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前提。

哲學著作《墨子》:14章·兼愛(上),原文、註釋及翻譯

【原文】

聖人以治爲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之攻②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③?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聖人以治爲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

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

雖至之爲盜賊者,亦然:盜愛其室不愛其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

若使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①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②有。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亡有。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故聖人以治天下爲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哲學著作《墨子》:14章·兼愛(上),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2張

【註釋】

① 兼愛:兼愛是要求人們愛人如己,不存在等級與地域的限制。

② 攻:治療。

③ 何獨不然:爲什麼不是那樣。

① 惡(wū):何。

② 亡:通“無”。

哲學著作《墨子》:14章·兼愛(上),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3張

【翻譯】

聖人是以治理天下爲己任的人,一定要知道混亂從哪裏產生,才能夠治理天下。如果不知道混亂從哪裏產生,就無法進行治理。這就好像醫生給病人治病一樣,一定要知道疾病從哪裏起的,然後才能進行醫治;如果不知道疾病產生的根源,就不能醫治。治理天下混亂的局面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一定要知道混亂產生的根源,才能進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亂產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聖人以治理天下爲己任,不能不考察混亂從哪裏來。

我嘗試考察混亂起源於何處?是產生於人與人不相愛。臣下不尊敬君長,兒子不孝敬父母,這就是所謂的亂。兒子只愛自己,而不愛父母,所以損害父親而自利;弟弟只愛自己,而不愛兄長,所以損害兄長以自利;臣下只愛自己,而不愛君上,所以損害君上以自利,這就是所謂的混亂。反過來,父親不愛兒子,兄長不愛弟弟,君上不愛臣下,這也是天下所謂的混亂。父親愛自己,而不愛兒子,所以損害兒子以自利;兄長愛自己,而不愛弟弟,所以損害弟弟以自利;君上愛自己,而不愛臣下,所以損害臣下以自利。這是爲什麼呢?都是起源於相互之間沒有愛心。

即使是天底下做盜賊的人,也是這樣:盜賊只愛自己的家,不愛別人的家,所以盜竊別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盜賊只愛自身,不愛別人,所以殘害別人以利自己。這是什麼原因呢?都起於不相愛。即使士大夫之間相互爭奪封邑,諸侯之間相互攻伐侵略,也是同樣的道理。士大夫各自愛他自己的家族封邑,不愛別人的家族封邑,於是搶奪別人的家族封邑以利他自己的家族封邑;諸侯各自愛他自己的國家,不愛別人的國家,所以攻伐別人的國家以利他自己的國家。天下的亂事,全部都在這裏了。考察這些是從哪裏產生的呢?都起於不相愛。

假若天下的人都能相親相愛,愛別人就如同愛自己一樣,那麼還會有不孝的嗎?對待父親、兄弟和君上像對待自己一樣,哪裏還有不孝的行爲?哪裏還會有不慈愛的事?對待弟弟、兒子與臣下像對待自己一樣,哪裏還會有不慈愛的行爲?所以不孝順、不慈愛的事情都沒有了。那還會有盜賊嗎?看待別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樣,誰還會去盜竊?看待別人就像自己一樣,誰還會去害人?所以盜賊沒有了。那麼還有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嗎?看待別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誰會去侵犯?看待別人的封國就像自己的封國,誰還會去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都沒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親相愛,國家與國家不相互攻打,家族與家族不相互侵擾,盜賊沒有了,君臣父子間都能孝敬慈愛,像這樣,天下也就得到治理了。

所以聖人以治理天下爲己任,怎麼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勸導人們相親相愛呢?所以天下人相親相愛,天下就治理得好,相互仇恨天下就亂。所以墨子說:“不可以不勸導人們要愛別人的道理就在這裏。”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