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窮人一般吃什麼?你可能想都想不到

本文已影響1.22W人 

“大夫食豕,士食魚炙。”中國是非常典型的高語境國家,而且中國的文化淵源流長。而且這些文化的背後其實都是和等級制度的分化有着非常緊密的聯繫的。擁有不同社會地位的人和事物就想有不同的待遇。而這一點又在飲食文化中非常突出。

古代窮人一般吃什麼?你可能想都想不到

現代人在觀看一些翻拍的古代電視劇的時候會發現鏡頭裏經常會出現一些精緻的糕點,甚至是一些極爲講究的菜餚。但是在歷史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吃食都是這樣的嗎?如果不是,那古代人的主食飯餐又是什麼呢?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曾經出土過一碗4000年前的麪條。

於1959年被髮掘的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羣裏還出現了餃子。陝西的秦朝暮雪中曾經出土過2400年前的骨頭湯。雖然這些墓葬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它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中國飲食文化結構的多樣性。不過和這些早就已經長眠於地下的王公貴族相比,普通老百姓的食物似乎要單調的多。

在上古三代時期,哪怕是天子想要吃到肉都要頗費一番周折。而且如果想要吃到牛肉,還需要舉辦盛大的祭祀典禮。因爲古代的生產力有限,所以耕牛是特別稀缺的農業資源。屠宰了一頭耕牛之後,很有可能就會對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到宋代,耕牛也都是被法律保護的對象。

而且在蘇東坡做出了流傳千古的東坡肉之前,廣大人民羣衆也並不喜歡使用豬肉。後來,隨着烹調手段和烹調技術的進步,豬肉菜餚進一步流行起來。除了偶爾有機會能夠食用肉類之外。普通百姓們的生活飲食還是以稻穀和蔬菜爲主。

先人們種植稻穀,食用稻穀的歷史十分悠久,而且我國也是世界上稻穀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湖南的玉蟾巖遺址就曾經出土了大量的稻穀實物。考古學家們在1988年發現了該遺址,之後更是於1993和1995年先後兩次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察和調研。

而且讓專家們意想不到的是,除了那些稻穀之外,還有很多早期陶器也非常具有研究的意義。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朝以前,由於稻穀脫殼技術有限,所以那個時候人們吃到的米飯並不像今天人們所食的這般精細。換句話說,秦朝人吃飯完全不存在任何美食的觀念,只要把肚子填飽就已經是幸事了。

等到了漢朝之後這種情況得到了根本的改變。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爲生產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所以人們有能力和條件種植出更加豐富的作物。而且再加上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和各國之間的文化和經濟交流,所以有很多外來的蔬菜瓜果也都被引進了。

到了隋唐時期,由於小麥研磨技術的發展,所以人們已經能夠吃上面條了。但是即便如此,這些麪條的口感也都十分粗糙。所以電視劇裏那些滿漢全席和精緻的菜餚基本上只能出現在頂層貴族的餐桌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