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畫中的端午節怎麼過?原來端午節可以這麼有趣

本文已影響2.43W人 

在中國民間傳統裏,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整個夏季中最重要的節日,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那麼名家畫中的端午節怎麼過?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有龍舟競渡、吃糉子,以及懸白艾、掛菖蒲、佩香囊、戴荷包、飲抹雄黃酒,還有掛鐘馗捉鬼像、採藥驅狼等。而我國曆朝歷代畫家筆下以端午節爲主題的畫作更成爲傳世精品,今日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畫中端午。

1、北宋 張擇端 《金明池爭標圖》

名家畫中的端午節怎麼過?原來端午節可以這麼有趣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可謂中國最著名的繪畫作品,家喻戶曉。此幅《金明池爭標圖》是其另一傳世佳作,收藏於天津博物館,縱28.5釐米、橫28.6釐米,工筆設色繪於絹本之上。表現主題的龍舟競標場景以一艘大型龍舟爲中心,其兩側各有五艘小龍舟,每船頭各立軍校一名,舞旗招引,舟中槳手則奮力劃棹,向前方標杆衝去。畫中各龍舟左突右進的空間安排,營造出爭標的激烈、刺激與緊張氣氛。

2、元代 吳廷暉 《龍舟奪標》

端午節最重要的活動是龍舟競渡。元代大畫家吳廷暉這幅《龍舟奪標》生動地展示了在端午節這一民族傳統節日中人們賽龍舟的熱鬧氣氛,畫中線條有如遊絲般的細緻柔和,人物精密生動,龍舟工整華麗,但較爲柔細。

3、元代 王振鵬《龍池競渡圖》

元代畫家王振鵬有關龍舟的類似畫卷共有四本,《龍舟圖卷》,《龍池競渡圖卷》,《寶津競渡圖卷》,《金明池龍舟圖》,分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此畫,繪宮廷後苑金明池在重陽鬧龍舟競渡的場面。畫中除龍舟外,還有匾額“寶津之閣”的樓閣,其款爲:“至大庚戌,王振鵬爲翰林承旨曹公作”。

名家畫中的端午節怎麼過?原來端午節可以這麼有趣 第2張

4、明代 陳洪綬《屈原像》

陳洪綬以屈原的《九歌》爲題材的一系列木版畫中,繪畫了《屈原像》。與之前彬彬有禮的形象相反,屈原的造型是以他在《涉江》裏的自我描寫爲根據:“帶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巍。”並且表現《漁父》中“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形象。

5、清代 郎世寧《午瑞圖》

郎世寧的《午瑞圖》是一幅近似歐洲靜物畫的作品,青瓷瓶內插着蒲草葉、石榴花、蜀葵花,托盤裏面盛有李子、櫻桃等時令水果,幾個糉子散落一旁,散發着濃濃的節日氣息。就構圖而言,畫中物品聚散有致,三角形的佈局帶給畫面穩定感,而色彩深淺及光影明暗變化展示了花葉、水果和瓷瓶的立體感,尤其是瓷瓶肩部用歐洲繪畫而中國畫絕無的“高光”手法,能令觀者清晰地體會到西方油畫的技巧。此幅作品雖無落款,但根據清內務府造辦處的檔案記載,此圖作於雍正十年,是郎世寧在中國的早期作品。

6、清代 任伯年 《端午圖》

款識:“端午圖。偶見冬心墨跡。山陰任頤畫於海上寓齋。”任伯年的《端午圖》素樸清雅,寥寥幾筆,韻味十足,似乎可見作者飲黃酒小酌的悠閒場景。端午節吃黃魚是江浙一帶的風俗,任伯年小酌的時候自然忘不了這一點。

7、清代 羅聘 《端午圖》

此畫爲“揚州八怪”中最年輕的畫家羅聘所畫,《鬼趣圖卷》是他的存世名作,畫家以誇張手法描繪出一幅幅奇異怪譎的鬼怪世界,藉以諷喻社會現實。而這幅端午圖是在羅聘62歲時所作,畫中色彩搭配協調,一個寶葫蘆懸於藤上成爲點睛之筆,而更爲有趣的則是從葫蘆上垂下一條繩子,拴着一隻躍躍欲試的青蛙,使得畫面更加生動有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